新世纪以来,1980年代一度成为引人热议的话题,或出于某种怀旧心理追忆那个消逝的“黄金时代”,或在研究和反思工作中呼声鹊起、应者云集。“重返八十年代”一时蔚为思潮,广受关注。“重返八十年代”侧重对1980年代的知识清理和观念批判,不同于一般性的研究,也迥异于1990年代兴起的怀旧热。这项工作持续至今,成果可观,是对1980年代文学研究的一次重要推进。 文学研究界的“重返八十年代”一般认为始于2005年,这一年程光炜为博士生开设“重返八十年代”的讨论课,并在《当代作家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系列论文;李杨在《文艺研究》2005年第1期发表《重返“新时期文学”的意义》。随后,程光炜、李杨在《当代作家评论》主持“重返八十年代”专栏。2006年查建英主编的《八十年代:访谈录》、甘阳主编的新版《八十年代文化意识》出版,引起知识界的重视,进一步推动“重返八十年代”热潮。2009年,北岛、李陀主编的《七十年代》出版,涉及1980年代的一些重要问题,引起反响和争论。同年,程光炜主编的《八十年代研究丛书》出版,其中包括收录当代文学史研究知名学者论文的《重返八十年代》,几位“新生代”研究者的论文集《文学史的多重面孔:八十年代文学事件再讨论》,以及他本人撰写的《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这套丛书是“重返八十年代”的一次集结。2011年,程光炜的《当代文学的“历史化”》出版,主要研究对象仍是1980年代文学。2013年王尧的《作为问题的八十年代》出版,是“重返八十年代”的重要收获。 作为思潮和事件,“重返八十年代”的热潮有所冷却,研究者的注意力也有分散,比如程光炜一度将目光投向1970年代文学和1990年代文学。但在学理层面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并非一时的浪潮所能实现,相反,它需要坚毅、沉潜、耐心,需要坐冷板凳的功夫。对1980年代文学的研究并没有因浪潮的回落而搁浅,反而持续收获了一些结实饱满的成果,如黄平对新时期文学起源阶段史料的整理与研究。2018年刘复生编的《“80年代文学”研究读本》出版,是“重返八十年代”研究的又一次集体亮相。2018年朱伟的《重读八十年代》出版、程永新的《一个人的文学史》再版,这两本书的作者以编辑的身份记录了他们与作家的一些交集,以及他们对作品及相关问题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随着当代文学研究的史学化,“重返八十年代”也越来越重视史料文献的挖掘、整理和研究。 人们注意到,“重返八十年代”可以往前回溯,如韩少功1999年的谈话录《反思八十年代》、张旭东在《读书》1998年第2期发表的《重访八十年代》等,均为“重返”活动的重要文献。事实上,考察王尧、蔡翔、李陀、贺桂梅、张旭东等人的思想学术活动,可以了解这样一个事实:在“重返八十年代”蔚为思潮之前,他们已经做了大量有意义的相关工作。王尧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5期的《矛盾重重的“过渡状态”——关于新时期文学“源头”考察之一》,以及他新世纪初与韩少功的对话录,均对1980年代文学及相关问题有深刻反思。①新世纪的“纯文学”反思亦是“重返八十年代”的一部分,李陀的《漫说“纯文学”》(《上海文学》2001年第3期)、蔡翔的《何谓文学本身》(《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6期)、南帆的《四重奏:文学、革命、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等,皆是有深度的“重返”。在《“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出版之前,贺桂梅的《人文学的想象力》一书对1980年代的思想文化与文学问题做出有特色的研究。②张旭东完成于1990年代前期的《改革时代的中国现代主义:作为精神史的80年代》已开启对1980年代的反思。如他在该书的“前言”中所说:“这本书不是也不应该是对80年代的怀旧和辩护……不如说,我在这本书里真正要做的,是把80年代作为中国现代性内部一个充满问题性的瞬间(a problematic of Chinese modernity)来审视和分析。因此,在它完成之际,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通过透视‘现代主义’文艺和思想风格,对80年代以来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思想潮流和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同时对80年代以来形成的知识精英群体作一种反感伤主义的分析。”③ 可见,“重返”活动应追溯到1990年代,我们需在1990年代社会和知识文化转型、知识分子分化的背景下理解这一思想学术活动。在1990年代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知识的范式发生改变,知识界发生了分化。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兴起、思想与学术的讨论、人文精神讨论、后现代与后殖民文化论争、民族主义抬头、市民社会论争、自由主义与新左派论争、文化研究风行,以及新世纪关于“纯文学”的讨论、关于“底层文学”的讨论等,这一系列思想文化活动是理解“重返”活动的重要背景。换言之,“重返”不仅是由于拉开了必要的时空距离而可能做出新的审视,更是因为现实、语境、知识、观念、方法的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