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338(2019)05-0093-12 楚辞问题伴随着现代史上的疑古思潮而产生,首先从“屈原否定论”发端,据日本学者稻畑耕一郎《屈原否定论系谱》归纳,[1](PP.295-316)廖季平《楚辞新解》认为《离骚》是秦始皇博士所作之《仙真人诗》,其后胡适《读楚辞》否定《史记·屈原列传》,认为“传说的屈原,若真有其人,必不会出生在秦汉以前”。[2](P.292)除中国“屈原否定论”者之外,日本三泽玲尔《屈原问题考辨》认为,屈原是“事实与传说参半”的“想象中的作家”,在秦以前诸著作中找不到言及屈原的记载。该文主要采用文化人类学中的巫术理论论定《离骚》的“民族歌谣性质”。[1](PP.317-336)其次,关于《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屈原赋二十五篇”问题,顾实《讲疏》云:“今《楚辞》,《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天问》一篇,《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三篇,凡二十五篇。”[3](P.169)胡适认为:“屈原也许是二十五篇楚辞之中的一部分的作者,后来渐渐被人认作这二十五篇全部的作者。”[2](P.293)20世纪30年代何天行《楚辞作于汉代考》认为所谓“屈原赋二十五篇”皆出于汉代,《离骚》为淮南王刘安所作(这个观点为朱东润《楚歌与楚辞》进一步发挥);《九歌》为武帝时司马相如等宫廷文人之作,《九章》均为《离骚》之后的伪作,从而否定了屈原这个人物的存在。稻畑耕一郎认为:“如果追溯一下‘屈原否定论’的系谱,就会发现他们有一共同的基础,即受清末开始盛行的所谓‘疑古派’学说的影响。”[1](P.311)冈村繁《楚辞与屈原》认为《史记·屈原列传》的材料来源有三:一是对《楚世家》(怀王十六年-顷襄王三年)文章的忠实的转抄;一是从淮南王刘安《离骚传》借用的文字;一是从《怀沙》《渔父》之类作品中借用而来。他认为:“《离骚》《哀郢》均非屈原的自作。”[4](PP.50-81)这些言论自然引发了许多论争。如果否定了《史记·屈原列传》,屈原及《楚辞》研究的基础也就不复存在了。现在,“屈原否定论”已被彻底推翻,但“屈原赋二十五篇”中到底哪些是屈原所作,直到现在仍旧没有解决。 一、隶变:“屈原赋二十五篇”争议的起因 在文学经典的形成史上,没有任何一部典籍像《楚辞》一样囊括了战国及两汉如此漫长时代的楚辞作品,包括以屈原、宋玉为代表用战国楚系文字创作的原典与两汉文人用汉隶创作的拟作,即古文字学家所说的“古文字”与“近代文字”两种文字形态。众所周知,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的作品系用战国楚文字书写,而西汉以后作品则是用“今体”隶书书写的,假如屈宋作品没有经过隶定传抄,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很容易确定这些《楚辞》作品的“先秦身份”。原因在于这种楚系文字书写的楚辞作品,与西汉作品的隶书书体形式判然已分。 隶书的创制始于秦代,随着秦朝的统一,颁布全国,作为书写的规范汉字。《汉书·艺文志》记载: 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5](P.1701) 在古文字演变为隶书的过程中,汉字象形的意味逐渐减弱,变成了点、画、撇、捺等笔划组成的符号,这是汉字形体最重要的一次简化。战国楚辞由于经过隶定传抄以及受竹帛古籍的体例与书写习惯影响等原因,一方面很容易与秦汉以后的楚辞作品混淆在一起,再加上后世阐释者的各种误区,产生了大量误导,从而辨不出作者与创作时代;另一方面,正如王力先生评价许慎《说文》时所说:“因为隶书久已普遍流行,字形起了很大的变化,有些字看不出本来的形态,从而看不出本义来了。”[6](P.45)遗憾的是,即使是汉代隶定的《楚辞》写本,今已难窥全貌了。今日所见最早楚辞写本为隋代《楚辞音》(法藏敦煌文献,编号:Pelliot Chinois.Toven-Houang 2494)残卷,为楷书书写的文献。《隋志》著录《楚辞》十二卷并目录,《旧唐书》《新唐书》均著录《楚辞》十六卷,这些唐写本《楚辞》今日已佚,书体应该为楷体。由先秦楚文字经过隶、楷传抄,使楚辞学史上充满了争议。 在阜阳汉简中,发现了隶书《楚辞》残句,其一为《离骚》残文四字,即“惟庚寅吾以降”中“寅吾以降”;其二为《九章·涉江》残文五字,即“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中的“不进旑奄回水”六字。[7]可见《离骚》《涉江》是通过“隶古定”保存下来的先秦作品。在西汉隶定《楚辞》作品中,有一篇出土于临沂银雀山汉墓《唐勒、宋玉论驭赋》残篇,整理者注:“疑为宋玉赋佚篇。”[8](PP.6-7)文章开头两简相对完好: 唐革(勒)与宋玉言御襄王前。唐革(勒)先称曰:“人谓就(造)父登车嗛(揽)辔,马汁(协)险(敛)正(整)齐,周(调)均不挚(絷),步驺(趋)兢久疾数(速),马心愈(愉)而安劳,轻车乐进,骋若蜚(飞)蠪(龙),免若归风,反驺(趋)逆□,夜□夕日而入日千里。今之人则不然,白□坚……[8](P.249) 篇题为“唐革”即“唐勒”。《史记·屈原列传》载:“屈原既死,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本篇为赋体,陈述唐勒与宋玉在楚襄王面前议论御马之术的高下,这段文字又见于《淮南子·览冥训》:“昔者王良、造父之御也,上车摄辔,马为整齐而敛谐,投足调均,劳逸若一,心怡气和,体便轻毕,安劳乐进,驰骛若灭,左右若鞭,周旋若环。”[9](P.94)整理者认为:“当是《淮南子》袭用此赋。”据《银雀山汉墓竹简情况简介》介绍,银雀山汉墓竹书字体为早期隶书,估计是文、景至武帝初期这段时间内抄成的。[8](P.5)《楚辞》在《淮南子》一书中多处被引用,是其重要题材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