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无论是经济学阵营内部的有识之士,还是其他学科领域的一些社会科学家,都认识到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所立基的一系列前提假定存在诸多不合现实之处。经济社会学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反思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古典经济学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时通常秉持原子化个体的假定或者说低度社会化假定,更重视个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忽视或者说悬置了人的社会性。无疑,把人视为社会性动物是更为符合现实的假定。不过,人的社会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人类行动是嵌入在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Granovetter,1985),人类行动受到内在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支配(帕森斯,2003;韦伯,2005),人们对观点和能力的自我评价是一个社会比较过程(Festinger,1954),等等。综观当今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关于社会网络和制度惯例的理论已得到充分的重视(格兰诺维特,2007,2008;鲍威尔、迪马吉奥,2008;道宾,2013),而把社会比较引入对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结果的研究仍未引起足够的关注。 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在研究人类态度和行为时一直强调社会比较、相对剥夺和参照群体的重要性,但主要将相应的概念和原理运用于社会生活领域(Hyman,1942;Stouffer et al.,1949;Festinger,1954;Kelley,1952;Davis,1959;Adams,1963;舍克,1999;默顿,1957/2006)。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特别是流行教科书所传授的知识体系中,大多数情况下假定行动者只关心自身绝对收益的最大化,搁置了社会比较对行动者效用和行为的影响。在这个体系中,无论是消费者行为理论,还是厂商理论,都建立在绝对收益最大化假定基础之上。不过,相对位置假定虽未被纳入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但却时常出现在一些经济学家的理论思想之中(Veblen,1899;Duesenberry,1949;Becker,1974;Hirsch,1976;斯密,1776/2011),特别是最近30多年来行为经济学家对地位、公平等社会性偏好进行了不少研究(Kahneman et al.,1986;Akerlof & Yellen,1990;Fehr & Schmidt,1999;Frank,1984,1985a,1985b,2008;Frank et al.,2014;凯默勒等,2010)。 经济社会学试图在整合来自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的方法和概念的基础上增进对经济的理解,其微观理论基础必须要考虑人类行为的社会性。对相对位置和社会比较的重视是人的社会性的主要表现,个体不仅关心自己的绝对收益,也关心与参照对象比较产生的相对位置。本文把从相对位置假定出发来分析经济行为和经济结果的理论统称为经济社会学的社会比较理论,梳理和整合了分散在以往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研究中与此有关的重要内容。人们关心相对位置的影响并不局限于他们私人持有的隐匿的态度和感觉上。相反,这些关心对一系列可观察的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果将相对位置假定引入对经济行为和经济结果的分析,很多困扰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现象会得到更有力的解释。本文在讨论了参照对象的选择、比较事项的位置性、相对位置引发的行为反应和对相对位置的社会认可等社会比较理论的基础要件之后,运用统一的社会比较理论框架梳理了对消费级联、工资压缩、生产定额和晋升激励等组织或系统层面经济现象的相关研究。 一、把相对位置引入行为分析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通常假定个体的效用仅受个体所拥有的物品或服务的影响。这种认为人们只关心自身绝对收益的假定在很多情况下并不符合现实,因为它忽视了人们的社会比较倾向。不过,20世纪70年代加里·贝克尔在分析社会相互作用时,提出了个体受他人状况影响的扩展效用函数(Becker,1974;贝克尔,2015),其简化形式可表述为
在上式中,
表示个体i的效用函数,
表示个体i拥有的物品或服务,R是其他人拥有的物品或服务,它作为自变量直接进入个体的效用函数。他人状况对个体效用的影响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在自己拥有的物品或服务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个体的效用因他人拥有的物品或服务数量的增加而上升,则他人状况对个体效用的影响为正向;如果个体的效用因他人拥有的物品或服务数量的增加而下降,则他人状况对个体效用的影响为负向。 贝克尔把他人状况引入个体效用函数的理论分析为进一步讨论相对位置对个体效用和行为的影响奠定了重要基础,实际上,可把对相对位置敏感视为他人状况影响个体效用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相对位置指的是个体在与参照对象进行特定事项的比较和排序中所处的位置。在自己拥有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绝对数量既定的条件下,与其他人比较而生成的相对位置有三种情况:一是自己拥有的数量多于他人,二是自己拥有的数量与他人一样,三是自己拥有的数量少于他人。人们对相对位置的偏好与客观上的相对位置是两码事。对相对位置敏感是指行动者与参照对象在特定事项上的位置比较结果会影响其个人效用。人们对相对位置的上述三种情况对自己效用的影响可能会有不同的排序:第一种排序是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第三种情况,这种排序反映的是希望出人头地的比高求胜动机(Veblen,1899;凡勃伦,2011);第二种排序是第二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第三种情况,这种排序反映的是追求平等或不公平厌恶的动机(Fehr & Schmidt,1999);第三种排序是第三种情况>第二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这种排序反映的是利他主义动机(Becker,1974,1976;贝克尔,2015)。这三种常见的排序表明了人们对位置考虑的复杂性,行动者偏好于怎样的位置考虑和位置追求至少取决于参照对象、比较事项和公平规范等情境性因素(李国武、陈姝好,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