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有困难企业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已经成为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应当怎样看待困难企业的不安定问题?应当说,因欠发工资,职工生活困难而导致群体性事件,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困难企业群体性事件实际上是由多种深层次的而又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的原因所致。我们必须辩证地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多角度透视,才能真正找到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企业职工参与群体性事件,既有生活贫困因素,更有心理失衡因素 从一些企业参与群体性事件的人员构成看,离退休人员远多于在职职工,占参与人员总数的70%,原中层以上干部按比例多于一般职工,低于生活贫困线(月人均117元)和特困线(月人均60元)的约占46%;虽然企业亏损严重,拖欠职工工资几个月甚至十几个月,从本厂发放的生活费统计,职工确实收入甚少,但由于隐性就业的大量存在使收入渠道大量增加,多数职工的实际收入往往高于厂内统计数。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企业中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的主要人员并不是企业内生活最贫困的人,他们绝大多数不是因揭不开锅,吃不上饭才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的。那么,他们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何在?据了解,许多群体性事件的组织者都心里有气,普遍的反映一是感到自己在收入待遇上吃了亏,二是认为现任领导在品行、能力、政绩等方面都不如自己。可以认为,欠发工资和离退休金只是一个导火索,而不适应社会变革、利益调整所导致的心理失衡才是他们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最原始的动机。借助社会心理学关于动机系统和需要系统的理论进一步分析,由困难企业离退休人员,特别是原中层以上领导所组成的群体性事件核心人群,由他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所决定,他们的需要系统结构是以自尊占优势的模式,而非以生存占优势的模式。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即导致目前离退休人员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既有生活贫困因素,更有心理失衡因素。 二、企业职工特别是在职职工参与群体性事件,既由于眼前困难,更出于长远忧虑 从调查情况看,一些企业职工当前反映最强烈的有10个方面的问题:欠发离退休金;欠发工资;拖报公费医疗费、差旅费等;对企业走下坡路不满;对少数领导搞腐败不满;对企业前途无望;对党工团组织不发挥作用不满;对贫富差距拉大不满;对企业缺乏民主不满;对厂区治安状况不好不满。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对眼前利益受损不满,对企业和个人前途无望感到忧虑。许多工人说,只要机器能转起来,烟囱能冒烟,工资再欠发一些时间也能坚持,现在关键是没有信心。一些职工对今后的忧虑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一是如果工厂要恢复生产,将会困难重重。且不说市场、原料、资金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就是企业内部状况也十分不利: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大量流失,工厂设备流失损坏不少,仓库已被抽空。职工们把这些问题视为工厂难以恢复生产的重大障碍,并因此而失去信心。二是如果工厂今后不能恢复生产,工人将向何处去。职工们都担心目前社会保障系统尚不健全,一旦失去工作,生活将难以保证。此外,以往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往往都是一个小社会,厂区内幼儿园、学校、医院等生活服务设施都有。企业不景气,这些附属设施也将随之垮掉,职工们都为今后就医、孩子入托上学而忧心忡忡。 职工们的忧虑还表现在对企业今不如昔而产生的悲观心理反映上,这些企业有的本来是名气很响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职工往往有一种优越感和自豪感。企业滑坡,甚至负债累累,濒临倒闭,他们的精神负担相当沉重,如果再失去工作,他们将会产生更大的失落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二个结论,即引发职工特别是在职职工群体性事件的潜在因素,职工长远的忧虑大于眼前的困难。 三、群体性事件多的企业,既受外部环境影响,更因内部领导不力所致 企业领导在抓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第一,对职工的引导教育不力。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要想顺利地进行改革,必须首先使企业职工了解这场变革的意义、内容以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把改革的方案向职工讲清楚,而许多企业在这方面所作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关于国家改革的形势、政策,领导很少讲,企业内部的改革,领导也往往是就事论事简单命令。职工们反映,改革到底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搞市场经济,他们不知道,只知道这几年工厂是在走下坡路。这样就很容易使职工产生认识上的偏差:把企业亏损归咎于领导腐败无能,把部分企业领导的腐败和职工生活困难归咎于改革,从而对改革产生抵触和不满。第二,企业内的党工团组织几乎不发挥作用。许多企业的党团组织形同虚设,不深入群众,不做思想政治工作,失去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群体性事件中甚至有不少党员参加。第三,缺乏民主管理。不少职工反映,有的领导片面理解厂长负责制,企业内的大小事情都由行政一把手说了算,成千上万人的命运都掌握在一个人的手中。这种决策不民主,办事不透明,反映问题没通道的情况,是造成职工不满的重要原因。第四,个别企业领导腐败问题严重。干部腐败一直是社会普遍反映强烈的问题,而困难企业的领导搞腐败,其影响更坏,后果更为直接、严重。这是引发职工群体性事件,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的一个极重要的原因。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第三个结论,即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利益调整,一些企业出现不景气,甚至停产破产,一些职工产生不满和抵触情绪是正常的,但就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而言,宏观经济环境和外部条件的影响固然是重要因素,但企业内部领导不力才是真正主要的原因。 四、解决困难企业不安定问题的思路和措施 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方法来分析困难企业的不安定问题,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1、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困难企业的不安定,是构成传统企业对现代企业制度不适应这个根本矛盾的特殊矛盾之一。2、困难企业不安定问题这个特殊矛盾既为根本矛盾所规定和影响,又对根本矛盾的解决进程起着反作用。3、在根本矛盾存在和发展的过程尚未完结之日,构成根本矛盾的特殊矛盾,虽从整体上不可能完全彻底地得到解决,但包括困难企业不安定问题在内的许多阶段性特殊矛盾,有的可能激化,有的可能缓和,还有的可能局部或暂时地得到解决。4、从根本矛盾的性质和国家稳定大局出发,对困难企业不安定这个特殊矛盾应当尽力避免激化,使它得到缓和或局部、暂时性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