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实施,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的阵地作用不断加强,其中有关学生干部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无疑成为高校育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学生干部长期活跃在学校或学院、学生组织、班级等各类组织与团体中,他们既有“学生”的身份,在学生中起到“表率”作用,同时又兼具“干部”属性,承担了一部分学校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自我管理的工作与职能。这种身份的双重性使得学生干部备受关注,特别集中在学生干部的学业表现上。许多高校管理者把学业成绩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标准,要求学生干部正确把握学习与工作的平衡。许多学者探讨学生干部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应然关系,更有人质疑当前学生干部的学业成绩不理想,难以成为广大同学的榜样。可见,学生干部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因果关系十分模糊。好学生更容易成为学生干部,然而担任学生干部可能会影响学习,难道学生干部与学业成绩真的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些疑问存在于人们的普遍认知中,但没有在实证研究中得到验证。本文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以北京市2008级大学生为样本,拟通过分析4年追踪数据来解释担任学生干部对学业成绩的真正影响,为理论的探讨提供实证检验与数据支持。 一、什么人成为学生干部? 本文学生样本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实施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ese Educational Panel Survey,简称CEPS)研究计划子项目“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Beijing College Students Panel Survey,简称BCSPS)。该项目选取了北京市不同类型的15所高校①,从2009年起对2008年入学的2473名大学生展开调查,至2012年共追踪调查了4年。在CEPS调查中,学生干部是一个广义概念,泛指在高校各类学生组织中承担一定职责的学生[1]。本文样本中,大学四年担任过各类干部职务的学生有1655人,比例高达66.92%,从始至终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有818人,平均每年在任学生干部的占比达39.45%(见图1)。
图1 学生干部任职变化(单位:人) 那么,什么样的学生能成为学生干部?已有研究认为成为学生干部的同学本身都具备较好的素质,如学业成绩、政治面貌和过往学生干部经历都是影响成为学生干部的主要因素,特别是成绩越好的学生越有可能获得担任学生干部的机会[2],因为许多人认为学业成绩的高低是选拔干部的基本原则[3]。此外,还有研究认为性别、种族、高中经历等个人因素对担任学生干部及其能力水平高低存在显著作用[4],而家庭背景如户籍、父母亲学历与职业、家庭经济条件、社会关系也显著影响担任干部的机会[5-6]。那么,是否学业成绩好、具有优势背景的学生更容易成为学生干部?研究采用Logit回归模型,对成为学生干部的因素进行检验,模型如下: Cadre[,i,t]=β[,0]+β[,1]Ranking[,i,t-1]+β[,k]X[,k,i,t]+ε[,i] (1) 其中,被解释变量为是否担任学生干部(Cadre,是=1),i表示学生个体,t表示时间(年级),核心解释变量为大学学业成绩,以学生的学业排名(Ranking)来表示。本文对学业排名进行标准化处理,即用排名除以本班人数作为相对学业排名,以此解决学生样本来自不同学校、学分绩点标准难以统一的问题,相对学业排名数值越小意味排名越靠前,学业成绩相对更好。考虑到(t-1)时期的学业成绩可能对t时期的学生干部任职产生影响,所以研究在大二、大三、大四的模型中额外控制了前一年的学业排名(Ranking[,i,t-1]),在大学期间干部任职模型中控制了平均学业排名②。此外,k代表不同的控制变量,具体分为三部分,包括性别(男=1)、高中文理科(理科=1)、高中类型(省重点及以上=1)与标准化高考成绩为代表的个体特征变量③,户籍(城镇=1)、家庭年收入(对数处理)④、父亲及母亲的高等教育水平(大专及以上=1)为代表的家庭背景变量,以及招生方式(自主招生=1)、政治面貌(党员=1)、大学层次(“985”“211”高校=1)及专业类型(理工农医=1)为代表的大学相关变量。 从表1的回归结果来看,前一年的学业成绩、高考成绩显著影响了下一年担任干部的概率,成绩越好的学生更有可能成为学生干部。此外,性别、高中文理分科、高中类型、家庭年收入、政治面貌、大学层次及专业类型等因素也显著影响了成为学生干部的概率。那么,学生干部的学业成绩究竟如何? 表1 影响成为学生干部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