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我国粮船也驶出了计划经济港湾,向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进发,展现了全新的社会景观。粮食问题牵一发动全身,粮改使我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新的变化,引起了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利益摩擦和反响,本文就此谈些粗浅看法。 各种利益摩擦现实的表现 1.生产上,农民利益和社会需求摩擦。一方面是我国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粮食生产制约因素很多,难以持续高涨。1995年我国粮食总产4550亿公斤,比1994年增产100亿公斤,但我国人均占有量没有提高,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存在粮食需求增加与粮食生产难以同点,农民收入难以与粮食生产同步增长。虽然国家连续大幅度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但农民没有感到多大的实惠,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尤其是化肥涨价幅度大。种粮比较效益低,粮农收入与其它行业或同行业经济作物收入相比依然偏低,刺激生产的效果不甚显著。此外,农业生产科技水平还较低,新技术的推广和采纳的成本较为昂贵,风险也较大,这些都制约粮食生产和农民收益的提高。上述的矛盾也是反映了由家庭承包制进一步解放出来的农业生产力向何处去?政府的目标是掌握足够的粮源,以保障社会供给;而农民在达到温饱之后主要是增加家庭收入,发家致富。两种目标都是合理的,都应予以满足,但实现起来常常有矛盾。要协调这一矛盾难度很大,难以单纯依靠政府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来解决。 2.粮食价格上涨和消费者承受失衡的摩擦。1992年之前,我国城镇居民一直是享受国家粮食定量供应。粮食购销价格倒挂由财政补贴,居民以十分低廉的价格取得粮食,1993年取消粮票,放开粮价,标志着我国城镇居民走向粮食市场的大势已定,城乡居民可以从不同经营渠道任意选购口粮。这确实给居民带来方便,使居民有了对粮食消费数量、质量、品种需求的挑选。但由于收购价格的逐年调整,流通环节费用也逐年增加,加上国家定购价之外的加价补贴和农资差价本应由各级财政负担,不准计入成本,实际是计入成本,价内滚动,由消费者负担。粮食价格变动,又带来搭车涨价、变相涨价、联手提价等不良现象,故消费者颇有感觉,贫困欠发达地区感觉尤其。 3.粮食产区和销区利益的摩擦。粮食产区与销区的利益冲突较大,粮食生产效益比较低,粮食产区生产上去了,但对当地经济发展压力大,感到贡献大,付出代价也大。1995年我省实行粮食分级负责制,19亿公斤定购粮实行指令性调拨,调出作价是按收购价加上费用加上适当利润,一般价格低于市场水平。这样的机制,作为产粮区,粮食调出越多,就意味着经济损失越大,因此,积极性不高。1996年粮食总产增加,收购增加,库存增加,价格稳中趋降的好势头,调入地区算了自己经济帐后,纷纷要求减调或不调,又给产区带来很大的压力,造成调销不畅。 粮食销区也有苦难言,即使在前几年确定的定购粮食调拨价与市场有一定的差价的情况下,也没感到多大实惠。按照谁用粮,谁负担费用的原则,粮食调拨价虽低于或接近市场价,但粮食调拨环节多,战线长,流向不容选择,运杂费用大,运输损耗严重,粮食质量一般,加上调拨时间余地小,调不及时又要支付仓储费用和贷款利息等压力,调回来的价格常常高于销区当地价,调进来反而要亏本。因此,为数不少的调入县、市,对计划调入的定购粮采取当地抛售,拿回差价自行外购。这种状况很现实地反映出了产区和销区的利益摩擦,表现出产区与销区的调粮积极性与粮食局势,粮食价格上下波动始终成反向变化。 4.粮食企业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摩擦。粮食企业既要承担稳定粮价稳定市场物价的主渠道作用,又要考虑作为一个企业自身生存发展需要,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客观动机。这种粮食企业一身二任拉大了市场波动。虽然粮价放开,但是粮食企业依然掌握了70—80%的市场供应粮源,为了追求自身经济利益,免不了它和其它流通渠道一样,粮价上涨抑购,粮价下跌则抛售,加剧了市场价格震动。1993年全国范围粮价波动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5.政府调控力度要加强,财政补贴要减少的摩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作用本身的缺陷性。政府一方面要在粮食上加强宏观调控力度,达到稳定市场和社会的目标,另一方面国家、各级地方政府财力不足,不同程度急于甩减财政补贴的沉重包袱。价外补贴、农资补贴,按照规定,不能贷款,不进入成本,由财政负担,但由于财政负担不起,实际上是进入成本滚动出去,这样必然造成粮价的提高,弱化宏观作用,形成的循环连是:收购价格高→销价高→购买少→宏观作用弱。同时原来国有粮食企业独家经营的局面被打破,代之以多种经济成分、多渠道流通和多种经营组织形式。由于现行政策对个体、集体、私营等粮食流通企业在价格、税收方面比国有企业更为宽松,直接影响国有与其它组织形式的价格水平。不受政策约束的流通组织在价格被动时,也采取价格同步行为。一哄而起或者抬价惜售,造成粮价暴涨或者降价竞销,加剧价格变动。 三者利益调整思路 上述种种利益摩擦概括地说:农民要求增加收入,居民要求实惠,企业要求生存发展,财政要求减少补贴。这些问题解决和调整的根本办法,加快改革和发展,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加以解决。 1.建立起农业保护体系,切实解决农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针对我国国情,既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粮食生产体制的市场取向,又要考虑作为弱质产业中最弱的产业项目粮食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效益。在我国有限的耕地,要增加农民的收入,要做到粮食生产与农民收益同步增长。一是要建立扶持粮食生产良性机制,确定比价合理的粮食定购价格,稳住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使其价格与价值基本相符,使农产品剪刀差不能继续拉大。二是加快适度规模经营,解决适度成本。我国农业生产是以家庭为单位,集约化、商品化程度很低,规模效益差,经济实力脆弱,对各种信息反映比较迟滞,改变这一现状,必将给农民带来收益。要继续加大农业投入,依靠科技,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推广先进的技术,解决农民效益比较低的问题,实现农业生产高产、优质和高效,为社会稳定奠定物质基础。三是建立资源节约型食物和消费结构,实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工程,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生产者利益不断提高,积极性调动起来,解决了农民的利益,社会稳定就有了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