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以后,日本、联邦德国、亚洲“四小龙”、甚至拉美一些国家和地区都出现过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这一时期,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和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在各地区经济增长的比例关系,地区经济联系方式,集聚和扩散的相互作用,就业和人口迁移,基础设施建设,老工业区、贫困地区、农业地区状况等方面,都会由于经济高速增长而表现出一些特殊的特征,各国政府也相应地采取了程度不同的干预。本文试图对这一时期,上述国家的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和政府的区域政策作一比较,以作为同样处在高速增长时期的我国在调控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借鉴和参考。 一、高速增长时期工业的集聚和扩散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扩散是最重要的区域发展形态,也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处在高速增长时期的国家,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在高速增长时期,各国都以提高经济效率为首选目标,在国家、社会和私人资本以及人力、物力有限的条件下,各国政府都将那些发展条件好、基础较为雄厚、单位投资的边际生产率高的地区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地区,促进经济活动和生产要素向这些地区集中,以充分利用这些地区的有利条件和现实的发展优势、潜力,求得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但是,当整个经济达到一定的发展阶段,国民经济在少数地区的过分集聚,便产生一系列的“膨胀病”:交通紧张,用地困难,人口过分集中,环境问题难以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复杂化而代价太高等,这时,再要求得到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必须调整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开发新区,促进经济活动的扩散。在上述国家的后高速增长阶段,政府都采取措施促进经济活动的扩散。 (一)高速增长阶段的工业集聚和特点。 高速增长时期,工业活动的空间集聚显著增强,主要表现为一部分地区因其独特的经济社会和地理优势,对全国国民经济增长起着明显拉动作用,如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韩国的京仁、东南沿海地区。这些区域生产要素集聚程度较高,技术领先或创新速度快,对全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1.日本“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区”。日本的“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区”是在二战前京滨、阪神、中京和北九州四大工业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战后自1955年起,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为奠定现代化的工业基础,强调发展以重化工业为核心的工业体系,大力发展电力、钢铁、机械、造船、汽车、石油化工等工业部门。原有的工业地带因其有利的自然条件和较为雄厚的物资技术条件,进一步集聚生产要素,急剧膨胀。京滨工业地带向千叶东京湾沿岸延伸;阪神工业地带沿大阪湾向西扩展到播磨地区,又在其东南沿岸形成堺泉北工业地区;介于两大经济地带之间的中京工业地带沿伊势湾发展,建有四日市石油化学工业基地。战后北九州工业发展滞后,让位于介于阪神与北九州之间的漱户内海沿岸地区,特别是北岸——山阴地区发展最为迅速,形成了以广岛、水岛为中心的新兴重化工业区。这样,日本的工业、人口和国民收入便迅速向三湾一海地区(东京湾、大阪湾、伊势湾、漱户内海)集聚,形成了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区,从东京湾东侧的鹿岛开始,经千叶——东京——横滨——骏河湾沿岸——名古屋——大阪——神户直达北九州,长达1000多公里,共计16个县,面积为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3.9%,人口和工厂(30人以上)各约占全国60%,集中了工业从业人数的67.2%,工业产值的75.1%和国民收入的65.3%,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设备能力的95%,重化工业的85%。而京滨、阪神、中京的工业密度最高,三大都市圈仅占全国面积的6.6%,却占人口的36.5 %和工业产值的47.9%。 日本战后新建的重化工业,如炼油、石油化工、钢铁等工业绝大多数分布在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区填海新陆上,成为临海型工业区的典型代表。如日本钢铁工业,除宝兰、釜石钢铁厂与富山特殊钢厂外,新建的14个大型企业都集中于此。新兴的石油化工企业全部集中于填海新陆区。形成了两个类型的重化工业联合体,一类是以炼油为中心的石油化工、钢铁、电力工业联合体,如东京湾的千叶、神户、鹿岛、伊势湾的四日市等;另一类是以钢铁工业为中心的机械、化工联合体,如堺泉北、歌山、下津、大方、君津等。 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区不仅是日本工业、人口和国民收入最集中的地区,同时也是世界工业生产密度最高的地区。如漱户内海面积与美国五大湖中最小的安大略湖相当,而其沿岸钢铁生产能力为7000万吨,等于法国和前联邦德国的总和,炼油和乙烯生产能力与英国接近。东京湾集中程度更高,其面积只相当于漱户内海的1/10,而乙烯的生产能力几乎与漱户内海相当,东京发电能力要比美国纽约大50%。这样,日本在高速增长时期,迅速形成了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区。 工业向“三湾一海”地区集中,反映日本在高速增长时期发展重化工业和加速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首先,重化工业规模经济要求高,适度集聚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经济规模,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也有利于技术创新;其次,适应日本开发利用国际资源、占领国际市场、发展出口贸易的需要。日本资源贫乏,原料、燃料对国外依赖程度高,发展重化工业使日本成为一个多消耗资源型的国家,以占世界2.8%的人口消费了占世界10%的资源。 日本十种主要资源(石油、铁矿石、原煤、天然气、铜、铅、锌、铝、镍、木材)对国外的依赖率,1960年为71%,1965年为81.4%,1970年为90%。到高速增长期结束,日本资源进口量已占世界贸易的12%,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源进口国。再者,日本“加工贸易型”的经济结构,使出口贸易迅速增加,1960—1970年,日本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3.6%,而出口贸易年均增长16.9%,超过了工业增长速度。工业向“三湾一海”地区集中,便于利用优越的港湾条件和发达的海运业,开辟占领国际市场。 日本高速增长时期的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变化,也为工业向沿海集中创造了条件。战后日本为了适应大量进口资源的需要,大力发展造船业和海运业,1956年就成为头号造船大国,70年代,日本已能生产12万吨级的矿石专用船和30万吨级以上的油轮,以“船队为矿山”,“船队为工厂”,为工业迅速增长提供了充足、方便的运输条件。大型超级船舶的出现,使日本扩展了利用国际资源的空间,进口资源的来源地从远东、东亚、南亚日趋转到中东、北美、拉美、澳州,平均运输距离延长到6000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