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一直是允许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并存的。80年代中期,不少地方曾提出重点完中“脱靴”(即不招初中)问题,但时隔不久,不少已“脱靴”的高级中学又恢复招收初中了。近些年,不少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又强调初、高中脱钩问题,有的甚至下行政命令一刀切,规定完中一律不准招初中生,办成清一色的高中。究竟是为什么?笔者百思不得其解。对此很想谈一些看法,如有不妥,请诸位领导多多谅解。 一、从历史看我国基础教育的学制及分段问题 翻开一些省、市、县的《教育志》可知,中小学校的分段都是受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所制约的。在那贫穷落后的年代,学校的分段都是短距的,高、低层次分明。自清末兴学以来经民国至解放初期,大多数地方都是把小学分成为初小(读4年)和高小(读2年),几个村有一所初小,一个或几个乡才有一所高小。在解放前能读完初小已很不错了,如能读完高小,开明的宗族祠堂还会给予奖励——免租种一、二年祖宗留下的几亩良田。随着经济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除山区和贫困地区外,慢慢地纯初小几乎没有了,大多数办成为完小了。至于初、高中问题,解放前至解放初期,一般县还只有初中、高中是设在地区一级的,也只有那么一、二所,且通常也是完全中学为多。 学制和学校分段变动比较大的年代,一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本着“大胆试验、缩短学制”的方针,初、高中6年制、5年制、4 年一贯制以及中小学10年一贯制都有。二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种学制各种名堂的学校五花八门都有,比“大跃进”还要大跃进,小学为5年, 初、高中仅为4年。 学制及办学形式的多变是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那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年年有通知,有新规定,不断的调整、整顿,造成教学秩序的混乱,真是吃力不讨好。 真正开始扎扎实实地搞教育改革应该说始于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以后,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恢复了高考制度,重点中学率先恢复初中3年、高中3年的学制,直至80年代中期所有学校都恢复了初高中6年的学制。但这期间,为了开展教改实验,除了初中、高中、 完中都允许存在外,全国各地还有小学初中9年一贯制、小学中学12 年一贯制的,甚至还有连同幼儿园在内的15年一贯制的学校。此类试验至今各地还在继续并得到了发展。 笔者之所以写以上这段文字无非说明两层意思:其一是学制不宜随便更改,学校的办学形式不应一刀切,应该尊重历史,允许多种形式并存为好;其二从历史可知对基础教育来说,经济越是发展,小学段或中学段有着归并的趋势,而不是非要一刀切去机械地分成初、高两段。 二、初、高中脱钩不是解决“择校生”“乱收费”等问题的根本办法 上面谈到,对初高中一刀切脱钩的做法百思不得其解,那是指得不到科学的解释。凡事总有原因的,有关领导部门总也是有道理在那里的。据我所知,大概主要为了解决“择校生”和“乱收费”问题;其次是为了解决把义务教育责任落实到地方去办的问题。作为行政命令当然不能违抗,应该遵照执行,但作为学术研究,笔者认为还是值得探讨的。 “择校生”“乱收费”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对此上海的《教育参考》和其它报刊都曾发表过不同观点的文章,笔者也曾在《教育参考》1995年第4期、第5期和其它报刊上发表过自己的见解,这里不再重述。通常完中的教育条件较好,人们喜欢送子女进完中念初中这也是事实。问题在于削平完中这个山头以后,能否解决问题呢?据笔者看来,依然有困难,因为初级中学间的差距一时也难以削平,犹如高原上有几个山峰,平原上有众多的山头一样,也许永远也削不平。一个县内(或市内)总有几所高质量的初中,大都处在撤区并乡(镇)前的区委所在地。有些条件较好的乡镇初中听说完中不招初中感到非常高兴,这样可以招收到少量成绩较好的“择校生”。即使同一乡镇也难以一时解决择校的问题,本地有一大镇办有两所初中,其中一所是老牌的,一所是新办的,前些年原来规定划片就近入学,但因教育质量有差距,群众说,同是一个镇,相差几里地,有什么远近而言?纷纷要求尊重学生志愿和学校的选择,有关部门也只好屈从。不能说全民皆欢,至少大家认为是合情合理的,何乐而不为。但近些年在政府的扶持下,新办的那所学校上得很快,但要做到一个不漏看来一时难以做到,因为《义务教育法》执法力度还不可能那么大,如大量流生工作恐怕只有教师在做,如做不好,教育行政部门也只能是批评校长工作不力而已,很少有执法部门执起法来。因此,根本问题还在于增加教育的投入和提高教师水平,尽速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但有个过程。当然必要的政策措施还是要有的,如规定完中招收初中生不搞单一的文化考试,适当分配名额到乡镇,加强教育成本核算,合理规范收费标准等等。 因为完中的初中办学费用通常是由县里负责的,根据义务教育的责任应落实到地方政府去办的精神,通常的做法是小学、初中办学费用主要由乡镇负责的,县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对此是很关心的,完中有多少班初中意味着增加了县教育行政部门的多少负担。据笔者看来,这要发挥我国的政治优势,我们连花千亿元的长江三峡工程都能集中全国资金修起来,建亚运会的场馆资金都能集起来,难道县、镇小范围内这点资金的内部调度会成什么问题吗?一些发达乡镇对能进完中念初中的学生甚至还在奖励呢。当然这个做法当前不应提倡,但至少说明一点,叫乡镇分担这部分少量的费用或从其它拨款中扣除一点也不会有多大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