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温州经济发展概况。 温州地处海防前线,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该地的建设资金投入很少。从1949年到1978年底的近30年间,总投资额为25.78亿元,人均投资额只有400元,低于全国、全省绝大部分地区的同期水平。再加上温州人多地少,目前人均耕地面积仅0.53亩,就业压力大,人民生活水平长期提高不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政策给温州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活力。温州从本地实际出发,一不等,二不靠,充分利用本地劳动力资源和传统手工艺技术,因地制宜,发展商品经济。首先是个体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到1995年底,全市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有22.33万户,从业人员33.78万人,拥有注册资金21亿元。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的17年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为国家交纳税金21.7亿元。与此同时,温州的国有工业企业虽然基础比较薄弱,但是其工业总产值一直持续增长。1978年是3.97亿元,1987年是10.1亿元,1994年是39.1亿元,1995年为54.7亿元。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中,温州的国有工业企业虽然也一度遇到了严重困难,但目前又出现了好的势头。据介绍,在全市的化工、机械、二轻、陶建、医药等五个行业,国有企业已经消灭了亏损户。电子、纺织、轻工等三个行业,亏损额没有增加,亏损户比上年减少。预算内的国有企业,1995年工业产值26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工业销售额比上年增长31.7%,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1.2倍。预算内国有资产总额由1994年的26.6亿元增至1995年的33.2亿元,增长24.7%;国有企业负债率由75.6%降至72.2%,下降了3.6个百分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温州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异军突起。到1995年,温州市股份合作制企业占了全市乡镇企业总数的37%。实现工业总产值达188.6亿元,比上年增长31.4%,占全市乡镇企业产值的72%,约占当年全市工业总产值749亿元的25%。 温州在无大中型企业可作依托,国家投资少、土地资源匮乏的特定情况下,依靠国家政策和人民群众的自主创新精神,走出了一条以个体私营经济为先导,发展市场经济的路子。温州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将社会闲散资金聚集转化为生产经营资金,发展了第二、三产业,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转移,改善了人民生活,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发展。加上国有工业的发展和后来股份合作制经济的迅速崛起,以及农业的持续发展,从1978年到1995年温州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由13.31亿元,增至407亿元;工业总产值由11.12亿元,增至749亿元;财政收入由1.3亿元,增至26.5亿元(跃居浙江省各地市第三位);农村人均年收入由113.5元增加到2801元,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1995年达5600元。这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实际翻了4—6番。温州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总量,在全国是居于前列的。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历史的和其他各种原因,国有和集体经济在温州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的比重是很小的。据温州市体改委的同志介绍,目前温州国营经济只占全市经济总额的6%,集体经济占26%,个体、私营、股份合作制经济合计占59%,其余是三资企业和其他经济。他们认为这种状况并不会影响温州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理由是国有经济比重虽然低,但在金融、铁道、邮电、矿山、能源等重要行业都居于支配地位,分别占这些行业资产总量的87—94%;而私营、个体经济主要是在三产、加工业、配套服务业方面发展。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我认为国有经济仅仅在几个主要行业居支配地位,而在总量上只占较小份额,不能说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已经稳固建立,一旦市场有大的波动,我们是没有经济实力去平抑控制的。温州经济要想长期健康、有序、高速地发展,除了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外,还必须有计划地发展和壮大国有和集体经济,使之在总体上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以更好地发挥其主导作用。在温州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把握在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股份合作制经济(1995年的工业产值占总产值的25%)的发展和走向问题。 二、温州股份合作制经济的产生、发展和性质问题。 如前所述,温州经济的起步除农业的迅速发展外,主要是以个体和私营经济的迅猛增长为主要标志的。和其他地区不同,温州的乡镇企业绝大部分是私有性质的。1983年温州全市乡镇企业总数为8498家,1984年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后突增至39908家,另外还有13万多户的家庭工副业户,主要是生产和销售低档小商品。随着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纷纷发展投资少、技术层次较低,起步容易的小商品生产,低档小商品在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小规模、单家独户、传统的分散的小生产经营活动,日益暴露出其局限性和脆弱性。据介绍,1985年前后,温州市瓯海区家庭企业约30%左右陷于亏损状态,40%左右只能保本经营。整个温州大体都是这种情况。当时摆在家庭企业面前的出路只有突破狭小的家庭经营外壳、追加生产要素投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技术档次,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切都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这是当时正常的金融信贷所远不能满足的。而几家、几户集资投股,联合经营,既可解决资金不足,提高规模效益,又可安排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使资金、劳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得到合理组合。于是,大量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应运而生。股份合作制企业在温州的大量涌现,除去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外,与温州市各级政府的引导、鼓励和大力支持分不开。在温州,一些县基本没有国营工业,国营商业和大的集体工商企业也廖廖无几。在国营、集体企业基础薄弱,国家又不可能有大量的投入这个基本事实面前,要发展生产力,解决劳动力就业,改善群众生活,增加财政收入,发展股份合作制企业就自然成为温州市委市政府重要的经济政策。特别是在当时全面推进经济改革的大形势下,这的确是符合温州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要求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