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失业问题也变得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尖锐,并且将会成为引发社会震荡的难题。因此,研究和解决失业问题,已成为推动解决体制改革、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了。 一、当前失业的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的失业率保持在2-3%之间,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失业率是极其低的。(见表一、表二) 表一 中国失业率表(1990~1994)[1] 年份 9091929394 失业率(%) 2.5 2.3 2.3 2.6 2.8 表二 中西七国失业率比较表[2] 国家中国 美国 加拿大 英国 德国 法国 澳洲 (%) 2.95.810.2 8.2 10.0 12.29.5 然而,我国所统计的失业人数和失业率仅限于我国的城镇而不包括农村中上亿的剩余劳动力,而且城镇失业的统计也只局限于公开的社会失业,对企业内部的隐性失业(约1500万)下岗职工并没有统计在内。以上海为例,自90年代以来,失业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部分国有、集体企业职工下岗待业,失业率呈逐步上升趋势。据统计,1990年至今,上海共有80多万下岗待业人员。虽然这些人员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重新获得就业的已达60多万人,但目前社会上仍然还有20多万的下岗大军,加上原先公开失业的人数,总量已超过了35万人[3]。因此,2.9%的失业率是不能真正反映我国社会失业的客观情况。如果将公开失业、隐性失业和农业剩余劳动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没有通过到失业保险管理机构登记的人都考虑进去的话,1995年我国的失业率已是相当高的。根据我国的一些报刊陆续披露的数据和材料来分析,我国当前的失业情况是非常严重的: 《中国市场经济报》1996年2月7日报道:“九五”期间,全国新成长的劳动力据国家劳动部预测为7200万人。其中,城镇约为5400万人。但是,同期仅能安排3800万人,尚有1600万人失业,至“九五”末,城镇失业率将会达到7.4%。 《经济日报》1996年4月10日报道:未来五年农村新增劳动力与现有剩余劳动力总数将达到2.14亿,而据劳动部预计,五年中只能消化和转移7700万,尚有1.37亿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从以上这些报道中。我们可以不难看出,当前我国社会的失业或曰就业问题,犹如一道巨大的障碍,冷峻而又沉重地摆在我们向市场经济转轨和准备实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前进途中。 二、当前失业的成因 形成当前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 首先从历史上来考察,存在的原因有三点:1.人口众多的包袱。我国本来就以“人口众多”而闻名于世。解放后人口政策的失误,更导致了人口增长过快,特别是60年代的生育高峰,造成了我国人口的急剧膨胀,从而酿成了80年代的就业高峰。2.就业制度政治化。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我国高度的充分就业制度,使得经济行为与经济规律相悖。在70年代中期以前,为了追求社会的绝对公平,国家竭尽全力维持着极端的高就业政策,城镇人口凡是符合工作年龄,都能获得就业的机会,凡是大中专及以上的毕业生,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致使各企事业单位超量地吸纳着一批批的新职工。3.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效应。自1993年实行宏观调控以后,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不得不压低经济增长速度,压低投资规模,从而导致市场需求疲软、企业产品积压、工厂开工不足、商贾订货减少。毋庸置疑,上述的这三个历史因素,是给当前各个工矿企业普遍出现富余人员的状况埋下了巨大了隐患。 其次,从现实上来看,失业问题有来自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由于农村实行了以家庭承包制为核心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实现了农业生产微观组织的重组,从而使得长久隐匿于集体劳动之中的农业劳动力剩余问题日趋显现。于是,随着农村居民流动的政策及城乡关系的逐步放开和户籍管理制度的相对松动,非城镇人口向城镇自由流动已成为可能。故有报道,在未来的五年中,农村新增劳动力与现有剩余劳动力的总数将达到2.14亿。而据劳动部门预计,五年中只能消化和转移7700万,尚有1.37亿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4]。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用工制度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整个社会优胜劣汰机制和竞争意识都得到了增强;又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引起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在全部社会总资本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技术装备的不变资本在不断地上升,而用于支付劳动工资的可变资本则相对在缩小。由此便产生了一部分因结构调整、产品转向,或因经营不善、管理失当,竞争不力等原因而关、停、并、转乃至破产的单位,并由此产生了一大批工人的下岗待业。 正是由于以上所述的种种复杂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使得当前的失业问题显得尤为尖锐,复杂。 三、当前失业的特点 失业,作为劳动力市场上的一种非均衡现象,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就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状况而言,当前失业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二高”“二低”“一长”,即年龄结构偏高,女性比例偏高,受教育程度偏低,技能水平偏低,失业时间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