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中小企业改革的基本情况,全国总工会调查组于1996年4月初对山东省诸城市进行了调查。 一、改革的基本情况 (一)改革背景。 诸城市共有乡镇以上企业288家,其中市属企业37家。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通过向企业“放权让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利改税,改善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及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等多项改革措施,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这些改革措施没有触及深层次的矛盾,企业产权关系不明晰,经营机制不活、效益不高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主要表现是: ⒈企业亏损面大,亏损额高。据1992年4月对市属150家独立核算企业进行资产清理结果,有103家明亏和暗亏,占企业总数的68.7%;亏损额高达1.47亿元,而实际情况比审计报告还要严重得多,有些企业早已成了空壳,资不抵债。 ⒉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其中最主要的流失渠道是明亏暗亏。从32户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的国有企业资产评估情况看,明亏暗亏达11564万元,其中积压产品、滞销商品削价损失2843万元,占24.6%;应摊未摊费用3043万元,占26.3%;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4399万元,占38.1%;固定资产盘亏报废1031万元,占8.9%;呆账死账248万元,占2.1%。 ⒊企业债务沉重,后续乏力。仅诸城市属国有改制企业负债就达10.4亿元,资产负债率达93.55%;“七五”期间企业技改投入不足3亿元,有的企业只有十几万元。 ⒋企业自主能力弱,自主权不落实。重大经营决策、内部资产处置、技术改造等,都要上级部门审批,工作效率低下。 ⒌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职工收入水平低。1992年,诸城全市财政收入只有1.09亿元,市属企业职工年平均收入只有2147元,特别是印刷厂这样的困难企业,职工月平均收入只有110多元,职工的积极性难以调动。 企业亏损,经济落后,不深化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已无路可走,构成了诸城市下决心改革的大背景。以改革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成为诸城市先于全国对国有中小企业进行改革的直接动因。1992年7月,江泽民总书记在诸城视察工作时,要求各级领导同志积极探索,和中央一起研究解决国有企业困难的办法。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国有小型企业,有些可以出租或出售给集体或个人经营”。江总书记的指示和十四大报告精神又给诸城市国有中小企业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机遇。1992年10月,诸城市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开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诸城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明晰产权关系为突破口,以推行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对国有中小企业进行全面改革的开始。 (二)改制形式。 诸城市是以明晰产权关系为突破口,因企制宜,采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外交嫁接、产权转让、破产、租赁、兼并等形式,对全市企业进行了改制、改组和改造。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92年9月到1993年4月为试点阶段;1993年5月到1994年7月为面上推行阶段;1994年8月到现在,为不断深化和配套、完善阶段。 1992年10月,市里分管市长牵头,组成专门工作组,选择了国有小型企业——诸城市电机厂进行改制试点,通过由全体职工以企业内部持股的形式,将270万元的生产经营性资产全部买下,成立了诸城市开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把国有企业变成由277名股东共同拥有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新机制从1993年1月开始运行,很快显示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各项技术指标成倍增长,企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于是,市委、市政府又选择了一家市属集体企业、一家商业流通企业和一家乡镇企业,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都取得了成功。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全面深化企业改革的决定,从1993年5月开始,在面上全面推开。市里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抽调市直150名领导干部组成35个工作组,经过培训,进驻市属企业和乡镇现场指导,各改制企业也成立了改革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负责企业改制的各项筹备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到1994年7月,大面上改制基本结束。 对企业的改革,他们因企制治宜,采用了多种形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七种: ⒈股份合作制:共210家,占77.2%,就是将企业的存量资产评估后,将生产经营性资产折股出售给企业内部全体职工,把原来的国有(集体)企业改造成内部职工持股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改制后的企业全部资产为职工个人所有,但归集体占有,共同使用,民主管理;分配形式为按劳分配与按股分配相结合,留有公共积累;领导体制为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公司职工通过劳动合作和资金合作,结成利益共同体。这是诸城市企业改革的一种主要形式,210家股份合作制企业中,有市属国有企业32家,集体企业11家,供销合作企业46家,乡镇企业121家。 ⒉股份制(也叫公司制):就是对规模较大、经营较好、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组建成有限责任公司。像山东针织制衣有限责任公司,共有4个法人股东组成,总股本2200万元,其中,中纺进出口公司、省纺进出口公司和潍坊纺织品进出口公司841万元,占38.23%,其余为诸城市原针织厂所有。这种改制形式全市共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