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11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19)09-0030-09 报告文学从它的发生和定名看,它是基于近现代新闻事业发展而生成的一种特殊的“通讯(通信)文学”“新闻文学”,新闻是它存在的基本前提,也规定了它基本的体性,即为新闻性、非虚构性,由此也规定了报告文学与时代现实的紧密关联,使之成为一种功能特别的“时代文体”。正如茅盾所说,“每一时代产生了它的特性的文学。‘报告’是我们这匆忙而多变化的时代所产生的特性的文学样式。读者大众急不可耐地要求知道生活在昨天所起的变化,作家迫切地要将社会上最新发生的现象(而这是差不多天天有的)解剖给读者大众看,刊物要有敏锐的时代感——这都是‘报告’所由产生而且风靡的根因”。①茅盾的阐释确认了报告文学与时代的特殊关系,这也是我们观照和把握70年当代报告文学存在的一个重要维度。 报告文学是一种国际性的文体。在中国的文化生态和现实境遇中,报告文学的发生发展有了更多的中国特色,它被赋予了更多的中国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说,报告文学已然是一种中国化了的非虚构写作方式。照理以其本体而言,文体是书写者的公器,它本身是中性的,不带意识形态色彩。但是,书写者不是独处世外,其写作是有立场的,生成的作品有着自己的态度和目的。“报告文学的最大的力点,是在事实的报告。但是,这决不是和照相机摄取物象一样地,机械地将现实用文字来表现。这,必然的具有一定的目的和一定的倾向。”②报告文学虽为客观的写实文体,但作为一种主体行为,它必然是客观性与主体性结合的生成。我们可以看到,报告文学在中国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它的意识形态特质,政治化是其基本特征,因而,有时被称为“政治的文学”。 政治有着多种义项。在政治与文学的关联中,政治不应该被简单化地处理成一个贬义词。我们在评估政治与文学的关系时,首先要分析文学所表现的政治的性质;其次,还要考察文学表现政治的方式等。具体到70年中国报告文学,尤其是前端17年的报告文学,其总体导向是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新中国早期党的文艺政策重要解释者的周扬,在为1949年7月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所作的报告中,更明确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为政治服务的具体路径:“我们的文艺既然是为政治服务,具体地说,就是为战争服务,为生产服务的。”③由于报告文学与现实的关联性更为密切,而且直接以非虚构的方式书写战争、书写生产建设等,所以这一文体更能服务于主流意识形态价值的达成,因而更为受到高层的关注和肯定。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会上作了《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的讲话。在这篇讲话中,他特别提到,“近年来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新生活的文学作品多了一些,但是,能够振奋人民和青年的革命精神,推动他们勇敢献身于祖国各个领域的建设和斗争,具有强大鼓舞力量的作品,除了报告文学方面比较多以外,其他方面也有,可是不能说多”。④这里凸显的是报告文学在新时期初期所具有的独特意义。这些情况是我们在言说当代中国报告文学史时一个不可淡去的重要背景。 站在当下的时空中,检视过往的报告文学作品,俨然是在翻阅一部多卷本五光十色的当代中国史。这也印证了这一文体的重要价值,即它报告的是时代,反映的是现实,但它有可能存活的是历史。新中国70年的报告文学正是这样,它体现了这一文体最为基础性的功能,报告—记录。写作时的新闻性已经褪去,后来的读者认知的主要是它的历史性。历史渐行渐远,写实性作品的意义与日俱增。 20世纪50年代的报告文学有两大主题:战争与建设。开国初年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新中国不期而遇的第一大事件。书写这一事件,成为其时报告文学写作的一大热点。面对战争,作家没有缺席,巴金、刘白羽、靳以、黄钢、华山、杨朔、李庄、李蕤、葛洛、胡风、菡子、陆柱国等人朝采写,形成了以此为题材的报告文学写作热潮。1952年7月《朝鲜通讯报告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53年8月和12月又分别出版了《朝鲜通讯报告选二集》《朝鲜通讯报告选三集》。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还发布“志愿军一日”征文决定,1956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志愿军一日》。这些作品及时记写了战争的景况和英勇的将士,歌咏了志愿军伟大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抗美援朝报告文学中的标志性作品,发表于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作者曾三次赴朝,写作了大量的通讯报告和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取材于志愿军入朝作战第一阶段的英雄事迹,以三个典型材料,真切凝练而富有抒情性地反映了志愿军战士崇高的精神品格,作品的感染力很强,产生了久远的影响。巴金发表在1952年4月11日《志愿军报》的《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则以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实细致地记写了与彭德怀的会见,传神地表现了有着“一张朴实的工人的脸”,但“全世界人民都尊敬他为一个伟大的和平战士”的彭德怀司令员的形象。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报告文学,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和民族情感,也成为纪念志愿军将士的一种特殊的“墓志铭”。 20世纪50年代人民共和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国家建设自然是时代重大使命。一大批作家奔赴火热生活的一线,以极大的热情、多样的笔调,描写改天换地、日新月异的壮美的建设场景。此类写作成为抗美援朝题材以外的另一个热点。重要的作品有李若冰的《柴达木手记》《在勘探的道路上》、徐迟的《我们这时代的人》《庆功宴》、华山的《黄河散记》、靳以的《佛子岭水库》、刘白羽的《熊熊的火焰》、杜鹏程的《速写集》等。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编辑出版了《经济建设通讯报告选》《经济建设通讯报告选二集》等。这类作品既报告了一个时期巨大的建设成就,更存录了一个时代的火热生活和精神气场,成为刻写新中国奠基者创业史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