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清一代,八旗进士在举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功,共产生1416名①进士。如此庞大的进士群体在汉文创作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他们以科第起家,早膺清华之选,得读中秘之书,起点自然比他人高出许多。这些八旗进士在宦海生涯之暇,不废吟咏,写出众多文学作品,这里的文学作品主要指八旗进士用汉文创作的作品。八旗进士群体的文学创作历有清一代不辍,不仅擅长各种体裁的创作,而且题材广泛,尤其到清代后期更加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积极将现实和文学结合起来,具备了文学为现实生活服务的特点,其间又融入了自己民族的特点和风格。八旗进士群体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最终使之跻身儒林文苑。 目前学界在八旗诗文方面的研究较多,主要以家族文学研究为主,但是对八旗进士群体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整体研究还没有展开。基于此,本文在全面梳理八旗进士群体著述情况的基础上,探析八旗进士群体在文学创作方面走过的历程,以及具有的文化特质,同时对八旗进士群体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进行宏观把握,从而证明八旗进士群体通过举业方面的成功,不仅成为儒家文化的积极学习者和践行者,而且对于多民族融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一、八旗进士群体文学创作演进历程 根据铁保辑《熙朝雅颂集》、盛昱辑《八旗文经》、赵尔巽等撰《清史稿》、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李洵、赵德贵、周毓方、薛虹主校点《钦定八旗通志》、钱仲联编《清诗纪事》、恩华纂辑《八旗艺文编目》《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编《清代诗文集汇编》、多洛肯撰著《元明清少数民族汉语文创作诗文叙录》(清代卷)②等文献,梳理出96位八旗进士作家,他们共有183部传世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有诗、赋、词、文、诗学理论等,其中以诗文为主。 清代初期,八旗进士即开始了文学创作的历程,历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13位作家创作了23部诗文作品,分别是顺治九年(1652)进士范承谟,撰《范忠贞公集》《范忠贞公文集》《画壁遗稿》《画壁诗》;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姚启圣,撰《忧畏轩遗稿》;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李基和,撰《梅崖山房诗意》;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纳兰性德,撰《饮水诗》《渌水亭杂识》《饮水词》《通志堂集》;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阿金,撰《培风堂集》,同科进士法海,撰《悔翁集》;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高其倬,撰《味和堂诗集》;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阿克敦,撰《德荫堂集》《阿克敦集》《阿克敦诗》;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吴孝登,撰《尘缶集》;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留保,撰《完颜氏文存》;雍正元年(1723)进士尹继善,撰《尹文端公诗集》;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鄂容安,撰《鄂刚烈诗》,同科进士介福,撰《野园诗集》《西清载笔录》《留都集》。 纵观清代前期文学创作可以看出,汉军八旗进士作家最先登上文学创作舞台,顺治朝两位作家范承谟、姚启圣都是汉军八旗进士。到了康熙朝,满洲八旗进士开始进入文学创作领域,而且出现了纳兰性德这样的名流。雍正朝的鄂容安、尹继善、介福都是满洲八旗进士。这说明清代前期八旗进士作家的成分经历了以汉军八旗为主到满洲和汉军八旗平分秋色,再到以满洲八旗进士为主的过程。这是因为作家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期的文学积累。满洲八旗从入关一直到雍正朝结束,大约经历了百年,这百年时间是满洲作家学习汉文创作的阶段,所以,清代初期,汉军八旗进士在文学创作方面占主体地位是可以理解的,汉军八旗在文学创作方面最先崭露头角是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此期八旗进士的文学创作内容丰富,体裁较多,诗、词、文均有,其中词作尤以纳兰性德著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评价他是“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③作为八旗进士兼文士的杰出代表,纳兰性德把东北的自然环境带到了词作中来,形成了独特的带有自然之情的优秀词作。由此,他不仅在清代初期词坛享有盛誉,而且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清代以武功定天下,鹰扬虎视,云蒸霞蔚。入关之初,八旗士子战伐之余,亦不废歌咏,从政之暇,又抒写性情,从而使其名臣辈出,鸿谟巨制,焜耀史册。 清代中期,八旗进士的文学创作进入快速发展期,历乾隆、嘉庆两朝,共有33位八旗进士作家创作了66部诗文集,分别是乾隆二年(1737)进士国梁,撰《澄悦堂诗集》,同科进士观保,撰《补亭先生遗稿》,同科进士德保,撰《乐贤堂诗钞》;乾隆十年(1745)进士梦麟,撰《大谷山堂集》;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图鞳布,撰《枝巢诗草》,同科进士寅保,撰《秀钟堂诗钞》;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于宗瑛,撰《来鹤堂诗钞》《来鹤堂文钞》《来鹤堂赋钞》《来鹤堂诗余钞》《来鹤堂试帖钞》《来鹤堂诗钞》《来鹤堂全集》,同科进士七十一,撰《椿园文存》《椿园遗诗》;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福保,撰《景堂先生使东草》;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和瑛,撰《西藏赋》《易简斋诗钞》《太庵诗稿》,同科进士马慧裕,撰《河干诗钞》《集圣教序诗钞》《续集圣教序诗钞》;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图敏,撰《百一草》,同科进士百龄,撰《守意龛诗集》,同科进士铁保,撰《惟清斋全集》《梅庵诗钞》《玉门诗钞》《淮西小草》;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恭泰,撰《兰岩诗稿》;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士法式善,撰《陶庐杂录》《存素堂文集》《存素堂文续集》《存素堂诗初集录存》《存素堂诗二集》《存素堂诗续集录存》《存素堂诗稿》《诗龛诗稿》《梧门诗话》《八旗诗话》;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玉保,撰《萝月轩存稿》,同科进士清安泰,撰《半日闲斋诗存》;乾隆四十九年(1784)进士蒋攸铦,撰《黔轺纪行集》《绳枻斋诗钞》,同科进士文干,撰《壬午赴藏纪程诗》,同科进士成书,撰《多岁堂诗集》;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那彦成,撰《那文毅公遗编》;乾隆五十八年(1793)进士英和,撰《卜魁赋》《恩福堂笔记》《恩福堂诗钞》《恩荣叠唱集》《植杖集》;乾隆六十年(1795)进士高鹗,撰《兰墅砚香词》《兰墅文存》;嘉庆四年(1799)进士贵庆,撰《闾山纪游诗》《醉石龛即事诗》《镜心堂七言律诗选》;嘉庆六年(1801)进士秀坤,撰《只自怡悦诗钞》;嘉庆十年(1805)进士穆彰阿,撰《澄怀书屋诗草》;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麟庆,撰《凝香室诗存》《鸿雪因缘图记》,同科进士钟昌,撰《竹南蕉北诗赋偶存》;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福申,撰《澍堂轩诗钞》,同科进士金朝觐,撰《三槐书屋诗钞》;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奎照,撰《使青海草》《龙沙纪事诗》;嘉庆二十四年(1819)进士托浑布,撰《瑞榴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