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老工业基地改革,营造本溪经济整体新优势 一、加速老工业基地改造调整是振兴本溪经济的迫切需要 1.本溪是我国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集中,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在国家大量资本投入的推动下,本溪建立了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具有一定特色的国民经济体系,全市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六五”期间年递增7.5%,“七五”期间年递增8.2%,“八五”期间年递增10.1%。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113亿元,市区达85.5亿元;工业增加值达59.4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58.1%;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05亿元;国有资产、生产能力具有相当规模,国有企业资产存量281.4亿元,资产净值144.2亿元,生铁369万吨,钢252万吨,原煤369万吨,水泥222万吨,发电量25.8亿千瓦时。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本溪经济总量已经不小,资产存量已达到相当规模,经济发展到了重要转折时期。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本溪市处于以资源开发和原材料初加工为主的工业化进程中期的第一阶段。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都是从初级层次逐步向较高的层次推进,都是由经济效益高的部门和产品替代经济效益低的部门和产品,这是一些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所走的共同道路,是世界工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因此,加速推进工业结构改造调整,适时地转向精深加工和技术集约化是振兴和发展本溪经济的内在要求,历史必然。 2.结构调整缓慢是当前全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加速老工业基地改造调整。结构性矛盾突出是制约本溪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本溪改造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很重。表现在产业结构上,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6.3∶63.4∶30.3,第三产业仍不发达,低于全省4.5个百分点。表现在工业内部结构上,现在的轻、重工业比例为18∶82,而且,在重工业中,原材料工业、基础性产业所占比重较高。表现在产品结构上,目前,本溪同全国其他老工业基地有个共性特点,就是单一性的、初级的、低附加值的工业比重大,高精尖的、系列的、高附加值的工业比重小,前者占80%以上,从原材料到制成品产业循环链中出现了断裂带,严重制约冶金、建材等优势产业转化成主导产业,因而带动不了全市工业结构的进步。“七五”以来,本溪开始重视企业的技术改造工作,先后投入110多亿元的资金,为老工业基地恢复生机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总体上看,技改投入总量不足,企业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能力弱,设备陈旧,产品老化,效益滑坡,发展后劲不足的状况没有明显缓解。在新形势下,结构调整缓慢已成为本溪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到1995年末,全市国有工业企业上缴利税累计138.4亿元,其中上缴国家80.4亿元,同期国家对本溪市国有工业企业的技改投入只有26.3亿元,占上缴利税总额的32.7%。据对133户国有企业调查,截止1993年末,生产设备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占15%,国内一般水平的占70.5%,国内落后水平的占14.5%。工业设备役龄25年以上的占设备总数的27.7%,设备役龄超过折旧年限的占12.7%。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在1995年下降15.1%的基础上,1996年上半年又继续下降,下降幅度达4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比上年同期下降49.9%,更新改造投资下降55.4%,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地方投资下降52.1%。适度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是老工业基地改造调整的先决条件。关于“九五”时期的投资率,中央认为按30%安排比较合适,投资仍将保持一定的规模,但投资增长幅度应该比“八五”低一些。1996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8.6%,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增长9.8%。与去年同期相比,本溪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了48%,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6.1%,国民经济在投资持续大幅度下降中保持了适度增长,已属不易。由于全市重型经济结构和投资主导型经济特点,在投资明显减弱的同时,必然影响产业调整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1996年上半年,全市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1.1%,比上年同期下降3.38个百分点,分别比全国、全省低2.6和1.27个百分点。预算内工业企业实现利税5.67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2亿元,下降28.3%,其中,实现利润盈亏相抵后亏损198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亏2.95亿元。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全市县区直以上640户工业企业中,停产、半停产的企业142户,比上年增加52户,亏损面为22.2%。 3.尽管本溪市工业经济面临严重困难,但同时也处在一个新的调整和发展的起点。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和本溪市经济走势是:宏观环境好转与微观运行问题突出并存,从全国经济增长率、投资增长率、消费需求与供给、国际收支与财政收入等宏观经济指标看,宏观环境继续呈现好转,但对工业企业来说,经济效益下滑是突出问题,国有企业面临的困难是全局性的,当然也是暂时的。改革推动强劲与改革成本增加并存,全市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新阶段,企业分化改组呈加剧之势,将继续出现新的变化,优势企业活力增强,一批困难企业重现生机,一些企业错过改革时机,陷入困境,现在深化改革,相对会付出更大成本。企业管理薄弱与经济发展潜力并存,一方面,企业管理粗放、市场开拓不足严重影响了全市经济发展,一方面说明本溪经济发展的潜力还很大,困难也是机遇,关键是要主观努力。 4.世界经济正朝着效益方向发展,进入90年代以来,发展经济,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贸易份额已成为时代潮流。在这一潮流的导向下,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推进科技进步步伐,加快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升级速度,全球性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展开。国内经济发展先进地区和周边城市都在抓紧制定跨世纪发展战略,努力与世界经济接轨,已表现出巨大发展潜力和现实优势,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在新一轮地区经济发展中,本溪老工业基地改造调整正面临严峻挑战。同时,我们要看到,世界范围的利益格局调整和各国对华关系的发展与改善,开扩了本溪引资招商、拓展国际市场的广阔前景。东北亚经济结构的调整,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兴起,国内经济发展先进地区和兄弟市的加快发展,中央对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改造调整的特殊支持,都给本溪改造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只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抓住机遇,强化老优势,再建新优势,就一定能够实现在老工业基地改造调整中振兴本溪的宏图大略。 二、本溪老工业基地跨世纪改造调整的目标任务 加快工业改造和经济调整的目的,是发挥市场体系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促进存量资产优化,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集约化和外向化,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坚持把改革、改造、改组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规律,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搞好资源、原材料的精深加工,加速产业升级,优化发展环境,统筹规划、突出重点、远近结合、分类指导,坚持老企业改造和老城市改造并举,推动工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国际化和城市功能的现代化,使本溪老工业基地焕发青春,为国家经济建设再做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