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商业企业如何积极推进两个根本转变,走集约型经营路子,已成为商界议论的热点,也是正在探索实践、寻求转变途径的重点。长期来,商业企业的发展,确实偏重于数量扩张,追求速度,忽视经济运行质量。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卖方市场逐步让位于买方市场,这种粗放型经营的弱点日益暴露:资金占用量大,周转缓慢,投入产出率低,经济效益不理想。这是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从浙江省来看,今年上半年商业系统销售总额同比增长3.3%,而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0%,亏损面扩大,亏损额增加。杭州市亦如此。上半年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3.6%,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5.2%,实现利润下降17.5%。由于国家对投资需求、消费基金增长继续实行双控制,保持较大的调控力度,加上商品供需基本平衡,物价涨幅回落,市场销售增长趋缓,商业企业如不抓紧转变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过渡,效益下滑的态势将难以遏制。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长期宏伟蓝图的重要关键,在宏观微观各层次上有大量工作要做。就企业来说,要在思想观念、经营机制、人员素质、企业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方能奏效。本文仅就商业企业在经营战略上如何以改革的精神,更新思路,大力图变,谈点拙见。 一、找准市场定位,调整商品结构,从“千店一脸”向显示个性、特色转变 商业企业经营粗放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经营雷同,缺乏特色。当今竞争十分激烈,企业想在市场中立足生根,必须找准定位,选择好经营商品。市场竞争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如果定位不对,恰恰撞在竞争的顶峰浪尖上,那就可能使投入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市场定位是一项重要的营销决策。企业要进行周详的市场调查,区别所处地段、主要消费对象、力求定准、定对头。 大中城市大体有繁华中心、一般闹市和相对偏僻区之分。从商业角度讲,这就是核心商业圈、次级商业圈和边缘商业圈之别。 核心商业圈通常称之为黄金地段。这里四方客流交汇,大中商场云集,人们来此逛街串店,总的讲,主要的不是为了买一般的日常消费品,而是着重于物色上档次的或非短期消费的东西。处在核心圈内的商业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应当把经营商品的定位放到名牌商品、耐用消费品、挑选性商品、个性化商品及部分高档商品上。原来不少大商场片面追求“大而全”,以为这样才能抬高身价,广致招徕。其实商场再大,不过几万平方米面积,商品种类千千万,收得全吗?样样有一点,每一类别里不免挂一漏万,品种、款式、档次上无法做到丰富多彩,减少了顾客广泛比较选择的余地。近几年杭州黄金带集聚的10多家大商场就开始碰到了这一矛盾。人们走一家,即知10家。面孔大同小异,相对削弱了对顾客的魅力。所以大商场必须摆脱一味求全的习惯思维束缚,在保留总的较多类别供应的前提下,搞出自己的商品结构特色来。比如浙江省二轻大厦购物中心服装部,早些年各式服装都进,与左邻右舍结构雷同,营业上不去。以后他们作了调查,发现男士西服品牌系列是黄金商业圈的弱项,毅然撤掉其他品种,专攻此弱项,销售额很快上升,企业也由此提高了知名度。这说明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让出某些过度竞争的市场正是为了占领新的有利于拓展业务的市场。至于核心圈的中小型商店,更不应广设类部,而应从整体上向专业特色发展,否则无异作茧自缚。杭州新华百货店,原来算得上是市中心解放路中型企业的佼佼者。随着这一带大夏如雨后春笋般的崛起,新华几百平方米的“百货”简直无力与之较劲,以致收入锐减,仅足以发放在职和退休职工的工资。面对危机,他们深入了解市场,发现居民在衣着消费中,自己买面料加工的约占1/7的份额,而整条解放路上从事服装业的几乎全卖成衣,没有一家专营面料。于是果断撤出百货,全部改营面料,并挤出二楼非营业用地引进10多户精于制衣的摊位,形成面料、设计、裁剪、缝纫一条龙服务,闻讯者纷至沓来,企业恢复生机,最多时日营业额可达2万多元,获得了较好的收益。看来黄金地段并非黄金唾手可得。如果不在经营商品特色上下功夫,难免会陷入“守着金矿喝粥”的窘境。 次级商业圈一般是区级商业中心,购买水平相对低于市中心,应以经营中档商品为主,兼顾商档和个性化需求,适度满足居民的某些特殊消费,大体形成一区居民休闲集中光顾的相对繁华带。当然并非说个个店是这样同一模式。企业要从区域总布局和综合配套的要求出发,善于钻空子,审视在次级圈的层次上还缺些什么,从商品类别以至品种、牌档、款式等方面抓住薄弱环节,定位补缺。这样既有助于完善次级圈的整体功能,稳定地壮大相对固定的消费群,又利于避实就虚,强化本企业的竞争地位。 边缘商业圈为新建居民小区相对集中地。人们对商业的要求,首先是能方便地买到日常必需品,不必经常劳师远征。基于这一特点,边区商业应以供应日常生活必需品、满足“开门七件事”等一般消费为主,经营形式上多搞些超市、仓储式,以降低销售成本,便利居民自行选购。这方面的商品类别也很多,如果大家都搞“包罗万象”,既难办到,也不会有好效果,仍然要有适当分工,各有侧重,减少雷同。即使某些商品难免交叉,也要尽可能在“小异”上做文章。红花绿叶,互相配合,才会形成市面,彼此促进,相得益彰。考虑到家电、时装等及高档名牌商品,选择性较大,人们一般喜欢“货比三家”,而边区商业规模相对较小,不宜涉猎,否则难免遭到冷遇。杭州城郊结合部有家商店经营家电,虽说是一个专业,但家电里花头很多,冰箱、彩电、风扇、洗衣机、电话机等无不罗列,8间门面又成了“小而全”的高级杂货摊,每种商品只能供应一、二个品牌,居民无从比较选择,因此问津者寥寥,只得转业。可见商品结构安排因地制宜是十分重要的。 二、提高员工素质,改善服务质量,从单纯买卖行为向强化服务功能转变 外国一位营销专家指出,企业竞争的关键,不在企业能推出什么商品,而在于能为其商品提供多少附加值。附加值的内涵,对商业而言,就是广义的服务因素。在买方市场基本形成的条件下,服务手段将日益成为决定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服务应是企业的永恒主题。但目前一些企业的服务意识还存在片面性。对售后服务比较重视,尽管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总算摆上了议事日程,而对售前售中服务则往往忽略,要给予特别关注。 群众的购买欲望,除日常消费必需品外,大都有相当可塑性。具体表现在:①对某些东西有潜在要求,平时未萌发,见到商品的具体宣传后才动心,潜念转化为购买行为。②想买某些东西,但不知何处有售,主意未定,谁抢先引导得法,就能争得这笔生意。③买时想比较一番,不知哪家有中意的。如果主动给予帮助,投其所好,将有利于客流的涌入。售前服务就是要把握消费的可塑性,引导群众跨进你的供应圈。为此要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比如,在商场大堂或柜侧设商品宣传栏或电子屏幕,具体宣传人们不大熟悉的特定商品、新产品、新品种等的内涵、功能、适应对象等;搞先试后买、先尝后买、现场操作表演,让人们“眼见为实”,买个放心;设专人或请行家坐堂咨询,解答购物疑问;办顾客讲座,请权威方面解说如何鉴定质量、识别真伪等知识;柜组陈列真伪优劣品对比样品;设导购台导购员,讲企业商品布局,指引客人顺利地进入相应柜组。这些工作做到家了,不少随机转游者很可能转为即期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