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考察和分析了当代世界格局框架的复合性特征,认为从60年代以来日本、西欧经济实力的崛起和广大第三世界人民的觉醒,特别是中国独立地参与国际政治生活的推动作用,冲击了雅尔塔体制构建的单一模式,已经使世界格局趋向复合化:因而不仅酿出了中、美、苏之间的三角格局,而且出现了美、苏(俄)、中、日、欧之间的实力角逐格局;不仅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垄断格局,更重要的是筑成了三个世界的基本格局。 作者认为,当代世界的复合格局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而雅尔塔体制却始终打着人为构置的印记,所以它的解体只是时间问题。在世界格局日益多极化、复合化的态势下,不论以资本主义消灭社会主义,还是以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当前都是不可能的;只有坚持和平共处的原则,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的实现,才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明智之举。 当代世界格局多极化复合性结构进一步成长和成熟,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目前,国际形势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旧的格局已被打破,新的格局尚在酝酿形成之中。值得重视的是,当代世界格局已由两极转化为多极,由单层次转化为多层次,形成了立体交叉的局面,并呈现出复合性。这种具有复合性特征的世界格局框架,对于90年代末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国际关系,必将产生根本和深远的影响,成为我们正确认识未来国际社会发展趋势的基本依据。因此,有必要对当代世界格局的复合性加以考察和分析。 当代世界格局的复合性表现形式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国际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科技和空间等许多领域,事实上都出现了与军事两极相互交叉的多极格局,从而充分展示了当代世界格局的复合性。 过去有一种流行的看法,认为雅尔塔体制是最基本的世界政治格局,其特征就是以美国和前苏联为盟主的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长期对峙。随着雅尔塔体制的瓦解,这一格局已经解体,而新的格局还没有确定。这种看法仅仅说明了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世界格局的一个层面。因为雅尔塔体制的形成,是基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大家庭”采取的遏制政策,随后又发展成为两大集团之间长期“冷战”的态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直至60年代初,由于美国和前苏联之间“冷战”政策的实施,确实是支配了当时条件下的世界基本格局。但是60年代末以来,随着日本、西欧经济势力的崛起和广大第三世界人民的觉醒,特别是在中国独立自主地参与国际政治生活以后,世界格局不仅突破了原来的单一模式,而且逐步趋向复合化。 表现之一,在国际关系方面,出现了美国、前苏联、中国之间的政治大三角格局。这种格局,大体上酝酿于50年代末期,进入70年代以后初具规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随着雅尔塔体制的构筑,美国和前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互相虎视,以两家为主体的两极格局统治了整个世界。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上升,国际影响逐步扩大,尤其是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的恢复,使中国作为第三世界中最大的国家开始发挥出强有力的作用,并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之间形成了比较明朗的国际关系三角格局。现在,虽然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已经消失,但由此而形成的战略态势并没有完全改变。因此,这个战略三角关系仍将起着它的独特作用。时至今日,整个国际关系中的战略变更,无论是国际性的,还是地区性的,在某种程度上还受着这个格局的制约。从地缘关系上考察,美国处在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控制着美洲,影响着欧洲;前苏联的国际地位的继承者俄罗斯联邦仍然雄居在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又在奉行着自己的一套“大国外交战略”;中国则自立于东亚地区,积极推动建立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新秩序。这种态势,基本上决定了它们各自的对外政策走向,其中任何一国的战略变更,都会对其它两国产生影响,并使之不得不调整它们的政策,尤其是外交政策。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不谋求与其它大国争夺战略利益。但是,由于中国所处的特殊位置和表现出来的巨大发展潜力,无疑会对美国和俄罗斯两国构造战略格局的行为产生影响。在当今的世界上,只有美国、中国、俄罗斯这三大国,才有资格和力量影响整个国际战略走向。无论是西欧,还是日本,或者其它国家和地区,尚无条件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建立能够决定整个国际关系走向的战略格局。 表现之二,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推出美国、前苏联──俄罗斯、中国、日本和西欧各国相互角逐的五极格局。这一格局,是国际政治斗争长期发展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以后的国际局势,不仅刺激了美国和前苏联军事力量的膨胀,还使它们获得了政治上的某种垄断地位。美国和前苏联主宰世界政治生活长达20年之久,其它国家或依附于美国,或依附于前苏联,形成了两个对立的世界性政治集团。在50-70年代。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而美国和前苏联由于不断的军事竞赛和对外扩张,经济基础大为削弱,政治影响急剧下降,使得由两霸控制的国际政治格局逐渐被打破。在这期间,作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创伤最重的西欧和日本的经济恢复工作已经完成,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了飞速进步,不但超过了前苏联的发展水平,而且取得了能与美国相抗衡的相对实力。这样,西欧、日本开始争夺在政治上的自主权,对美国的政治控制表现出了强烈不满,并以实际行动来冲破其束缚。比如,日本和西欧大部分国家都先于美国与中国建交;法国提出了“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公开号召西欧国家反对美国;对于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导向,日本人也开始敢于说出“不”字。与此同时,由于前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60年代初期与中国关系破裂,客观上使中国加快了在政治上完全独立的步伐,并且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政治的一角,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真正独立的发言权。在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联邦继承了它的国际地位,但其影响却大不如前。在这种情况下,从综合实力看,出现了以一超四强为特点的五极格局。尽管这种多极化的世界战略格局还在发展中,尽管其间还存在着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但就其趋势而言,这个变化只能使局面更加平衡。因为当前的国际形势,还不具备打破这种平衡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