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自杀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2年全球约有80.4万人死于自杀,有自杀意图或自杀未遂经历的人数分别为6000万和2000万(WHO,2014)。在一些国家,青年人的自杀率逐渐增长,这一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WHO,2014)。在美国,自杀是大学生群体中排名第二的非正常死因(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2014)。1990-2004年的调查显示,美国大学生的自杀率为6.5/10万,约是同龄的一般人群自杀率(12.6/10万)的1/2(Friedman,2009)。在我国,自杀是15到34岁人群非正常死亡的首要原因,约占该年龄段死亡率的20%(Phillips,Li,& Zhang,2002)。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大学生自杀率为1.3/10万,低于全国20-24岁人口的自杀率(3.8/10万)(Wang,Chan,& Yip,2014)。而2016年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13.2%的大学生存在自杀意念,3.4%的大学生具有自杀未遂经历(Gao et al.,2018)。大学生在同龄人中学历最高,是社会发展的未来中坚。大学生自杀不仅给社会、学校造成严重的损失,也为家人和同伴带来深远的精神痛苦和心理创伤。探究大学生自杀的心理机制,揭示影响大学生自杀风险的关键因素及作用机制,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极其重要。 自杀的人际关系理论(interpersonal theory of suicide,IPTS)是近10年来非常有影响力的自杀理论(Joiner,2005;Van Orden et al.,2010)。该理论认为,个体只有在同时具备自杀愿望和自杀能力时才会实施自杀行为。自杀愿望源于两种人际心理状态,即归属感受挫(thwarted belongingness)和自我累赘感知(perceived burdensomeness)。归属感受挫是个体的归属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痛苦的心理状态。自我累赘感知是个体的一种错觉,即认为自己的存在是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或社会的负担以及由此生成的自我怨恨。研究表明,患抑郁症等精神障碍、重大或慢性疾病、性-生理-情感受虐、失业、家庭矛盾、战场经历等自杀行为风险因素,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个体的归属感受挫或自我累赘感知,进而使其产生自杀的愿望(Czyz,Berona,& King,2015;Kleiman,Liu,& Riskind,2014)。但自杀愿望不直接引发自杀行为,自杀行为的发生需要个体同时具备自杀的能力,并克服自杀所带来的痛苦及对死亡的恐惧。IPTS认为,通过不断经历各种痛苦或恐惧的人生经历或事件,个体可以后天习得自杀能力(包括对死亡恐惧的降低和躯体痛苦忍受性的提高)。当对死亡的恐惧降低到一定程度,并能够忍受因死亡行为而带来的生理痛苦时,自杀愿望就有可能转化成为实际的自杀行动。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希望作为预防自杀的保护性因素受到更多的关注(Grewal & Porter,2007;Stewart,Eaddy,Horton,Hughes,& Kennard,2015)。希望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或特质,源于个体对自己及其未来的积极信念和预期(Menninger,1959)。高希望者具有达成目标的自我效能和动机,能够围绕目标建立当前和未来思维的关联,生成促进目标实现的各种方法或途径(Snyder,2002)。研究表明,高希望与个体的身心健康呈正相关(Snyder et al.,1991),与归属感受挫和自我累赘感知等负性人际心理状态呈负相关(O'Keefe & Wingate,2013)。一项对非裔美国青少年的研究表明,希望可以缓和归属感受挫、自我累赘感知与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Hollingsworth,Wingate,Tucker,O'Keefe,& Cole,2016)。但人们在另一项研究中发现,老年人的希望水平在归属感受挫和自杀观念之间无显著的调节作用(Cheavens,Cukrowicz,Hansen,& Mitchell,2016)。以上两项研究样本量均较小(N=109/N=91),且研究对象不同,其研究结果不能直接应用于我国大学生群体。目前,针对我国大学生的相关研究较少。探究我国大学生的希望水平在人际心理状态及自杀行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了解大学生自杀行为的产生机制,促进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预防和干预。 综上,本研究以IPTS为依据,探究我国大学生的希望水平对人际心理状态和自杀行为的关系的作用。本研究将通过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检验IPTS在我国大学生群体自杀行为中的适用性,考察希望在归属感受挫、自我累赘感知和大学生自杀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以期改善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预防和干预实践。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来自上海市某高校的大学生,所有学生于开学后两个月内完成网络问卷。调查共收集问卷7175份,清理作答存在不一致的问卷后共保留有效问卷6783份,有效回收率为94.5%。其中,男生2423人(35.7%),女生4360人(64.3%);本科生3166人(46.7%),平均年龄19.28±0.76岁,硕士生3058人(45.1%),平均年龄23.77±1.30岁,博士生559人(8.2%),平均年龄27.54±3.3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