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如何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被提上议事日程。作为衡量创新创业教育质量重要方法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也开始得到学界的关注。 在理论建设层面,国外的评价研究已形成了一些前期探索。伦德斯特罗姆(Lundstrm,A.)、查尼(Charney,A.H.)等学者及欧盟等组织基于评价的规划、监测和影响力评估等目标,先后进行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宏观政策评价和发展现状评价、高等学校创业教育项目的过程评价和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评价。[1]威斯珀(Vesper,K.H.)和格特纳(Gartner,W.B.)通过对全球范围内商学院专家的访谈调研,提出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七因素评价法”,包括高等学校提供的创业类课程情况、教师出版创业类教材或专著情况、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校友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情况、校友选择自主创业情况、校友创业项目的创新情况、高等学校学者的创业类外延拓展活动。[2]也有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出发,提出了创业教育/课程评价的不同范式,主要包括过程要素评价(process factors evaluation)和影响评价(impact evaluation)两种范式。[3]过程评价主要包括对创业课程的开设数量、创新创业环境(创业平台、创业氛围)、创新创业教育投入(教师数与创业导师数、受益学生数、经费投入与学生活动等)、创新创业教材开发数量等进行的评价。[4]过程评价同时也包括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的满意程度评价。[5]影响评价是从其给受教育者带来的变化进行检验,这种变化既有认知变化,也有情绪情感变化和行为变化。评价可以从创新创业教育给受教育者带来的较为直接的、显性的变化进行检验。[6]比如,可以考察创业教育引起学生的创业认知、创业情绪情感、创业知识能力和创业行为等方面的变化,也可以考察创业教育直接带动创业实践的成效。变化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国内一些学者在研究中也主要遵循过程评价和影响评价的范式进行,[7]有的学者将CIPP教育评价模型引入创业教育能力评价研究,从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结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四个方面构建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效果评价指标体系。[8] 在实践操作层面,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更多依据比较直观化的创业率、竞赛得奖数、教育投入指标等进行。目前,政府、高等学校及第三方机构都开展了创业率评价,将创业率作为衡量创新创业水平和效果的重要方面。[9]然而,无论是政府部门或第三方部门出具的创业率评价,还是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以及各类创新创业典型高校评选,评价的都仅仅是少数人的创业教育活动,而对于“将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分层分类发展”的目标现实意义有限,也尚未真正发挥评价机制的整体作用。可以说,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研究整体上相对薄弱,评价的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也有待加强。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项目的普遍开展,建立创新创业评价理论模型、制定科学合理的整体性评价体系、规范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评价实践,既能为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提供依据,也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校、教师和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本研究试图运用扎根理论方法(grounded theory),立足于中国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实践,扎根于广泛社会相关人群的调查访谈,通过严格规范的编码技术,获得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系列核心概念与范畴,并以此为基础建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结构模型。期望该结构模型可适应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理论需求,也可作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实践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访谈样本 研究采用理论抽样法来选取访谈样本,在遵循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经验和体现典型性与代表性,尽可能覆盖多个地域、多个社会部门、多个相关人群,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样本资料充足、提高研究的信效度的三个原则下,选取访谈样本共54人,分别取自浙江、广东、广西、湖北、吉林、黑龙江等六地的政府、高等学校、企业中的相关人员。其中政府的创新创业相关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11人、高等学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师生27人、企业管理者和创业者16人。 (二)研究方法与操作程序 研究依据质性研究的数据搜集及分析的方法和准则来进行,在对资料采取逐级编码与深入分析中形成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结构框架。 根据扎根理论,理论需要从资料中提升,一定要追溯到其产生的原始资料,要有经验事实作为依据。具体资料收集方法采用半结构访谈、焦点小组访谈、小型座谈会等。访谈主要围绕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如何评价的问题展开,并根据受访者的回答进一步探索评价什么、如何评价、当前评价存在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等等。 对访谈资料逐级进行开放性编码(open coding)、主轴性编码(axial coding)、选择性编码(selective coding)三级编码。具体操作程序为:首先,研究者仔细阅读资料,对每段话、每一个句子进行识别、命名,使原始资料概念化,并通过不断比较形成具体概念和范畴,对资料进行逐级登录;其次,将不同概念或范畴进行分类、比较,提炼出主概念或范畴;再次,分析不同主概念或范畴之间的关系,确定核心概念或范畴类,并且有选择地将其他概念或范畴与之建立联系;最后,进行理论模型的阐释。 研究采用ATLAS.ti7.5.16质性分析软件进行访谈资料的编码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