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19)04-0001-07 一、历史回顾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他于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1809-1833年间,赫尔巴特继续康德的哲学讲座讲授教育学,出版《教育学讲授纲要》,并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①,这被公认为教育学的诞生和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美国逐渐成为世界教育学科的中心,综合性大学在教育学科的发展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1873年,爱荷华大学率先引入教育学教席;1879年,密西根大学设置教育学讲座,标志着美国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的发端;1894年,芝加哥大学校长哈珀聘请杜威主讲教育学,并于1895年正式成立教育系;1898年,哥伦比亚大学与纽约教师培训学院达成协议,成立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打造教师培养培训的专业化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加强教育学科建设,积极参与教师培训,推进教育学术研究的开展,成为20世纪美国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②。 我国教育学科的建立,伴随着教育近代化的过程。民国初期,综合性大学设置教育学科的很少,随着“高师改大”运动,一批高等师范院校纷纷转型为综合性大学,1923年,北京高师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1924年,北京女高师也更名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1931年两校合并为北平师范大学,成为唯一独立设置的师范大学③。从此,综合性大学开始设置教育学科、成立教育学院,承担着引进、传播与创新教育理念和推进与引领教育发展的责任,为中国教育学科的近代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中央大学是高师院校转型为综合性大学的典型,而北京大学是最早设置教育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这两所大学成为中国近代大学教育学科的两大支柱④。1938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师范学院规章》,提出师范院校独立设置或在大学中设置均可,形成了独立师范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师范学院并存的开放性制度⑤。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支持发展师范教育,着手建立独立建制、定向培养的师范教育制度。1951年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了各级师范院校的职能,综合性大学也承担部分工作:“大学和专门学院得设研究部,修业年限为二年以上,招收大学及专门学院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与中国科学院及其研究机构配合,培养高等学校的师资和科学研究人才。”⑥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打破了教育院系的二元格局,综合性大学退出了教师教育培养体系,高等师范院校成为教师培养体系的唯一载体⑦。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教育院系开始重建,综合性大学及理工科院校开始发展教育学科,厦门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⑧率先成立高等教育研究所⑨,许多大学在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了教育学院,如北京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教育学院等。21世纪以来,我国再次形成了综合性大学与师范院校共同发展教育学科的二元格局。 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实现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战略目标。在此背景下,为集中有限的经费和资源发展优势学科,避免学科评估中弱势学科影响学校的综合水平,不少综合性大学对教育学科进行了调整,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广西大学等国内知名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或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受到裁撤⑩,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与讨论。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回顾我国教育学科发展的百年历史,在不同历史时期,综合性大学都为教育学科的发展以及教师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应该何去何从,需要进行理性的思考,明晰其发展定位。 二、发展定位 综合性大学是指学科比较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办学规模大、科研实力强的高等教育机构。综合性大学的发展与教育学科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实践表明,一流综合性大学一般都设有一流的教育学科和教育学院,而一流的教育学科和教育学院大多设在一流的综合性大学之中,其背后隐含的规律性值得研究和揭示。一方面,综合性大学为教育学科发展提供广博的学科基础。综合性大学有着综合性的学科门类布局和学科基础,能够为教育学科学生提供宽广的专业发展空间,有助于教师拓展专业深度与广度,为教育学科科研发展和教学水平提高创造良好条件(11)。另一方面,教育学科为综合性大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观念引领与实践指导。根据笔者在教育管理和研究实践中的观察和体验,这种支撑和引领作用具有三种不同的功能和模式,体现出教育学科在综合性大学中三种不同的定位和发展路径。 (一)教育学科是综合性大学学科结构的重要内涵 教育学科作为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结构的重要内涵和支撑,是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发展的第一种功能定位和发展模式,其形态特征是:第一,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将教育学科作为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和学科建设规划之中,明晰教育学科的发展定位、发展策略及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第二,健全内部学术治理结构。成立教育学院或教育科学研究院,制定教育学科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阶段目标和主要举措,为教育学科发展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第三,开展学科建设实践。依托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学术底蕴和文化积淀,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决策咨询与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建设,提高教育学科建设水平和学术地位,助力综合性大学基本功能和发展目标的实现。第四,构建教育学科评价体系。探索与综合性大学发展目标相适应的、符合教育学科发展规律的成果产出和绩效评价机制与体系,以及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