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自然属性是“知识共同体”。从古希腊的学园到欧洲古典大学,从古老的博洛尼亚大学到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的柏林大学,纵观当今世界的知名学府,虽然“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变化,但“知识”始终是高等教育毋庸置疑的核心纽带,联结起整个共同体。正如克拉克(Clark,B.R.)所说,“知识材料,尤其是高深的知识材料,处于任何高等教育系统的目的和实质的核心”[1]。 中国大学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关键在于它不仅具有“知识共同体”属性,同时也兼具“德育共同体”属性。大学的使命在于立德树人,“德”乃人之“魂”,“立德”是“树人”之基,德育与智育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一体之两翼。“对当代中国而言,大学的属性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员育人、协同育人,事实上构成并不断完善‘德育共同体’。”[2]这种以“共同的道德信仰和价值认同、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明确的目标和指向”[3]为特征的高等学校“德育共同体”的构建完善,直接指向立德树人的实现。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在德育实践中显现出目标一致性、主体交互性、集体协同性的三大特征,事实上已经初步形成高等学校“德育共同体”。[4]与此同时,德育工作的使命要求与人才培养的内生需求之间仍存在缝隙,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命题仍未完全理顺,将德育工作置于知识视野下进行审视,探寻“德育共同体”与“知识共同体”两个维度的耦合演进,可以为中国高等学校探索立德树人提供创新路径。 一、德育起点:立足多元主体的知识结构 德育具有普遍性,但德育的主体是个体的人。我们之所以将高等学校德育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进行探究,一方面是因为其所面向的主体正是引领国家、社会未来走向的重要有生力量,另一方面也是鉴于其在对这一群体实施德育时具有独特优势。相较于家庭、团体、社会、国家等同样对个体具有道德影响力的组织,高等学校中围绕知识传授而形成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育人范式等一系列组织机体和运行机制,确保了高等学校德育具有组织性、知识性、针对性、规范性等特征;而相对于小学、中学等同样实施组织化德育工作的教育层次,高等学校由大量具备相对成熟道德判断力的高知个体构成,老师与学生的传统主客体单向传导模式在高等学校中更易于转化为主体间性互动模式,从而构建起多元主体联结而成的“德育共同体”。 (一)个体认知结构的可塑性是实施德育的客观基础 德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活动,德育目标主要包括培养某种德性素养和造就某种社会角色,本质上是促进个体完成道德上的社会化的过程。[5]这种针对性教育活动必然指向“塑造”,“道德是否可教”问题的争论焦点,即个体道德是否可以通过外力进行塑造。 科尔伯格(Kohlberg,L.)对个体的道德发展问题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他的研究证明,“道德判断的存在表明道德发展具有一个基本的认知结构成分。尽管动机和情感被包含在道德发展之中,但这些动机和情感的发展主要是以思维模式的改变为中介。”[6]可见,从个体来看,道德发展的外显形式是行为的变化,而引发行为改变的动机与情感则源自个体认知结构的改变,这种个体认知层面的内部变化虽然隐晦而复杂,却并非无处着力。回归高等学校的“知识共同体”属性,从微观层面来看,知识的创新与传授功能意味着作为共同体成员的“人”的知识结构的改变与被改变,而知识结构作为认知结构的基础,自然也是应然地与其发生链式反应。人的知识结构的可塑性推导出认知结构的可塑性,而所谓道德塑造,首要也是关键的一点,即个体认知结构的塑造,“道德情境的‘认知’界定直接决定着情境唤起的道德情感”[7],而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直接导向即为道德行为,这也正是为何我们要立足个体知识结构来实施德育。 (二)多元主体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是实施德育的现实条件 教育讲求因材施教,这一点毋庸置疑。大学里的每一个专业都要有相应的培养方案,每一门课程都要有相应的教学大纲,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学生必然会考虑知识点的分布、课程的接续性。然而,作为立德树人关键环节的德育,却似乎较少关注“材质”的差异性,即使有所考虑,也往往习惯于以年龄等表面特征简单划分,而事实上,与德育有效性关联度更大的因素是个体知识结构的差异度。一方面,个体的知识结构会作用于性格结构,培根(Bacon,F.)认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逻辑之学使人善辩。说明了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另一方面,知识结构也会直接影响个体对外界作用力的吸收与反馈,正如我们不会用反腐案例来劝诫幼儿遵纪守法,也不会用“匹诺曹的鼻子”来教育大学生诚实守信。“全部生活,人类的全部观察,证明每个人都从他的经验与他的交际中吸取适合他自己的一切,展现他原有的观念与感情。”[8] 高等学校“德育共同体”中的主体虽然普遍具有高知性特点,但男生群体与女生群体、学生群体与教师群体、本科生群体与研究生群体、工科生群体与文科生群体、年轻教师群体与资深教师群体等群间知识结构的差异仍不可忽视,更遑论个体间细分差异之复杂了。所以,当我们在具体实施德育之前,需立足多元主体知识结构的差异性,解析“材质”特征、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智育要因材施教,德育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