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文从宏观角度,对欧洲均势和世界稳定的关系作了规律性的探讨:欧洲局势演变之主线是,某种均势的建立→均势的破坏→某种新均势的建立,如此循环不已。一旦均势遭破坏,局势就随之而动荡起来,直至某种新均势的建立。作者通过对欧洲历史的回顾与未来的展望,对这一规律作了深刻而有力的论证。 本世纪伊始,巴尔干半岛的隆隆炮声不仅打破了欧洲的宁静,而且还把人类卷进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世界战争。1939年,新的世界大战又在欧洲爆发,使各国人民再次备尝战争的痛苦。到了世纪末,当冷战终于过去,世界渐趋平静时,前南斯拉夫地区连绵不断的炮火又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忧虑:莫非一场新的浩劫将第三次自欧洲引发?综观20世纪世界的历史,真可谓世界未乱,欧先乱;世界已定,欧未定。可见欧洲局势的起伏对世界战争与和平的转换,对世界的安宁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那末,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欧洲局势的种种演变呢?是否可从中找到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呢? 照我看来,欧洲局势演变的一条主线是某种均势的建立→均势的破坏→某种新均势的建立,如此循环不已。当存在着某种均势的时候,欧洲的局势是稳定的,而一当均势遭到了破坏,那末局势也就会随之而动荡起来,直到某种新均势的建立,局势才重新恢复稳定。为了更好地了解即将过去的20世纪,我们确有必要对历史上欧洲均势的演变作一简短的回顾。 一、历史的回顾 在20世纪前,欧洲的均势由欧洲大陆的均势,英国与欧陆的均势以及欧洲与其边缘地区的均势组成,只有在这三种均势都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形成完整的和真正的欧洲均势。 欧陆的均势是整个欧洲均势的核心,自17世纪以来,欧洲大陆上的四个强国:俄、普、奥、法一方面激烈争夺欧陆的霸权,另一方面又努力维持它们之间的某种均势,因而很难形成一霸长期逞威欧陆的局面。 17世纪下半叶,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曾一度威镇欧陆,但到18世纪初西班牙王位继承战时,终因与邻国积怨太多,13年鏖战下来,不仅没有达到吞并西班牙的目的,反而导致国力的衰弱,失去了在欧陆的优势。 19世纪初,拿破仑横扫欧陆,东与帝俄对峙,西北则隔海峡而对英国虎视眈眈,然因树敌过多,最终成为反法同盟的阶下囚,从而结束了法国独霸欧陆的局面。 法兰西第一帝国瓦解后,帝俄挟战胜拿破仑之余威,以其雄厚的军事力量,在一个时期内,雄踞东欧,对普奥等国颐指气使,动辄以刀兵相威胁,然而在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中失利后,国威顿时一落千丈,失去了在欧陆称霸的资格。 取而代之的是称帝不久的拿破仑三世,他乘机巩固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地位,同时又不断对外扩张,试图重振其伯父昔日的雄风,然而好景不长,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被一代枭雄俾斯麦所击败,从而使中欧出现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便促成了欧陆新的均势的形成。 从以上简短的回顾不难看出,由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只有一个大国相对强盛,处于较有利的地位,所以欧陆的均势也更迭迅速,难以持久。 英国地处大不列颠群岛,有英吉利海峡作为其天然屏障,常可偏安一方,对欧陆频繁发生的冲突和战争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势。然而这决不意味着英国对欧陆事态的发展一味无动于衷,相反是一有机会便插手,而且往往在最有利的时候积极进行干预,为自身谋取最大的利益。 拿破仑战争时,英国是七次反法同盟幕后的策划者和积极的参加者,它时而为欧陆的各君主国暗地提供金钱和军火,时而又亲自披挂上阵,派遣大军到欧陆参战,终于达到击败其劲敌——法国的目的。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英国为削弱当时在欧陆称雄的俄国,大力为土耳其撑腰,并转而和法国结盟,一举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在战争结束后,又坐视普鲁士的崛起,并听任法国在普法战争中一败涂地。 英国还把葡萄牙、希腊和比利时看作是它在欧陆的三个支柱,决不允许欧洲大国对它们稍有染指。1808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英国出动大批舰只把葡萄牙王室护送到巴西安身,并派遣大军进入比利牛斯半岛作战,直至把法军逐出该地。希腊自19世纪20年代获得独立之时起便落入英国的势力范围,一直接受英国的“保护”。布鲁塞尔在英国人的眼中不啻是直指伦敦的一把利剑,因而当拿破仑三世意欲吞并比利时的意图暴露时,英国政府便立即作出了强烈的反应,并在普法战争的初期采取极端敌视法国的立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断言,英国在欧洲均势更迭的过程中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欧洲的均势不仅取决于欧陆列强和英国,而且还深受欧洲边缘地区的影响,欧洲大陆与亚洲联成一片,同时又越过地中海与北非发生联系,从马格里布穿过西亚、中亚一直延伸到远东的这一广大地区,随着欧洲列强的不断扩张,先后成为欧洲的边缘地带。欧洲大国在那里的矛盾和冲突日趋激烈,只要分赃稍有不均,便会直接影响到欧洲的均势。 整个19世纪,随着土耳其帝国的瓦解,它在亚洲和非洲的属地自然也就成为欧洲大国争夺的对象。俄英法奥四国力图均分这一老大帝国的遗产,谁都不愿让出自己“应得的份额”。每一次俄土战争都体现了帝俄的野心,同时也招致英法的妬恨和干预,克里米亚战争便是一例。由于西欧大国所持的强硬立场,俄国政府只得放弃1877-1878年俄土战争中所取得的部分胜利果实。在瓜分土耳其帝国的过程中,各大国都尽量“协商行事”,以免损害在各个不同时期所形成的欧洲均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