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16.54 文献标识码:A 一、自我同一性问题的提出 “自我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或“人格同一性”是现在被广泛用于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一个概念,相关的研究在不同的领域也各有侧重。(参见顾海利,2015:49-51)不过这个问题首先是个哲学问题,在哲学领域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也非常热烈。最早明确提出人的同一性问题的是洛克。而当代对此问题的研究也无不回溯到洛克所提出的自我同一性标准,各种研究进路都不能对洛克的观点视而不见。作为一个经验主义者,洛克所面对的是唯理论者笛卡尔的精神实体——灵魂作为自我的主张和传统的灵魂观念。他所提出的自我同一性问题,也正是在反对笛卡尔灵魂自我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笛卡尔将自我等同于一个精神实体,即我的思想。他说,我是一个思想物,一个心灵,一个灵魂。只有当思想时,我才存在。如果完全停止了思想,我就不存在了。“我思想多久,我就存在多久。”(笛卡尔,2004:150)这个自我概念中包含了,我的思想是一直在思想的,无论醒着还是睡着。因为只有在思想着(cogito),我才存在(ergo sum)。所以,这个自我是不间断的持续存在的。笛卡尔说灵魂实体是不死的。他用跟柏拉图类似的方式论证肉体可以分解,而其中的灵魂不会随之消散。 针对笛卡尔的灵魂实体,洛克认为,这样的定义没有任何用处,除了让人怀疑自己没有灵魂,“因为他们看到,自己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不思想的”。(洛克,1959:81)而且,精神实体或灵魂的活动显然总是被打断,例如无梦的睡眠,人在这个期间并不思想。笛卡尔论证灵魂实体不死从而构成自我同一性,洛克认为,即使灵魂是不死的,仍不能构成自我,不是自我同一性的决定性前提。相反,即使灵魂实体改变了,只要自我意识的同一性还在,那就还是一个同一的自我。由此洛克认为,灵魂——诸如笛卡尔所说的非物质的实体——并不能形成人的同一性,也不能使得个体成为个体。他做了这样一个思想实验,即精神传递中的自我同一性。(参见洛克,1959:312)假设精神实体在一个人身体中思想,他的身体虽然经常变化,而精神却使他保持同一性,同一的精神形成他不变的自我;同时,同一个非物质的精神实体可以在不同的身体间传递,就如早已有之的灵魂转世的信念。洛克说,他那时有一个智慧练达、有声望的人声称自己是苏格拉底的灵魂转世。那么这个人和苏格拉底具有同一性吗?当然不具有。这个自认是苏格拉底转世的人,完全意识不到苏格拉底的行动和思想,而自我的同一性是“不能超出意识所及的范围”的。这个人的灵魂即使就是曾鼓动苏格拉底的身体的灵魂,可是他不能意识到苏格拉底的任何行动,所以他和苏格拉底就不是一个人。在洛克看来,一个人的灵魂从鼓动他的身体那一刻起有意识,就如此时才被创造是一样的。 不过,洛克并没有否定灵魂实体的存在,在他这里,灵魂实体还是一个不可缺失的假设。洛克所根据的是这样一种实体观念以及由此而来的灵魂观念:他反对传统的作为本质的实体,而毋宁把实体当作一种支撑诸观念的基层,有了这样的实体,诸观念才结合在一起。物质实体支撑起物质的属性,而精神实体支撑起各种精神属性。灵魂作为精神实体,即非物质实体,就是这样的一种假设。在洛克看来,实体是一个让人难以捉摸的东西,但不得不假设为前提。但是,灵魂实体虽是不可缺失的假设,但对一个人的同一性并不具有决定意义。真正构成同一性的,是意识和记忆将一个人的知觉连缀成一体。自我同一性依赖于对自我的意识,“只有凭借意识,人人才对自己是他所谓自我。……只有意识能使人人成为他所谓‘自我’。”(洛克,1959:310)但是,就如他所驳难笛卡尔意义上的思想的中断造成自我的不连贯那样,他也面对意识经常被“遗忘”等所打断,导致自我的同一性成为难题。断续的自我如何连缀起来?他认为是靠记忆,即对过去的意识。记忆连缀起同一的自我。在这个自我和灵魂实体的关系上,洛克并不认为他们是等同的。那种灵魂出窍或者挪移大法,使得一个人的灵魂进入另外一个人的身体的情况,在洛克看来,都不能影响自我的同一。即使有灵魂实体,只要没有同一的意识,就不是同一的人格或自我。在这个意义上,洛克说,推动一个人的灵魂是在这个人出生后实施推动之时被造的。 在笛卡尔理论体系中,自我同一性在理论上不会成为问题。因为作为纯思的灵魂实体就是自我,这个灵魂实体不但在身体存活期间恒定一致,一直在思想,而且甚至在身体分解之后还持续存在,不会随之死亡。而在洛克这里,虽然他认为身体实体的持续变动不会影响自我同一性,甚至灵魂实体的更替也不造成自我的变更,关键是自我意识保持同一,就有同一的自我。但是由于自我是一种感知所伴随的自我意识,是一种经验自我,所以,如果感知和经验活动中止,则自我意识也随之中止。比如在无梦的睡眠和单纯的遗忘中的情形,再比如在现代医学中植物人被重新唤醒的情况。当感知又活跃起来的时候,自我意识也随之重现。这样,这种中断的自我是否具有同一性就成了问题。 二、帕菲特思想实验 D·帕菲特(Derek Parfit)接过了自我同一性问题,通过一系列思想实验,检验各种自我同一性的标准。他将各种关于自我同一性的观点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还原论的,一种是非还原论的。还原论者将人的个人同一性还原为(1)物理的连续性或(2)心理的连续性。物理准则将自我的同一性看作是在时间中的我的大脑和躯体的物理连续性。(参见帕菲特,2005:296)设想当一个人全部的精神心理和身体形态被电子传输到火星上,而地球上的躯体同时被毁灭,在火星上产生一个一模一样的人。相信物理准则的人会认为,这个新造的人不是那个人。而按照心理准则,他们会被认为是同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