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519 文章编号:1007-4074(2019)05-0001-13 中世纪大学是现代大学发展的源头,也是高等教育研究中一个较受关注的话题。其中,探寻中世纪大学因何产生,不但具有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历史价值,而且具有追问大学“从哪里来”的哲学意义。中世纪大学产生原因是一个复杂论题,前人多从宏观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等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本人也曾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对其展开过探讨[1]。我们认为,相对社会资本的视角,从学术资本的视角对中世纪大学展开分析,或许更能抓住大学产生的根本原因。这主要因为大学是一个蕴含高深知识的机构,脱离学术,大学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在坚信知识为上帝所赐因而免费的中世纪欧洲,知识作为商品是如何获得正当性的?学者行会在知识交易中,如何借鉴其他工商业行会,进而转变为大学组织?在高深知识的内外部交换中,大学秉持何种逻辑来维持生存和发展?对这些问题的追问,不但能够加深对中世纪大学源起的学术认识,而且可以理解大学组织发展的实践逻辑。 一、中世纪大学的原点:知识作为商品的正当性 (一)教会反对知识作为商品 在9世纪的拉丁世界里,社会结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战斗的人(bellatores),如骑士;祈祷的人(oratores),如牧师;劳作的人(laboratores),主要是农民,也包括手工业者。至12世纪,城市里的中产阶级(middle class)开始崛起,包括律师、医生、商人、教授、工匠、教师和学生等。这些新生阶层人员来到城市主要是为了挣钱谋生。城市为人们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工作的机会。大学就是学习和智力争辩的市场,师生间进行着思想贸易[2]。事实上,早在1179年第三次拉特兰宗教会议上,教皇就通过法令宣布了教育免费的原则。法令指出,教会要为每一个主教教堂的教师提供足够圣职,为教士和贫穷学生提供免费教学,并对其他人开放。经教会认可的教师,禁止再收取任何教学费用。无论任何人违反此规定,就会被剥夺圣俸[3]7-8。此规定明确了之前教皇们的一贯思想,亦即,知识是上帝所赐,获得圣职的教师不得收取学费,因此教育是免费的。不难看出,代表中世纪欧洲实际权力组织的基督教教会,从宗教教义出发,是严禁知识作为商品出售的。 (二)世俗学校的出现与生存 12世纪西欧,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众多城市开始出现,并伴随大量市民涌入。“真理不仅是时代的儿女,而且是地理空间的产物。城市是把思想如同货物一样运载的人员周转的转车台,是精神贸易的市场与通衢。”[4]11教宗承认,以主教堂为中心的教会学校无力面对学生的增加和教育水平改善的要求。因此,第三次拉特兰教廷会议还决定,允许具备足够教育训练的人授课并开设私立学校(世俗学校),以区别于由教会资助的公立学校(教会学校)。但是,教廷会议并未解决这些私立学校教师的生存问题。伴随私立学校不断增多,学校世俗化倾向渐成主流。阿贝拉尔(Pierre Abelard)虽然是圣母院的议事司铎,但其基本收入来自学生的酬金和礼品。阿贝拉尔写道,他曾开设了一种营利性的(ad lucrandam pecuniam)学校[5]19-22。因众所周知的爱情悲剧,阿贝拉尔陷入不幸,之后他发现,自己没有能力种地,也羞于行乞,故中断一段时期教学后,他又重新操起教授的行业。“学校就是车间,思想从中就像商品一样生产出来。知识分子拥有的工具,不仅有他的思想,而且有他的工具——图书。就像网是渔夫的工具,铁砧和铁锤是铁匠的工具一样。”[4]56-57 (三)知识作为商品的正当性 法国学者雅克·勒高夫(Jacques LeGoff)认为:“大学学人同商人一样,他的合法性在于他所完成的劳动。大学学人的新颖在我看来归根结底就是脑力劳动的新颖性。”[6]劳动为知识作为商品提供了正当理由。除了劳动之外,社会上任何一个职业的合法性确立,还需要为公共带来福祉,能够为别人提供便利,符合基本的职业伦理,不能以损害他者为前提。商人在经商过程中,除了能够自己获取利益,同时也能够为国家、社会及他人的生活带来便利,而且商人还可在获利中抽取一部分利润用于资助慈善事业。同样,世俗教师在知识交换过程中,除了能够为其谋生做准备,而且也有利于知识的增长和普及,有利于市民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公民社会、城镇国家的公共治理等,而且教师可以为贫穷学生提供免费教育,帮助他们获得职业,提升其社会地位,这本身就是一种慈善事业。这些都符合人们的“共同福祉”。 在中世纪的现实生活中,一旦教师不再是由教会所关心的修士,他就必须自己设法解决生活费用。在城市里,食宿、衣着和装备问题都令人操心,书籍也是异常昂贵。这个问题通常有两个解决办法:或者靠工资,或者靠领地的收益。工资可以有两种形式:可以从自己的学生那里得到酬金,或者从世俗权力机关方面得到报酬。“作为工资收入者的教师,在学生们付给报酬的情况下,他可以是商人;在地方当局或封建王侯给他工资的情况下,他可以是官员;而当他依靠赞助者的捐款生活时,他就是某种类型的仆役……但仍可以确定总的趋势。多数教师倾向依靠学生付给的报酬为生。这一解决办法,对他们来说,有不依赖世俗势力,即不依赖地方当局、封建王侯、教会以及资助者的长处。这样的解决办法对他们来说是很自然的,因为这最能适应城市发展的惯例,他们觉得自己就属于城市。他们出售自己的知识和学说,就像手工工匠出售自己的生产产品。”[4]85-87一定意义上,正因为教师这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为他们带来了较为充分的学术自由和自治。因此,12世纪,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从理论和现实层面找到了合法性依据,以知识为业的教授群体开始在城市中扎根,新兴的世俗学校相继兴起。伴随这些学校的繁荣和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后来的大学组织。 (四)何种知识作为商品 知识作为商品获得正当性,仅仅是知识真正作为商品的第一步。简单的日常知识很难作为商品,宗教控制的信仰知识不允许作为商品,仅仅是为了保存而不进行交换、更新和创造的知识也不可能作为商品。换言之,只有相同时代空间里的高深知识,才可能作为商品;知识拥有者要秉持一种知识至上,不唯唯诺诺,不为权威所压服的毅力和精神,不断创新知识,才可能有人自愿追随。相对中世纪前期,大学产生时期的知识具有以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