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最卓越的政治领袖中,毛泽东属读书杂家,也是读史大家。别的不说,一部武英殿本《二十四史》,三千二百多卷,洋洋四千万言,他通读了一遍,重点史册、篇章,读了三、四遍。在他看来,《二十四史》是一部帝王将相史。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他反感这种修史原则,但作为学者、政治家、军事家,他对这部书的情感却是极其浓厚的。他强调,研究中国历史,“必须扎扎实实把《二十四史》学好。”毛泽东读史,一是兴趣使然,一是为现实计。他强调活读《二十四史》,从历史的后院走到现实的前院,借史喻今,借史明理。 毛泽东读《二十四史》时,做了标点、断句,并留下了大量圈划、批注。其内容,或是对《二十四史》本身的评价,或是对历代人物的褒贬,或是对历史经验教训的借鉴。一部《二十四史》,为毛泽东提供了相当多的养料,他在阅、批这部史书的同时,还不断地把从中获得的大量史料连同自己的读书心得绘声绘色地、寓以哲理地运用到他在不同场合的谈话、演讲、报告以及不同时期的著述中去,这些自然比他对这部史书的批注的内容还要丰富。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代伟人留给后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1995年,武英殿《二十四史》连同毛泽东丰泽园藏书经过整理被接收到中央档案馆。1996年,中国档案出版社将《二十四史》影印出版。笔者工作中读到这些内容时,深为叹服。这些内容中,借史论政部分尤为生动有趣,今择若干介绍给读者。 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这是毛泽东读《史记·高祖本纪》写下的批语。 项羽与刘邦均为秦末农民战争中崛起的农民军将领。项羽率军亡秦,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大封诸侯,封刘邦为汉王。随即二人为争夺皇位逐鹿中原,展开了长达五年的楚汉战争。战争结果刘邦以弱胜强,建立了统一的西汉王朝。关于项羽的败因,司马迁总结几条:(1)放弃关中,心怀楚地;(2)放逐义帝,自为霸王;(3)自恃有攻伐本领,不知师法古人;(4)欲以武力平天下。对于刘邦的取胜,司马迁认为他能够对有功的人给予应得的奖赏,而项羽反对有功的人进行猜忌。刘邦当皇帝后,自己总结成功之道是善用了张良、萧何、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毛泽东在谈到刘项的成败时,倾向于刘邦的自我总结,他说:“汉高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①]后来,他在此基础上又作了更深层次的探讨,认为刘邦所以能够打败项羽,“是因为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②]这些总结中包含着他对刘邦这一历史人物的称道。 毛泽东最为称赞刘邦的就是善用、善纳,他批注的刘邦、项羽,一个政治家,一个非政治家,大抵区别主要在这里。他读《史记》后,在1962年1月30日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大谈刘邦从谏如流的故事:“从前有个项羽,叫西楚霸王,他就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另外一个人叫刘邦,就是汉高祖,他比较能够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有个知识分子叫郦食其,去见刘邦。初一报,说是读书人,孔夫子一派的。回答说,现在军事时期,不见儒生。这个郦食其就发了火,他向管门房的人说,你给我滚进去报告,老子是高阳酒徒,不是儒生。管门房的人进去照样报告了一遍。好,请。请了进去,刘邦正在洗脚,连忙起来欢迎。郦食其因为刘邦不见儒生的事,心中还有火,批评了刘邦一顿。他说,你究竟要不要取天下,你为什么轻视长者!……刘邦一听,向他道歉,立即采纳了郦食其夺取陈留县的意见。此事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我们现在有些第一书记,连封建时代的刘邦都不如,倒有点像项羽。这些同志如果不改,最后要垮台的。不是有一出戏叫《霸王别姬》吗?这些同志如果总是不改,难免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笑声)我为什么要讲得这样历害呢?是想讲得挖苦一点,对一些同志戳得痛一点,让这些同志好好地想一想,最好有两天睡不着觉。他们如果睡得着觉,我就不高兴,因为他们没有被戳痛。”[③]毛泽东并非以史论史,用意是借古喻今,以史论政。 毛泽东谈史,最注重这些成败经验教训的总结,以期为我所用。他读史后曾总结项羽有三误,其中之一就是楚汉订立了鸿沟协定,项羽认真了,解除戒备了,而刘邦却不以为然,不久违反协定东进攻楚。联想到1949年4月,解放战争如火如荼的时候,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划江而治的方案,毛泽东对此发出“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千古绝唱。他古为今用已达到信手拈来的境界。 送陈毅同志阅。《陈湜传》《黄琼传》、《李固传》送刘、周、邓、彭一阅。 黄琼、李固都是东汉人,处士出身,以耿直方正,心系国事,忠言谏君垂史。顺帝时,黄琼获荐入朝为官,却托病不就。李固仰慕黄琼为人,于永建二年写信劝他出来协助朝庭治国安邦。此信一方面批评了当时名士自认为生不逢时的孤傲,一方面就当时名士声名太盛,名不符实,易受人攻讦的缺点对黄琼进行劝诫。愿其力行以为处士正名。黄琼为官后,经常规劝顺帝以及后来的桓帝施行德政。所提批评与建议,多被采纳。与此同时,李固亦多次上书顺帝,劝其谨慎用人,为天下树本。质帝时,被任为宰相。他任职期间,“其黄门宦者一皆斥遣,天下咸望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