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经过战后三十余年的建设,香港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工业化和经济多元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至七十年代,香港进而成为世界性的出口加工、金融、贸易、航运、通讯服务和旅游娱乐中心。而经济领域的成就进而引发了社会政治方面一系列的变革,从华人政治力量的壮大到汉语成为官方用语、从分区民政署的成立到两局非官守议员办事处的开张、从市政局议员的开放选举到廉政公署的严打重惩、从劳工立法到社会福利措施,传统的殖民政治体系与政策都发生了向现代方向的变迁。香港经济与政治联动发展的历史过程说明,一个社会最优先发展的应该是经济;当经济工业化多元化进展到一定程度,再逐步推进政治领域的改革,社会就会在平衡协调中求得整体的进步。 经过战后三十年的发展,香港经济从战争废墟上迅速恢复并成长起来。从六十年代开始,香港便逐渐成为亚太地区纺织、服装、塑胶花、玩具、手电筒等行业的加工制造出口中心。至七十年代,香港进而成为世界性的金融、贸易、航运、通讯服务和旅游娱乐中心。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了社会政治方面的一系列联动,使传统的殖民体系发生了向现代方向的变化。本文拟从经济是社会政治基础这一视角对战后三十年香港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改良作一系统考察,以探讨香港经济起飞和社会政治变迁的轨迹。 一 香港在1842年开埠时只是一个荒凉的渔村,其后在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鼓励下,经过一百年的发展,香港经济逐渐发展兴旺起来,东方自由港城市的雏形已见端倪。但与周边地区和国家相比,香港经济在二战之前也并无明显的超前。而且,它的经济此时主要建立在转口贸易之上,大多数的香港就业人口集中于船运及相关的商贸、服务、仓储、银行和保险行业。 二战中日军占领香港。在此期间,昔日以转口贸易为基石的经济遭到致命打击。与战争相关的制造业虽一度有所发展,但至战争结束也几乎全部残破。战争以及一百年的殖民地历史留给战后香港人的只是一个畸形而又伤痕累累的经济。 战后初期的香港,到处是一片贫穷破落的景象。居民普遍缺衣少穿,缺粮少柴,有60万居民在劫后的城市中游荡觅食,无家可归。[(1)]由战争和世界经济不景气带来的难民潮又使得香港的人口压力激增,1946年时香港有人口1,600,000人,1950年时已达2,360,000人。[(2)]人口压力造成的房屋紧张迫使成千上万的人在荒远的山坡上搭木屋居住,脏乱狭小,飘风漏雨,处境苦不堪言。 战争的阴影不久逐渐淡化。数年之间香港就恢复了原来的转口港地位,1950年的对外贸易额又超过了战前水平。贸易额每年增长30—48%。1951年,全港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44.33亿港元。但其整体经济依然十分脆弱,转口贸易占据了绝对的比重,1951年的转口贸易额占当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的80%以上。而制造工业毫无生气,1950年香港人口达到236万人,可整个香港却只有1,500家小工厂,雇工人数不到8万人。全港生产总值只有15亿港元多一点,平均每人只有750港元左右。[(3)]这些小工厂又主要集中于原材料和初加工行业。1949年向美国出口的价值2.34亿港元的商品中,超过50%的商品是猪鬃、皮革、菜子油、钨、针织品和橡胶鞋。[(4)]香港显然还没有进入到一个工业化社会。它只是世界商品流程中一个生意兴隆的中转货栈而已。香港政府发表的商业指南对此也不无自嘲地写道,香港“似乎对分发财富比对生产财富更感兴趣”。[(5)] 五十年代初,朝鲜战争和西方国家实施的对华禁运使香港经济猝然陷入危机,转口贸易一落千丈。对内地的贸易额竟下跌了三分之二。1951年至1955年,中港贸易在香港出口市场上的位次从第一位下降到第五位。受此打击,与转口贸易相关的航运、银行、保险等行业均告疲软,商家倒闭之事日有所闻,失业人数骤增,社会秩序趋于不稳。香港遇到了它战后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道难关。 面对转口贸易的崩溃局面,香港及时调整经济策略,加速发展本埠工业。港人以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成衣等行业为先驱,充分运用来自上海等内地城市工商移民的资金和技术,增建新厂,扩建老厂,添置机器,积极生产适合欧美及东南亚各国销路的产品。此一调整在五十年代下半期就显示出它的最初成果。新兴工业区在港、九各地纷纷出现,工厂和雇工数急剧增加。工业产品的出口货值也成倍增加。1956年全港工业品出口总值达7.6亿元,与1949年的0.82亿元比较,增加9倍有余。[(6)]1959年香港政府发表对外贸易资料时,已将香港输出货物分别列为“产品输出”(Exports)和“转口输出(Reexports),其产品输出货值为22.82亿元,转口输出为9.96亿元,港产品输出已占全部出口额的70%。[(7)]这些数据表明转口贸易在香港经济中已占居次要地位,对外贸易的主轴是本埠工业产品外销。香港已经迈进了工业城市的门槛。 进入60年代后,香港工业化的趋势更加显著。1966年登记在册的工厂数和雇工数分别达到1万余家和42.4万人,1969年进而分别达到1.4万家和52.9万人。1969年的港产品出口货值是105亿元,与1959年的22.82亿元相比,十年间增加361%。[(8)]整个60年代,香港生产总值的平均年增长率高达13.6%。至60年代末,香港已经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纺织、服装、靴鞋、玩具、塑胶花、手电筒、搪瓷等产品的制造中心。 70年代初,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发达工业国家经济的长期衰退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出口为主导的香港经济在外部冲击下发生巨大波动。工业开工不足,大量产品积压,股票市场大泻,工商企业倒闭相继,香港遇到了它发展过程中又一个难关。 在市场困难面前,香港推行经济多元化方针,对经济结构再次进行重大调整。首先是实行工业产品多元化,以生产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和高增加值的产品来应付欧美各国的市场保护主义。香港工业家在维持原有工业行业继续生产的同时,积极筹资或引进外资开拓家用电器、光学仪器、电动机械、化工及名目繁多的包括电子手表、电子计算机、半导体收音机和收录两用机在内的电子产品等新兴行业。在这些新兴行业的带动下,香港工业生产迅速摆脱困境,走向兴旺。1979年6月,全港工厂超过4万家,雇工87万人。港产品出口货值达559.12亿港元。[(9)]其中有些港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已跃居世界前列,如港产手表在1978年的出口达到4,938.3万只,超过日本而居世界第一位。其次是发展多种经济部门,以经济基础的多元化来增强香港经济抵抗外部市场风险的能力。70年代下半期开始,第三产业中的金融、旅游、地产、批发、零售、海空航运、国际通讯等迅速扩展,并全面走向繁荣。全面繁荣的多元经济为香港带来了巨大的财富。1977—1978年度香港财政收入超过100亿港元大关,达到102.32亿港元,至1980—1981年度更上升到214.28亿港元。[(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