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8月21日,《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邀请北京、上海从事民国史研究的专家学者近30人举行座谈会,就《中华民国史》第2编第5卷出版暨民国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进行座谈。应邀与会的专家学者有金冲及、郑惠、彭明、张同新、刘桂生、丁则勤、王桧林、蔡德金、金再及、邵维正、肖甡、郭雄、陈文桂、吴景平等。《中华民国史》总编李新与第2编第5卷主编杨天石、近代史所副所长耿云志出席了会议。座谈会由《近代史研究》主编曾业英主持。主要议题是:(一)中华民国史第2编第5卷的评估;(二)民国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与会者畅所欲言,对《中华民国史》第2编第5卷在北伐战争及相关历史研究中取得的成就予以高度评价,同时也指出了书中存在的某些不足,并就当前民国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座谈会开得很成功,有助于推动民国史研究的继续深入。现将座谈会发言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中华民国史》第2编第5卷评估 《中华民国史》是从70年代开始编写的大型多卷本专著,自第1编出版后即倍受国内外学术界关注,获得多项奖励。全书计分3编12卷。第2编第5卷题为《北伐战争与北洋军阀的覆灭》,叙述1926年至1928年期间的民国历史,由近代史所杨天石及北京大学牛大勇、北京社会科学院习五一、国防大学徐焰等人协力完成。全书近60万字,于1996年2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从收集资料至定稿成书,共经历了十余个春秋。 座谈会首先由李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发言。他说,编写民国史是一项大工程,前后历时多年,参加人员众多。目前全书进展顺利,多数可于1997年前后交稿,务期于本世纪内完成,为后人留下一部民国时期的信史。他认为,历史著作首先要求真实,以事实为基础。只有先将史实弄清楚,才能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这就是论从史实。为历史做结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些结论在史实搞清后可以做,有些结论则因为种种原因还不易做,但无论如何,弄清史实,展现历史的真相是最重要的。近代史所自范文澜开始,一直保持着严肃认真的好传统,第2编第5卷也是这样做的。他希望与会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该卷书进行实事求是的学术评价与分析。 与会者对本书取得的成就予以高度评价。金冲及(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认为,该书涉及年代为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时期,写作难度很大,但该书在许多方面的研究比前人有新的突破,“它是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内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邵维正(后勤指挥学院教授)认为,该书是“一部反映北伐战争历史的精品,是民国史系列的一本力作”。刘桂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认为,该卷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研究正走向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认为是一个里程碑。关于该书成就的具体表现,与会者着重谈到以下几点: (一)史料详实可靠。彭明(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教授)说:“民国史第1编出版后,曾有人评论为翔实公允清新。我认为以后各卷保持了这个风格而且还有发展。”就翔实而言,第2编第5卷引用了大量第一手文献资料,尤其是档案资料,保证了全书论述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金冲及认为,作者“力求从可靠的事实中得出结论”,因此,在搜集历史资料上用力之勤,体现在书中方方面面。作者不仅引用了当时的报纸、档案、会议记录等原始资料,还发掘了许多前人没有或很少利用的资料,以及国外所藏中国档案资料,并对史料进行了认真的考订,这样,有些前人没有弄清的问题,书中几句话就说清楚了。张同新(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教授)认为,该书对史料的搜寻非常全面,无论中外、远近、新旧,只要是有价值的史料,都尽可能地网罗无遗。对于来自不同阵营的历史记载,作者不以偏概全,不简单地用此弃彼,而是在分析考证的基础上用其当用。邵维正谈到,书中对来源说法不同的材料,经过分析考证而又仍一时难以说清的,则几说并列,表现出学术的认真。肖甡(国防大学教授)认为,该书对外文资料的掌握很见功力,书中直接引用了大量美、英、日等国的档案资料,使书中有关中外关系方面的叙述非常扎实。 (二)立论平实公允。与会者认为,正是在搜寻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第2编第5卷在还原历史真相,评判历史是非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蔡德金(北京师范大学法政所教授)认为,文章千古事,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该书在记述历史时,“以史实为依据,忠于事实,实事求是”,“表现了史学工作者严谨求实负责的治学态度”。比如书中对武汉“分共”的叙述,注意到了它与南京“清党”的差异,即它是从和平“分共”到武力镇压,而非一开始就实行武力镇压。张同新也认为,书中对汪精卫集团“分共”的论述,既写到其与蒋介石“清党”的同,也注意两者之间的异,对汪派“分共”原因及过程都做出了可信的解释。这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事件进行全面、多角度分析的新思路。对当时条件下,不同政治势力对同一事件的态度,或同一政治势力在不同时期的态度,书中都采取了全面与多向的分析。邵维正认为,该书尊重历史,秉笔直书,真正对历史负责,使人信服。如北伐战争后期,中共中央的失误有众多主客观原因,书中作了全面的论述,既指出陈独秀的错误(陈也有过反蒋主张),也如实叙述了共产国际指导的失误,包括国际在华代表之间的分歧与予盾。书中对武汉时期工农运动、南京事件等问题的论述,也体现了同样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