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移民,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基本国策。为此,日本公布了对东北移民的“新体制”和“最高宪典”,提出了“二十年百万户移出计划”的行动纲领。这是日本大陆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侵略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即“移民试点”时期、“武装移民”时期和“国策移民”时期。日本对东北移民侵略的险恶目的,是为了将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改变东北的人口构成,实现永远霸占的野心;镇压东北人民的反抗,使之充作对苏战争的后备力量,起到巩固国防的作用;促进满洲国的产业开放和“文化向上”,确保大和民族向东亚发展的基础;解决日本国内的人口过剩问题,缓和国内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日本帝国主义策划的侵略政策,随着侵略者的灭亡已经彻底破产,日本人把这一结局称作“满蒙开拓团的悲剧”。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移民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国策,是其“大陆”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长达40年的移民侵略活动,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移民试点”时期(1906—1931年);第二个时期是“武装移民”时期(1932—1936年);第三个时期是“国策移民”时期(1937—1945年)。 一 日本的明治政府,面对国内各种混乱和矛盾,选择了一条“将希冀内乱之心转移于外,行兴国之远略”[①]的侵略路线。当时,日本国内各种侵略思想盛极一时。1890年3月,大军阀山县有朋在呈给天皇的奏折中就曾露骨地说:“国家独立自卫之道有二:一曰捍卫主权线,不容他人侵害;二曰防护利益线,不失自己的有利地势。何谓‘主权线’?国家之疆域是也。何谓‘利益线’?即同我主权的安全紧密相关之邻近区域是也。”[②]这里的邻近区域,无疑包含着与日本毗邻的辽阔的中国疆域,而所谓“防护利益线”就是要防护做为日本国防生命线的中国大陆,即把整个中国置于日本的统治之下。 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加紧对中国东北侵略的步伐。其中向中国东北移民,是日本向中国扩张的一项重要措施。1906年,日本设立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和关东都督府时,日本陆军大将儿玉源太郎就曾讲:“战争不可能常胜不败,永久的胜利是与人口的增减有关联的”,让更多的日本人移居东北,“那么这个地区自然而然会成为日本强大势力范围”[③],竭力提倡向“满洲移民”的必要。第一任“满铁”总裁后藤新平在其就职书中说:“经营满蒙的诀窍,在于实现满洲移民集中主义”,“我们在满洲应占有以主制客、以逸待劳的地位。”如此则必须“第一,经营铁路,第二,开发煤矿,第三,移民,第四,畜牧,其中以移民为最”[④];又说“以经营铁路为基础,不出十年,则将有五十万国民移居满洲,俄国虽强,也不敢轻易与我挑起战端。和战缓急的大权,居然掌握于我之手中”[⑤]。1908年6月,后藤新平在向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提出的备忘录中再次鼓吹“满洲移民论”,“进临满洲之我国移民,以今后10年为期至少为50万人,若有可能则应达到100万人以上。……如随年积月累得以移入大量人口,满洲则在事实上成为帝国领土。不仅在以后归还之场合我之利益确定不动,而且或许出现最终不必归还之情况。”日本外务大臣小村寿太郎也在1909年召开的第25届帝国议会上积极鼓吹所谓“移民满韩”,高唱“满洲中心论”。不久,日本在“满铁附属地”安置了铁道预备队退伍兵从事农业。1912年,“关东州”都督福岛安正在大连市金县大魏家屯海岸地带组织了日本向我国东北进行移民侵略的最早试验村——“爱川村”。这次移民共19户,48人。“爱川村”移民是日本国家机关致力于向我国东北进行移民侵略活动的开端,是一次真正的试验移民,因此,被日本统治阶级视为向我国东北移民的“先驱”。 1928年,“满铁”建立了“大连农事株式会社”,在公主岭、熊岳城两地建立所谓“农事试验所”,以此作为基地训练移民骨干,收集各种农业情报,探求继续移民的可能性。1929年,日本政府设立“专管满蒙进取之事务”的拓务省,加强对移民的管理和指导,推行移民侵略政策。1930年至1931年,大连农事株式会社在夹信子、李家屯、赞子河、杨树房、金厂沟、三十里堡、小莲泡、旅顺等8个农区共移入日本移民74户。 在“移民试点”时期,日本对东北的移民数量少,规模小,移民区域也仅限于当时日本直接统治的“满铁附属地域”或“关东州”地区。当时的北满尚属俄国的势力范围,整个东北还处于中国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之下。同时,从日本国情况来看,当时日本统治阶级内部对向我国东北移民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没有统一的移民机构,措施也不完备,尚没有成为一种国策。移民侵略活动暂时还没有排到重要日程上来。 二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为它的移民政策的推行创造了条件,于是在日本国内掀起了对“满洲移民问题再认识”的讨论热潮。日本陆军省、拓务省以及关东军不断制定移民东北的计划。从此,日本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向我国东北大规模移民侵略阶段——武装移民时期。这时,日本移民侵略政策的积极推行者首推石黑忠笃、加藤完治和宗光彦。其中以加藤完治为首的“加藤集团”最为活跃。他们奔走游说于日本政界、军界和学界,极力鼓吹向中国东北移民“成功与否”是决定日本能否成为强大国家的关键,“是解决起因于‘土地饥饿’的日本农村问题的唯一道路”,日本移民到满洲“尽日本农民之本分”,不仅是“堂堂正正之事”,而且是“作为日本人的天职”。1932年,加藤集团向日本拓务省提出所谓《满蒙殖民事业计划书》(称“六千人移民案”),指出:“目前是满蒙殖民千载一遇之绝好机会”,“极早而且尽可能地殖民于彼地,是最重要的事业之一。”该计划书对日本移民的组成、募集、移住地、经营形式等问题作出较详细规定。1932年3月,拓务省在东京召开“满洲移民问题恳谈会”,集中讨论了选定和训练移民、获取移民用地、筹集移民资金、建立移民机关等问题。此后,拓务省又以加藤集团的“六千人移民案”为基础,制订了《满蒙移殖民计划》,向日本内阁会议提出。 与此同时,日本关东军亦在积极策划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他们认为对中国东北实行殖民统治,必须使大量的日本人“真正成为新国家的核心”,进行移民“是绝对不可欠缺的事业”。1932年1月,关东军在奉天召开了“满蒙法制及经济政策咨询会议”。会议宗旨是迅速建立殖民统治和进行经济掠夺,向东北移民亦被作为“满洲建国的根本性课题”。关东军极力赞赏参加会议的加藤集团的移民主张,并作出提供移民用地和住房的许诺。2月,关东军制定了《移民方策案》、《日本移民案要纲》和《屯田制移民案要纲》。这些方案的基本精神是在10年和15年间,分别向中国东北移入武装的“屯田制移民”1万人和“国防移民”10万户,在中国东北获取移民用地1668万町步[⑥]。把屯田兵制移民作为日本人移民的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