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茗饮”到“品茗” ——中国古代关乎“茶”之饮用诸概念演变史考略 林美茂、赵子涵(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文史哲》,2019.3.130~138 “茶”之为饮,在古代中国由来已久。从目前文献记载看,至少从汉代的《僮约》开始就出现相关记载。作为一种饮食文化,茶文化自唐代滥觞,直到清代,出现过各种不同的饮茶概念。从最初的“茗饮”到后来所谓的“品茗”,期间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使用最多的有“茗饮”“啜茶”“品茶”“品茗”四个概念。这四个概念所使用的时代、场合、语境、内涵等并非完全一致。我们从这些概念的发展史可以看出茶文化在不同时代的发展状况,勾勒出一幅古代中国茶之饮用史略。在唐代,茶与茗皆为茶名。虽然当时可能偶尔还存在诸如“槚”“荼”甚至“荈”等之类的称谓,但是,最常用的还是“茶”与“茗”这两个字。与此相关,对于现在所谓的饮茶,唐代则出现了“茗饮”“茶饮”“啜茶”三个单词,其中“茗饮”明显居多。 在中国古代很长一段历史时期,“茗饮”是一个人们常用的名词性概念,与“啜茶”“品茶”同时被使用着。不过,“啜茶”用法并不普遍,特别是在“品茶”概念出现之后,它仅在一些诗文之中偶或出现。而“茗饮”则一直与“品茶”并存着。从其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而言,“茗饮”的存在亦显然早于“啜茶”“品茶”两个概念。然而,也许是因为“茗饮”这个概念的使用语境、范围似乎比“品茶”要小,它虽然也曾一度作为文献小节标题被使用过,但终究无法像“品茶”那样,上升为茶文化的范畴性概念。而当中国茶文化有了自觉的“品茶”追求后,茶之饮用,基本上就从原来的物质性层面,上升到具备精神性意义与审美性追求的层次。 “品茗”一词,自明末以来作为文人们的文学性用语出现,从清代开始,逐渐被广泛使用,成为人们描述喝茶的一种别称,具有很强的文学表现意味,存在于各种小说、诗文、随笔、札记、方志等文献中,基本不属于茶文献使用的概念。需要注意的是,到了清代“品茶”的概念仍然被广泛使用。在茶文化史上,“品茶”既作为一种范畴性概念在明代得以确立,又作为一种名词性概念仅以饮茶的含义在清代被人们使用。而基本上只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品茗”概念,如果一定要把其归属于茶文化领域的话,那么与“品茶”这种具有的范畴性意义相比,它仅仅只是作为名词性概念,到了清代替代了原来的所谓“啜茶”“茗饮”,在文学性较强的文献中逐渐被人们作为饮茶或喝茶的代名词使用而已。而这个概念,只有当其与人们熟悉的拥有范畴性意义的明代确立的“品茶”概念结合起来时,才能充分体会其丰富的审美性内涵。而我们今天则一般都是在相同的意义上使用“品茗”与“品茶”,这种用语习惯可以说肇始于清代,尽管这两个概念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原本有着不尽相同的含义。 总的来说,最早出现的是“茗饮”,到唐代出现了“啜茶”“茶饮”,但是“茗饮”仍然被使用,而到了宋代,“茶饮”的用语已经很少见,偶尔出现的是“饮茶”。“啜茶”虽然在茶文献中不多见,但在文学作品中仍然被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品茶”概念,并诞生了最初以“品茶”命名的茶文献。而到了明代,“品茶”概念被广泛使用,除了茶文献之外,文学性较强的文献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品茶”表述。除此之外,明代还克服了宋代把“品茶”一词用于关于茶叶之优劣品鉴层面的局限,开始将饮茶所需要的各种文化要素纳入其中,从而使“品茶”作为一种茶文化的范畴性概念得以确立。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明代出现的茶之“品真”的审美追求有直接关系。然而,在明末还出现了另一种表述,那就是以“品茗”来表现喝茶,从而促成了“品茗”在清代文学性文献中普遍使用的现象。不过,这种表现,似乎也仅局限于文学性文献,如人物传记、地方志、随笔、札记、游记、诗词中。清代专门的茶文献,则基本不使用“品茗”,而仍然采用“品茶”概念。与此同时,“品茶”除了作为原有的范畴性概念,亦开始与“品茗”一样,主要用来表现饮茶或喝茶的含义,作为名词性概念,它也出现在文学作品之中。可以说,“品茗”只是狭义的“品茶”概念的别称,或者说属于饮茶或喝茶的文学性表现,总体上仅具有茶汤品鉴或者一般所谓的喝茶的意蕴,至于茶叶、茶汤、环境、茶侣等要素则基本不触及。故此,“品茗”只有与广义的“品茶”概念,即追求饮茶综合要素的“品茶”联系起来,才能具有丰富的内涵。这种内涵,可以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茶文化在中国发展到以“品茗”来表现的阶段之后,茶的物质性审美意义中具备了更为丰富的精神性内核与本质,从而鲜明地凸显出在人与茶的关系中人的主体性存在的意味,或者说让茶去成全人的审美性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