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技术的革新和社交平台的发展推动着亚文化的风行流转。肇始于“葛优躺”表情包在微博上的迅速走红,“丧文化”渐入公众视野并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进而演变为2017年年度网络新词。近年来,作为青年亚文化的新样态,“丧文化”凭借文字、图片、视频等载体在网络空间和社交媒体持续展演与发酵,并获得了部分青年人的群体认同和情感共鸣。可以说,网络“丧文化”是当代青年物质焦虑和精神面貌的缩影,折射出转型期中国社会语境下他们的利益诉求与价值取向,值得深刻探讨和反思。 一、从亚文化到后亚文化的范式转向 “丧文化”是近年来出现的青年亚文化现象。通过有限的文献梳理发现,目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丧文化”现象流行原因的社会心理解读(杜骏飞:2017,萧子扬:2017);二是传播学视角的分析(栾轶玫:2018,施思嘉:2018);三是“丧文化”与商业营销的研究(朱莉蓉:2018,刘欣:2018);四是对策研究(程明:2018,蒋建国:2018);五是“丧文化”的风格建构分析(李佳昕:2018,庞雨晨:2018)。不同视角的研究增进了我们对网络“丧文化”现象的理解,但理论研究主要是基于英国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的风格建构分析,系统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认为,当下社会文化语境和媒体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主流文化、商业营销与青年亚文化之间的关系更加纷繁复杂,青年亚文化本身也已发生了“转向”和“偏离”。因此,传统的青年亚文化理论对网络“丧文化”现象已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有必要重新予以审视。 学界对青年亚文化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最早对青年亚文化进行研究的当属美国芝加哥学派。早在20世纪20年代,芝加哥学派就以敏锐的学术眼光,运用“参与式观察”和“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流浪汉、吸毒者、职业舞女、犹太移民等亚文化群体展开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芝加哥学派的领军人物罗伯特·帕克(Robert E.Park)以“社会解组(Social Disorganization)”理论阐释都市亚文化社群产生的深层根源,为青年亚文化研究奠定了早期的理论基础。①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下,“世代模式”受到普遍认可,即认为年龄的差距是导致亚文化出现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学者们也注意到“人群区隔”(种族背景、阶级地位、宗教信仰、自身职业等)对亚文化群体产生的深刻影响。可以说,他们对“越轨”青年群体的持续关注和不懈努力促进了“青年亚文化”概念的形成。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芝加哥学派在剖析边缘群体与主流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时,却忽视了边缘群体的主动反抗及其反抗形式的多元表达”②。 1964年,“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的设立标志着伯明翰学派的形成,开启了青年亚文化研究的第二个阶段。以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托尼·杰斐逊(Tony Jefferson)、迪克·赫伯迪格(Dick Hebdige)为代表的学者,“从更深的政治语境中去探索青年亚文化的符号表意,特别是‘仪式抵抗’所蕴含的政治实践意义”③。他们对“二战”后兴起的各种亚文化现象——无赖青年、朋克、摩登族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考察,并试图将阶级色彩、代际冲突以及性别差异等诸多维度纳入其中,以此来探讨青年亚文化现象背后的深刻意涵,拓宽了亚文化研究的视野和路径。当时,“结构模式”成为解读青年亚文化产生原因的权威模式。20世纪70年代中期,伯明翰学派从符号学理论出发,提出了“风格”(style)这一概念,并将上文提到的阶级、种族和性别等元素融入“风格”之中,以此来探讨青年亚文化群体“仪式抵抗”的潜能。④伯明翰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迪克·赫伯迪格认为,任何亚文化最终都将以意识形态和商品的形式收编到主流文化中,都会失去战斗锋芒而变成折中的东西。⑤毋庸讳言,伯明翰学派对于青年亚文化所做的极富想象力与创新性的研究,为后人深刻理解青年亚文化现象提供了思想启迪和理论观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和消费主义的影响,加之互联网的勃兴,青年亚文化呈现出一系列新的文化症候。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理论和立场也受到了内外部的广泛质疑。1987年,钱伯斯(Chambers)在其著作《大都市图绘:通往现在的可能性》中首次提出了“后亚文化”这一术语。作为“后现代社会”这一概念在亚文化领域的派生,后亚文化意在阐明亚文化群体在日益普泛的文化符号消费时代和复杂多变的新媒体时代所产生的身份混杂现象。⑥后亚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史蒂芬·雷德黑德(Stephen Redhead)认为,后亚文化理论研究需要从社会约束模式中脱离出来,关注个体的人,关注个体的亚文化实践意义。⑦后亚文化理论家们也普遍认为,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研究主要聚焦于年龄和阶级,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其他可变因素,⑧因而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亟需转换观察视角。总体而言,“后亚文化”的相关研究为我们深入剖析后现代社会亚文化群体的行为方式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概念方法。 具体来讲,后亚文化研究范式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第一,与传统亚文化时期不同,后亚文化研究并没有产生和形成如芝加哥学派和伯明翰学派那样旗帜鲜明的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安迪·班尼特(Andy Bennett)、道格拉斯·凯尔纳(Douglas Kellner)、安吉拉·默克罗比(Angela McRobbie)、史蒂芬·雷德黑德等英美学者,他们的理论被称为“后亚文化理论”。他们对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研究进行批判,并积极开拓新视角,呼吁建立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