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4X(2019)04-0138-19 “伊斯兰极端主义”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政治、社会和思想威胁。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潮在中东地区不断扩张,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伊斯兰极端分子攻占麦加禁寺、阿富汗“圣战者”抵抗苏联入侵、伊斯兰极端主义者刺杀埃及总统萨达特等历史事件,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当代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发展。①近些年来,伴随着“基地”组织和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中东的肆虐,伊斯兰极端主义也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伊斯兰极端组织的实践,源于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的指引和推动,因此探究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和防范伊斯兰极端组织和伊斯兰极端分子的活动。 伊斯兰思想界往往将世界分为三个部分,即穆斯林占领的“伊斯兰之地”(Dar al-Islam)、“非穆斯林”占领下的“战争之地”(Dar al-Harb)或“非伊斯兰世界”,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停火之地”(Dar al-sulh)。基于此,伊斯兰极端分子不仅将包括“伊斯兰之地”内部的各种“叛教者”政客、思想人士和宗教权威作为袭击目标,同时也需要处理与“战争之地”以及各类“异教徒国家”在“伊斯兰之地”的人员、机构和利益关系的问题。伊斯兰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都曾在中东地区活动猖獗,给国际社会造成了破坏性影响,同时还深刻地影响到了当今世界其他地区的极端组织。”②具体到战略路径方面,“基地”组织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和以色列,即“犹太复国主义——十字军联盟”,是伊斯兰世界苦难的最大根源,因此美国和西方世界应当是伊斯兰世界的“首要敌人”;与之相反,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则认为,应当优先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等“伊斯兰世界”发动攻击,首要袭击目标包括什叶派、与伊斯兰世界各个政府合作的逊尼派,最后才是美国及其西方盟国的“十字军”和“犹太复国主义”。③那么,同为伊斯兰宗教极端组织,它们缘何在实施暴恐袭击目标方面具有上述差别?这实际上与它们如何认知判定“近敌”与“远敌”之间的关系、确定哪一个是“优先打击目标”密切相关。 当前,学术界对于伊斯兰极端主义的讨论,主要关注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和宗教背景、国际环境、国际社会的反恐策略等。④一些学者从组织演变的角度观察伊斯兰极端主义发展史,往往将“基地”组织作为分析样本,探求伊斯兰极端主义领导人、组织建设和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进程;⑤一些学者从社会学角度入手,着重分析伊斯兰世界内部经济社会变化发展与伊斯兰极端主义演变的关系;也有一些学者从国际环境入手,分析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兴起的外部环境,尤其是“美国因素”和“西方因素”对于伊斯兰极端主义兴起和发展的重大影响。⑥国内学者大多强调伊斯兰极端主义发展的历史背景,强调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动荡的政治局势,西方主导的“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对于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兴起和发展的巨大作用。比如,刘中民教授就提出:“转型中的阿拉伯国家陷入长期动荡,宗教与世俗、民主与民生、改革与稳定等矛盾不断加剧,都构成了有利于恐怖主义发展的肥沃土壤;‘基地’组织的战略调整尤其是意识形态调整以及美国中东反恐战略的日趋功利化,也对中东地区恐怖主义的泛滥有重要影响。”⑦尽管当前学术界针对伊斯兰极端主义进行了深入探讨,但是仍难以回答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不同的伊斯兰极端组织会在组织策略和意识形态上出现巨大差异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基于此,本文拟探讨不同伊斯兰极端主义者的思想差异,进而探讨它们的“战略路径”即“谁为首要敌人”这一变量,透视宗教极端组织的行为逻辑,有利于消除宗教极端主义的思想根源。 一、“近敌”与“远敌”:概念与内涵 对于任何伊斯兰极端组织来说,其首要任务就是要厘清“谁是我们的头号敌人”这一根本问题。对于“头号敌人”的不同认知,决定了伊斯兰极端组织的战略战术和现实实践。以美国及西方世界为“头号敌人”的“基地”组织,其首要目标是在西方世界发动大规模的恐怖袭击;而以伊斯兰世界的“叛教者”为“头号敌人”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则将袭击对象瞄准伊斯兰世界内部的“叛教者”,其首要目标是在伊斯兰世界内部“开疆拓土”。明确伊斯兰极端主义话语体系下不同“敌人”的威胁程度,尤其是分析主张“打击远敌优先”和“打击近敌优先”的伊斯兰极端分子的思想,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伊斯兰极端主义的现实实践。 (一)“近敌”与“远敌”的概念 在伊斯兰极端主义话语体系下,“近敌”一般指的是伊斯兰世界内部被伊斯兰极端主义者视为“叛教者”(takfir)的政府、机构、团体和民众,而“远敌”则一般指的是美国和西方世界以及西方世界在伊斯兰世界的人员、机构和财产。打击“近敌”与“远敌”优先次序的选择,导致了不同伊斯兰极端组织在实践中的战略和目标不同。比如,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强调“优先关注什叶派穆斯林等近敌,认为它们是建立‘哈里发国家’最主要的障碍”,而“基地”组织则强调“哈里发国家”是“一项长期工作,在此之前‘圣战’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穆斯林大众的支持”,因此需要“有限关注西方国家等远敌,认为远敌是导致乌玛世界不复历史辉煌的主要敌人。”⑧主张以攻击“远敌”为优先目标的极端组织,其策略在于向西方世界发动袭击,迫使西方势力撤离伊斯兰世界,为创立真正的“伊斯兰国家”创造有利条件;与之相反,主张以攻击“近敌”优先的伊斯兰极端组织,其策略在于直接向伊斯兰世界的“叛教”政府发动攻击,通过暴力方式推翻“叛教”政府,进而建立以“伊斯兰教法”为基础的“伊斯兰国家”。在“远敌”与“近敌”战略上的差异,导致了不同伊斯兰极端组织在实践中的不同战略路径,甚至彼此之间因此产生竞争和矛盾。正如“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尽管曾经有着较强的组织关联性,但在实践中,两者往往相互攻讦。⑨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影响这些伊斯兰极端组织的极端主义思想人物的主张和言论,探求这些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人物对于伊斯兰极端主义实践的重大影响。 (二)代表人物 主张以“近敌”为优先打击目标的伊斯兰极端主义者,可以以赛义德·库特布(Sayyed Qutb)和阿布·穆罕默德·马克迪西(Abu Muhammad al-Maqdisi)为例。赛义德·库特布(1906-1966)是公认的埃及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人物,其主要代表作是他在埃及狱中完成的著作《路标》(Ma'alimfi al-Ta)。在《路标》一书中,库特布将现代埃及社会类比为“蒙昧主义”(jahiliyyah),号召要通过“圣战”的方式,来建立完全的真主统治。库特布在1966年被处死,当时其著作并没有完成,而且其论述的逻辑性也并非严谨,比如库特布尽管抨击“异教徒”社会和“非穆斯林”社会为“蒙昧社会”,但他同时也倡导“信仰自由”,反对“宗教强迫”,认为“我们必须牢记,不存在宗教强迫。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信仰,选择管理民政事务的法律,没有人会被迫改变信仰和接受伊斯兰教。”⑩不过,库特布对于现实社会的反抗和敌视以及对于“圣战”和暴力的鼓吹,使其成为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的重要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