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各地和各部门都积极贯彻这一政策精神,出台有关政策,加紧推动中国的乡村振兴。然而,我们也同时注意到,一些人对“乡村振兴战略”在理解上有偏差,最典型的就是认为乡村振兴是一个“逆城市化”的过程,这一举措与城市化、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共识”不符。也有人认为,目前从全要素生产率上看,应该主要依靠工业和服务业,而不是农业。换言之,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推动“乡村振兴”。我们认为,这些看法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都没有从历史和全局上整体理解中国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和伟大意义。应该说,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枚重要棋子,但不是唯一的棋子,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是让农民农业农村跟上中国发展的总体步伐,共同完成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一、中国农业农村到了需要高度重视的时刻 一些人认为中国农业农村甚至农民不是很重要,因为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村注定是要被消亡的对象,而农民的最终命运就是变成城市市民。这是符合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即农民越来越少。农业的生产效率尽管也在提升,但无论如何是不能与工业或者服务业相比的,不然就不会有乡镇企业,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农村也确实在凋敝,以至于我们经常讨论农村的留守儿童、留守老师等问题。我们的调研也发现,目前中国大部分农村都见不到40岁以下的青年人,只有春节的时候,这一群体才像候鸟一样飞回自己的家园。我们见多了这样的场景,并且认为这就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农业技术确实在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曾几何时,我们没有化肥,20世纪70年代才建立了自己的化肥工业,之后,加上种子技术的进步,在农业科技上才有所突破。林毅夫曾经测算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于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作用,结果是1978-1984年间中国农村种植业产值增长42.23%,产值增长的46.89%可以归因于生产队转变为家庭经营制的改革[1]。除此之外,应该把农业产量的提升归功于技术进步和农产品价格的调整。农业进步解决了困扰中国多年的粮食问题,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然而,我们的技术并没有随着经济体的壮大而发生“跃升”。我们依然用工业化技术和工业化思维来理解农业甚至“发展”农业,结果就是我们的粮食产量上去了,但质量不敢保证了。我们的土壤变坏了,水质变糟糕了,环境被污染了,大气不如以前了,再加上工业污染,我们的环境日益恶化了,直至今天实际上也没有出现“拐点”。 与其他国家相比,由于资源禀赋结构不同,中国还面临着自己的一些独特问题。比如,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上还没有一个超过5亿人口的国家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使命,从而让自己跨入高收入国家。发达国家阵营中,人口最多的国家就是美国,但其只有3亿多人。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历史较长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13亿多人,印度不足13亿人。这两个国家目前都奔跑在工业化的道路上,无论是从GDP总量看,还是从人均GDP上看,中国目前的发展水平都要快于印度。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2017年中国人均GDP是8827美元,在世界18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74位。这说明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还很长,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国制造的产品已经遍布全球,这些产品很多都是中国农民工生产出来的,中国农民还有没有持续地转移至工业或者服务业上就业的空间?如果没有,这些人要去哪里?怎样谋生?另一个是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如何保障我们自己的粮食安全问题。很多人认为通过国际贸易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在和平时期,这是提高效率的一个选项。中国也正在这么做,比如我国2016年进口8400多万吨大豆,占全球大豆出口量的三分之二。因为如果不进口,自己生产的话,这些数量的大豆就要占有近8亿亩的耕地,中国目前的耕地红线是18亿亩(实际耕地大约20多亿亩),我们拿不出这么多的土地来耕种大豆,因此,进口是有利的,也符合经济学中的贸易理论,即一个国家应该主要生产自己资源禀赋占优势的产品,我们国家人均土地相对少,多进口一些土地密集型产品对我们来说是有利的。然而,我们能不能过度依赖国际贸易体系呢?笔者认为这样做也有很大的风险。事实上,西方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担忧曾长期存在。二战后美国的一位总统就曾担忧中国养活不了5亿人口;1974年在罗马召开的第一次世界粮食会议上,一些专家也认为中国无法养活10亿人口;1995年美国学者布朗在其书籍《谁来养活中国?》中,再度表达了对中国粮食供给的担忧,认为全球的粮食生产可能难以满足中国未来巨大的粮食需求。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人批评中国的制度,比如2001年章家敦提出的“中国威胁论”①。之后“中国崩溃论”等各种评论不绝于耳。即使到现在,国际上对于中国的文化、制度、人口仍然存在很多偏见,尽管我们已经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尽管我们改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国际上仍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太不同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是一个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从当前来看,世界经济体系,包括贸易体系还非常不稳固,一些国家可以任意地破坏已经形成的规则,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依然存在,甚至也不能排除军事竞争乃至战争的风险。很多人觉得这是中国自己的问题,是我们不能融入世界的问题,但事实上,世界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公平与和谐,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之间的竞争和认同仍有漫长的道路要走。总之,在目前的态势下,保障自己的粮食安全,包括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个角度看,农业的基础性作用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实际上,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重视农业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即便是其可能只是一个人口小国,比如日本、韩国一直高度保护自己的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