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550(2019)03-0044-13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反全球化成为诸多研究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以英国“退欧”、特朗普执政为标志,围绕反全球化的争议进一步升级。如果说英国“退欧”还只是一个反全球化个案的话,那么特朗普政府倡导并践行反全球化的影响却具有全球意义。讨论特朗普政府对待全球化的立场不仅关系到对美国未来在全球经济中作用的判断,而且关系到对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的研判。 围绕特朗普政府对待全球化的立场,学术界大致有三种不同的判断:第一,特朗普的反全球化政策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一种看法是,由技术进步与国际分工深化所决定,全球化的发展具有内在的必然性,不存在逆全球化的可能性,反全球化也不可能取得成功。这是中国学术界代表性的看法。另一种看法是,受制于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特朗普的反全球化措施不可能真正取得成效,当然也不可能改变全球化的发展趋势。①第二,由于现有的全球化本身存在弊端,反全球化运动有其客观存在的必然性,未来全球化的发展方向是对现有全球化的改革或修正。正是以新自由主义为基础的全球化自身出现了问题,反全球化或逆全球化才得以兴起。为此需要对现行的全球化及其治理范式进行重塑,构建新型的全球化。这种新型全球化是一种“内嵌的自由主义”全球化,并且由中国来主导。②特朗普政府推动反全球化的实质是逆权力转移,而非逆全球化。换言之,其真正意图是要寻求“再全球化”。③第三,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都属于伪命题,原因是对全球化的概念或内涵存在各种各样的误解。④此外,还有人从特朗普本人的个性和理念出发来解释特朗普政府的反全球化政策导向。 毫无疑问,这些研究对于理解特朗普政府的反全球化政策和探讨全球化的发展方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笔者认为这些研究本身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第一种观点在长期内可能是成立的,但他们无法解释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周期性。全球化的发展历史证明,全球化的领导者调整立场,不管是主动调整还是被动调整,都会改变全球化的进程。第二种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反全球化和再全球化的理论框架,并试图回答全球化的发展方向。但是,它对特朗普政府寻求的新型全球化或“再全球化”的内涵缺少具体描述,其结果是无法判断全球化的具体变化方向和“再全球化”的实施路径。第三种观点在概念层面对全球化进行讨论固然是有价值的,但它没有解释特朗普政府对待全球化的态度转变究竟意味着什么。 如何界定经济全球化对于讨论其发展方向至关重要。在笔者看来,全球化具有双重属性:在生产力层面,全球化表现为商品、服务与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在生产关系层面,全球化又表现为影响和制约这种跨国界流动的规则和秩序。按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只要技术进步与国际分工不陷入停滞或倒退,全球化的基本方向就不会改变。同时,国际秩序与规则又会影响或制约商品、服务与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进程。如果规则与秩序无法适应商品、服务与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全球化就可能陷入停滞或倒退,进而呈现周期性波动。 本文首先承认现有全球化所引发的负面效应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负面效应被民粹主义夸大和扭曲了。而特朗普政府恰恰利用了民粹主义的诉求来推动反全球化运动,一方面为了获得国内民众的支持,另一方面为了继续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阻止新兴大国的崛起。在这种意义上,特朗普政府寻求的是“再全球化”或构建新型全球化。未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都在倡导构建新型全球化,但目标和方向是不同的,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将取决于这两种新型全球化模式的博弈结果。 二、民粹主义与特朗普反全球化的内在必然性 对于反全球化的原因,绝大多数研究都会强调发达国家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均、不同国家之间相对地位改变以及跨国移民等因素。而本文在这里强调的是,这些客观因素被民粹主义者夸大或扭曲,进而被政治家利用,最终形成了反全球化的口实。在这种意义上,特朗普政府倡导反全球化是对美国乃至西方发达国家民粹主义诉求的呼应。 第一,美国国内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分配差距加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美国国会研究服务中心(CRS)2016年提供的研究报告显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主要体现为处于收入顶端群体的收入增速过快。比如,将处在收入顶端20%家庭的收入与处在收入底端20%家庭的收入进行比较,1975年前者是后者的10.3倍,2015年这一比率扩大到16.3倍。尤其是在2000-2015年,这一比率上升的速度明显加快。但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造成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首先是技术进步,其次才是全球化、工会化水平下降以及最低工资水平波动等。⑤多数学者认为,全球化对美国工人工资水平不平等的贡献程度只有10%—20%。⑥全球化负面效应的另一个领域是美国就业岗位的丧失,但经验研究显示,全球化对美国就业岗位的替代效应微乎其微,尽管它对低技能(工资)工人的冲击要远大于对高技能(工资)工人的冲击。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