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的文化意义与媒介地方社会建构 张丕万(西南大学)/《学习与实践》,2018.111~118 媒介地方性包括媒介地方图景以及媒介地方性生产。媒介地方图景一般指的是地方媒介中新闻的本土化问题,包括媒介是否呈现地方特质,呈现怎样的地方图景,媒介中的地方哪些可见,哪些又被遮蔽等问题。全球地方感是理解媒介地方不可或缺的理论视野。媒介技术具有时空压缩的特征,电子、网络数字媒介通过即时性传播技术使地球村成为可能,这一定程度会影响、冲击当地文化认同,而本土媒介有着地方的体温,它又在努力建构地方认同。媒介图景中的地方不能脱离人文地理学的“全球——地方”的关系框架,媒介地理学将进一步深化了人文主义地理学有关“全球与地方”的研究。对于媒介图景中“全球与地方”的关系,学界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媒介会影响地方认同,全球与地方存在紧张对立关系。电子媒介的即时传播造成地域消逝,因媒介压缩时空,人类生活在“地球村”想象与体验中,建构了一种超越地域空间的社会关联,人类再度回到部落化社会。 以空间为切入点思考当代社会文化问题,是如今社会理论的重要维度。社会理论研究历经“空间的转向”,地理学研究出现由空间到地方的文化转向,传播学研究也开始重新检视地方的意义。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和人文地理学的地方感等理论为传播学“地方”研究提供了理论资源。本文以地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建构为中心,围绕地方性与地方感等核心概念,梳理相关经典文献,勾勒媒介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学术图景,希冀实现人文地理与媒介地理的学术对话。本文还旨在通过借鉴人文地理学中地方感理论框架,结合地理学研究的不同视野,尝试建构媒介地方社会建构的理论框架,以此发现新的理论生长点和研究动向,这对地方的媒介建构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线路设计 ——以渝东南为例 黄颖 毛长义(重庆师范大学)/《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5~32 渝东南地区是重庆市唯一集中连片、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因此,渝东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拥有少数民族的独特民族风情,也吸纳融合了巴渝地区的强势文化。两者相互融合,创造出具有独特地域魅力的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有别于传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容和形态来展现本土特征。在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种类丰富,保护完好,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拥有灿烂的民族民俗文化。本文通过旅行商数学模型研究渝东南旅游的最佳路径,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此,特归纳以下几点: 第一,渝东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线路的设计开发仍显不足。目前,该区域各级政府虽然加大力度开发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关注力度仍然不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尚待进一步发掘。本文通过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线路设计,以此引导游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游,从而更多地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渝东南地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扬光大。第二,在渝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线路的设计过程中,应当考虑游客的偏好与需求,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游客需求相结合,优化升级本地旅游业。在保护好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前提下,更多、更深入地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资源,以更充分地满足游客的需求。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渝东南特色旅游线路设计的基础,当地政府应加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力度,发扬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联合社会各界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