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能在这里做交流,我觉得是很高兴的一件事情,因为这种机会很难得。我今天所要讲的题目是“当前世界与中国人文传统”。 讲到中国的人文传统,第一点就要讲到对“人文主义”的理解。“人文主义”这个名词,当然是中国对humanism这个词的中文翻译。除了“人文主义”这个名词以外,有时候我们也听到所谓的“人道主义”“人本主义”。这三个名词在英文中通通被叫做humanism,这三个名词既可以互用,也彼此通用。但是认真考虑起来,这三者的涵义和用法又有一些差别。如果是讲到“人文主义”,多半是侧重个人的自由、尊严和价值;如果是讲到“人道主义”,多半是侧重个人与外在的关系,比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是把个人与所有领域通通包含起来考虑的话,以人为最重要的标准和目标来制定所有的政策、所有的措施,我们会用“人本主义”。所以这三个名词经常可以互用,但是实际上的定义略有不同。Humanism这个名词实际上出现得很晚,在19世纪,德国哲学家Friedrich同时提出这个humanismus,究竟哪个是第一个,到现在也无法考证。基本上说,humanism这个名词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提出来的,它主要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人文思想。因为在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尊严、对人的价值、对人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有一种肯定。这大概就是“人文主义”的基本含义。 “人文主义”这个名词虽然不是中国创造出来的,但是“人文”这个词在中国很早就有了。比如在《易经·贲卦》的彖辞中就讲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从《易经》的解释来看,“人文”就是人的一种装饰、人的一种创造、人的一种外表。用“人文”这两个字来翻译humanism,那是非常恰当的。因此,真正说起来,中国的人文思想,对人的尊重、对人价值的肯定,如果从孔子算起,比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强调人的尊严跟价值早了近两千年。中国的思想,如果用一句话来简括,大概就是人文思想。不管是儒家思想也好,道家思想也好,或者是墨子的思想也好,统统是以人为中心的,强调人的价值,也强调人所能发挥的作用。因此,人文精神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与发展。 我刚刚解释了人文主义和人文思想在中国的发轫,接下来我们用中国的人文传统来探讨一下当前世界所经常谈到的一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们大概经常会听到,就是人权的问题,human rights。讲到human rights,首先要提到人权运动。人权运动是晚近才产生的,尤其是在北美洲跟南美洲。大家都知道在1960年代、1970年代,美国有人权运动,主要就是黑人要争取社会的权利和公平的待遇,开始了这种运动。人权运动就其发展来讲,开始是争取一个individual(个人)的权利,后来逐渐演化到争取一个群体的权利。所以现在在美国讲到人权,不仅是讲个人的权利,同时也讲到整个群体,就是黑人群体的权利和要求。 “人权”的概念其实很早就有了,就人权概念的发展来看,它是有点保护性质的(legal protection)。如果从这方面看,有人就说“人权”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城邦政治或者是罗马的法典,这些都是所谓的法律上最早提到的人权的来源。如果从近代的发展来看,关于人权的概念有几个很重要的文献。第一个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英国的《大宪章》(the Magna Carta),算是一个法律的文献,可以说是第一部从法律层面上对人的权利进行肯定和保障的文献。第二个是美国的《独立宣言》(the United States’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它强调了民有、民治、民享这三方面,在这三个概念之下,人权问题自然也包含其中。第三个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提到的《对人和公民权利的宣言》(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Man and Citizen),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文献,它强调了自由、平等和博爱。再晚近就是1942年美国罗斯福总统提出的四个freedom(自由),第一个是言论和表达的自由,第二个是信仰的自由,第三个是免于匮乏的自由,第四个是免于恐惧的自由,他通过提倡这四大自由来保障人权。再往后,就是1948年联合国在巴黎开会的时候,发布了一个很重要的文献,叫做《世界人权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现在讲到人权,都公认这个联合国的人权宣言是最重要的文献。中国参与了这个人权宣言的起草,代表中国起草的是张彭春。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南开大学,南开大学从前是一所私立大学,它的创办人是张伯苓,张彭春是张伯苓的弟弟,他代表中国参与了这个世界人权宣言的签署。在这个人权宣言里,张彭春介绍了一个名词,就是conscience(良心)。在良心的解释里面,张彭春遵照中国儒家的忠恕之道强调良心,认为一个人没有良心的话,不可能履行忠恕之道,所以良心是忠恕之道的根本,故而特别强调良心在人权宣言里的作用。就近世人权宣言来讲,中国是签字国之一,自然对人权宣言有一定的贡献。以上这些大概就是人权思想的概念和一些重要的文献。当然,人权运动到现在还没有停止,还是一个经常性的运动、一个要求。我们了解了“人权”概念的演变和重要的文献之后,再来看看中国的传统思想和人文思想里面,对人权的概念是不是还有一些其他的补充和贡献。 我们谈及中国关于人权的概念时,都会讲到儒家对人权方面的贡献。讲到儒家,第一个要讲孔子。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humanity),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humanity(仁)与human right(人权)这中间的关系。“仁”这个字大家都知道,两个人才成为“仁”,所以“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个人的话就无所谓有仁或无仁了。从“仁”具体的内容来看,“仁”就是要爱别人,对别人有爱是“仁”的中心思想。在《论语》里,“仁”是中心的概念,是广泛的概念,但有时候它也可以变为一种非常具体的道德的行为和守则。所以“仁”既可以有普遍的应用,也可以有具体的应用,都是强调道德的价值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的弟子有时候会问他:夫子,我们怎样实行仁?在孔子看来,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忠恕之道,这也就是孔子常说的“吾道一以贯之”,他的一以贯之的道就是忠恕之道。所谓“忠恕”,就是“尽己之为忠,推己之为恕”,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忠恕之道。这些听起来都很简单,实行起来也是很容易的。另外,孔子强调很重要的一点是“正名”思想,这是孔子提出的治理社会的重要概念,他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第一个“君”当名词,第二个“君”当动词,就是说作为领袖要有领袖的规范,做一个父亲要像一个父亲,做一个儿子要像一个儿子,这就是在强调“人伦”的关系。其实《论语》这本书是孔子和他学生的对话,不是很有组织、逻辑论证的一种论文的形式,但是孔子的《论语》这本书发挥的作用很大。一般人认为,在世界上有五本书对人类的文明影响最大,第一本是巴比伦的《法典》;第二本是印度的Vedas,《吠陀经》;第三个是回教的Koran,《可兰经》;第四部是基督教的Bible,《圣经》;第五部就是中国的《论语》。一般人认为这五部书对世界的文明最有贡献,最有影响力。《论语》讲“仁”,主张人对人要好,但是为什么要行仁?关于这一点,孔子没有做出解答。所以就整部《论语》来看,这是孔子的一个漏洞,也是他没有完成的问题。因此有人就质疑他,你要行仁,你要对别人好,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你常常会发现你对别人好,别人不一定会对你好。比如你借钱给别人,别人不还,反而告你,或者是你帮了他的忙,他反而不认同。所以就有人怀疑孔子说:我为什么要行仁,行仁并不一定有好报,有的时候反而会有不好的回报。所以这就是孔子学说中留下来的一个问题,没有解答。真正解答这个问题的是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