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9)01-0096-08 学科评估是检验学科建设水平、诊断学科发展问题、衡量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推动学科稳健发展的重要手段,[1]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建设的有力抓手,即发挥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重要功能。自2002年以来,教育部学位中心(以下简称“学位中心”)针对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授予权的单位进行每四年一轮的一级学科评估工作,至今已历时16年完成四轮学科评估。经过四轮指标设计、技术调整以及方法优化等,中国特色学科评估体系已经初具形态。它与注重教学质量评价的英国“教学卓越框架”(Teaching Excellence Framework,TEF)和美国的“专业认证”(Specialized or Programmatic Accreditation)表现出明显不同,也与强调科研成果评价的英国“科研卓越框架”(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REF)和美国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评估展现出较大差异。①当前我国的学科评估主要是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多个维度,以一级学科为基本单位开展综合性评估。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学科评估体系,以更好地服务政府、服务高校、服务社会、服务国际呢?[2]为此,我们将研究视野聚焦于第四轮学科评估,从中寻求中国特色学科评估体系的完善之道。第四轮学科评估主要是在除军事学门类(16个学科)之外的95个一级学科范围内展开。2017年12月28日,“学位中心”正式公布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这股“冲击波”快速地从实践界扩散至学术界,从而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之下掀起一场关于学科评估的讨论热潮。相比于前三轮而言,第四轮学科评估在评估理念、评估指标、评估过程以及评估技术等方面都进行了明显的优化设计,[3]但由于学科评估涉及诸多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从而出现了若干值得深思的问题。是故,我们非常有必要对这些问题及其产生根源进行深入剖析。可以说,这不仅为我们全面审视当前学科评估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而且该问题的解决对推动我国学科建设事业发展、完善中国特色学科评估体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分档呈现”与“排名混战” 与前三轮学科评估相比,第四轮学科评估首次采用“精准计算,分档呈现”的方式,可谓是一大亮点。从正面来看,“分档”是学科评估中一个小小的技术性改进,但其背后折射出的则是评估理念的巨大进步。这种将前70%的学科分为9档(A+、A、A-、B+、B、B-、C+、C、C-)呈现的方式从根本上拒绝了根据得分排名次的传统做法。毕竟,不同学校在学科层面细微的分数差异和排名先后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那不过是人为臆想出来的一种“精致”,抑或是人为制造矛盾的一个“祸端”。从理论上说,“分档呈现”的做法至少有三点好处:第一,淡化学科评估分数和排名,这个政策信号有助于引导高校将注意力从关注具体分数的“短视之举”转移到学科建设的“长远大计”上去,这是在评估导向上的一个重大变化。第二,“分档呈现”既可以区分不同学校学科建设水平,还可以清晰观测其变化情况,从而具有较强的区分度和辨识度,这是对原有学科评估方式的一次“守正创新”。第三,“分档呈现”可以较为直观地满足考生、家长和企业对不同高校教育质量的知情需求,从而为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企业择优选材提供一定的参考。组织社会学中的“目标偏离”理论时刻提醒我们:目标执行过程中预期与结果之间很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形。[4]在这里,“分档呈现”的目标设计也引发了始料未及的“排名混战”的现实结果。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一经公布,参评高校的规划处、学科办以及社会上的第三方评估组织在2018年元旦期间做出各式各样的排行榜,效率之高、反应之速令人惊叹。在此之后,许多高校都开始组织各个层面开展第四轮学科评估讨论会议,通报各个参评学科的全国排名、省内排名,A+学科数量排名、A类学科数量排名、各类学科积分排名,与上一轮评估相比进步学科数量、退步学科数量,如何在下一轮评估中跻身A类行列或者“分档前进”等。值得玩味的是,绝大多数高校采纳与公布的都是对自己处境更为有利的排名,不少参评高校的学科建设似乎都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一时间令人眼花缭乱,但其背后折射出的则是一种毫无明确对象或目标的隐匿交锋,可谓是一种“排名混战”。请问,为什么原本淡化排名的“分档呈现”却在高校引发了一场“排名混战”?这是我们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需要深入反思的问题之一。这场“排名混战”又会引发哪些“多米诺骨牌效应”?这又是我们不得不审慎思考的现实问题。 当前,我们将太多的目光聚焦于A类学科,尤其是含金量十足的A+学科,而对B类、C类学科的关注远远不足,那些未进入前70%行列的学科几乎不在公众视野范围之内。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些学科评估位次基本上构成学校内部资源配置与权力话语的“差序格局”,从而“学科生态”作为一个严肃的话题浮现出来。许多重点院校面对教育部下一轮学科评估的策略很可能是努力保住A类学科、积极转化B类学科、竭力争取A+学科,从而那些C类学科和未进入70%行列的学科很可能面临着“边缘化”甚至“被裁撤”的危险,从而学科“动态调整”机制在高校层面很可能会成为学科“生态失衡”的根源之一。学科生态和学科布局问题很可能就会被人为悬置起来,从而学科评估排名成为校内资源配置的主要依据。不止于此,为在下一轮的学科评估榜单中拥有优异表现,“抢人大战”依旧在所难免。尽管第四轮学科评估试图纾解原来“数帽子”“数成果”等强调数量或规模指标的做法,但高端人才作为稀缺性资源必将成为决定高校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在排名混战中,挖“帽子人才”在短期内是最见成效的策略,这必然需要一笔天价“转会费”。但实际上,人才在绝对数量上并没有增加,我们只是在相对意义上用头衔、荣誉、金钱等外赋性地定义了人才,但由此所造成的经费耗损却是惊人的。也就是说,我们理应通过科研“活跃度”与“贡献度”来评判人才及其发展潜力,绝非各式各样的“帽子”。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来看,人才流动是必要的,但大规模的“挖墙脚”确实是一场触目惊心的内耗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