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民族形式”问题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往往会特别关注“当代”与“文学”这两个层面,而对“中国”内涵的考察却不甚了了。这主要因为人们将“中国”这一国族范畴视为不言自明的限定,有关区域、语言、时期的区分和潜在的民族国家认同,已被既有的学术知识体制和学科分类做了明确的区分,因此不再需要讨论。但这种自明式的处理,事实上是以接受现代知识体制据以分类的诸多理论预设为前提的。不关心当代文学的“中国性”如何确立,不将当代文学之“中国”问题化,实际上也就把当代文学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国家文学这一基本品性自然化了,因此局限于单一民族国家的内部视野来观察问题,既无法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撇清关系,也缺乏足够的历史和理论视野来探讨制约当代文学生成与转变的社会结构及其内在动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探讨当代文学之“中国性”如何确立,既是考察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知识体制如何具体地运作,也是思考文学生产总体性机制的起点。基于这样的问题意识,本文聚焦1940-70年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力图通过对“民族形式”问题的理论探讨,重构当代中国文学的历史图景。 “民族形式”这一范畴提出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中国社会强烈的民族救亡意识与民族主义热情,使得如何建构一种更具统合性,且不同于晚清、五四以及1930年代民国时期的民族国家想象,成为知识界自觉的理论问题。毛泽东1938年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所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①首次明确“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一提法之后,文艺界随即提出“民族形式”问题,并扩散为一场延安、重庆、昆明、桂林、香港等多地知识界参与的大论争。1939-41年间发生的这场论争,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重要一环,和20世纪中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地缘政治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中国左翼知识界建构一种与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国民党的新保守主义文化相竞争的民族话语的开端。正是在“民族形式”论争的过程中,一种兼顾社会主义革命与民族国家主体性的中国现代性方案开始初具轮廓,同时,一种不同于五四新文艺之“现代文学”的“当代文学”②构想也渐次成型。毛泽东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特别是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构想“当代文学”的基本理论依据,并成为此后中国社会主义文学与文化实践的基本规范。尽管“民族形式”问题并未作为《讲话》明确讨论的内容,不过“工农兵文艺”这一范畴的提出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建立在新的政治主体和文化想象基础上的国家构想。“民族形式”问题并未因《讲话》对阶级政治主体的强调而消失,可以说《讲话》正是对普遍意义上的“民族形式”问题的深化和具体化。 因此,本文对“民族形式”这一范畴的理解,并不限于1930-40年代之交的相关争论,而将其视为整个1940-70年代中国政治与文化实践的关键环节。施拉姆在谈到“中国化”这一概念时写道:“如果说这一术语本身寿命并不很长,而且它所表达的内容在1938年之前就已出现了的话,那么,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它就不仅仅是存在下来了,实际上,它的重要性大大增加了”③。作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在文艺领域对应的概念,“民族形式”范畴的历史情形与此相似。关键在于,无论社会主义中国(文学)如何强调其“社会主义”与“国际主义”的一面,这一历史实践却总是以国家作为政治与文化主体单位展开的。“新中国”无论如何“新”,却总是“中国”。“人民”借以掌握政权并展开社会主义实践的赋权单位,与其说是追求一种超国家或消灭了国家的世界革命,不如说从来就没有偏离过“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这一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主体诉求和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可以说,“民族形式”问题所强调的中国性这一面向,始终构成了当代文学实践的核心内容。这意味着文学实践总是与中国性构建密切相关并互相塑造,因此需要同时深入两者的实践过程,并分析其如何互相制约、生成与转换的历史机制。 一、民族主义理论与中国问题 探讨当代文学的“民族形式”建构问题,首先需要从不言自明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中摆脱出来。这既是对研究者置身的历史语境的自觉反思,也是对借以展开探讨的理论资源做一种批判性历史梳理。 (一)民族性问题的“形式的意识形态” 从1930-40年代之交“民族形式”问题提出后,有关“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民族性”等的讨论,就成了1940-70年代当代文学的重要问题,其重要性仅次于“塑造英雄人物”这一核心政治主题。洪子诚这样概括道:“50年代以后的近30年间,中国小说(指大陆部分)的整体趋向,是更加强化小说与政治的关系,同时,小说的大众化、民族化的问题,也总是被放置在首要位置上加以考虑”④。但是,研究界关于1940-70年代当代文学的研究,总是在阶级、人民、政党等政治层面展开,而忽视其与民族性问题的密切关联。迄今尚没有一本研究著作,对当代文学的历史进程与“民族性”建构之间的关系,做出整体性探讨。即便论及相关问题,研究者也大都立足于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内部视野,而较少与其他关注同样问题的学科或领域(例如民族主义理论、文化研究、历史学、政治学等)建立互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