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改,除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外,民办学校将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两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在分类管理的背景下,以合理回报为主要目的的办学模式正在向分类管理下以非营利为主的营利和非营利并举的办学模式转变,非营利性将成为民办高校的重要选择。如何保证非营利民办高校“非营利性”的实现,进行相关的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将成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现实中将有不少民办高校出于各种动机选择非营利性学校办学模式,但我国民办高校的基本办学属性是投资办学,并不是所有选择非营利性学校办学模式的民办高校都不存在“营利”动机,因而加强监管、确保非营利性民办高校“非营利性”十分必要,而确保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实现“非营利性”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制止非公平关联方交易。 一、以“合理回报”为特征的民办高校非公平关联方交易问题 对合理回报的官方界定是让水平高、质量好的出资人得到鼓励,让唯利是图的出资人受到惩戒,但这并不能掩盖实际办学中“办学结余”就是办学利润、“合理回报”就是收益索取权的法律事实。[1]“合理回报”模糊了非营利的概念,在操作中显得既不合理也不合法,[2]因为通常而言,受到法律保护的回报都是“合理”回报;并且由于“合理回报”的提取基数、比例不明晰,监管的不完善导致了实际办学中,民办高校举办人大量营利,这已不再是秘密。[3] 早在2001年就有学者发现,在校生规模超过一万人的民办高校,便可以有50%的结余。[4]这些年随着办学资金的投入和规模的扩张,民办高校的结余越来越多。2017年12月华立大学集团上市,根据其披露的上市资料,该学校每年营收额为5.4亿元,净利润约2.3亿元,毛利率约50%,引起一片哗然,其2015年、2016年及2017年获得的政府补助分别为320万元、120万元及780万元。“合理回报”的模糊规定实际上给了学校举办人变相营利的窗口,让涉足民办高等教育的举办人借此机会大量获利,部分学校沦为营利的机器。 1.以学生规模支撑学校的经费运转。民办学校的学生规模与办学资源密切相关,只有在获得足够办学资源的前提下,进行营利和办学质量提升等问题才成为可能,[5]在短时间内完成规模扩张才能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最有效方式。[6]由于学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学生上缴的学费,充足的生源不仅可以保证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开展,更是可以给举办人带来丰富的利润回报。 2.以市场化运营方式支撑的学校长期发展。步入长期稳定发展轨道的民办高校选择利用市场化的方式运营学校,即“生存下来就开始赚钱”。学校开源节流,严守学校经费来源,控制学校的成本支出,以保证办学收益最大化。最具代表性的做法就是学校后勤的伪社会化、教育教学环节的成本控制以及通过各类非教学环节获得收益。 第一,学校后勤的伪社会化。民办高校中的后勤是继学费外又一主要资金来源,因此,学校后勤一般通过社会化的方式承包给社会以收取费用,更多地却是承包给了举办人近亲属。调研中发现,一些民办高校虽然没有将后勤社会化运营,但执行了所谓“大后勤制”,如将学校基建、管理、日常服务全部纳入后勤范畴,这样一来学校可以通过非公平关联交易将绝大多数资金来源渠道都以“后勤”的名义让举办者控制。 第二,教育教学环节的成本控制。作为民办高校主要支出的教育教学环节,举办者通常会想尽办法在此控制成本。调研发现,和同地区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开学晚、放假早。一些民办高校的寒假时间甚至和同地区公办高校的暑假时间相当,较短的教育教学周期降低了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成本支出。其次,在民办高校中存在压缩课堂学习时间的情况,四年制本科学习中,学校规定学生进行三年课堂学习,一年实习,三年制专科学习中也必须进行一年时间的毕业实践,这也压缩了学生在校的支出。再次,民办高校虽然学费较高,但其教师待遇较同类型公办教师低20%到40%左右,以控制教学成本。 第三,通过各类非教学环节获得收益。学校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然而一些民办高校却热衷于在校园内承接各类社会考试培训活动以获得场地使用费;一些民办高校通过贷款在闲置土地上盖起楼堂馆所,进行营利活动;还有在空地上栽种名贵树木、构筑假山奇石等方式提升土地价值。这些非教学所获收益大多数落入举办者的口袋。 3.围绕收入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为追求合理回报,学校的方方面面都按照利润最大化安排,甚至包括学校的人才培养,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便是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和各个学校积极推动办学层次升格的现状。已有研究表明,民办高校倾向于“特色+热门”的专业设置方式,[7]一方面依托传统办学特色,保证一定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则大量开设热门专业,以保证招生规模和经费来源。 以往研究者认为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科技含量较低,多为文科商贸类专业,[8]然而我们调研发现,目前办学规模较为稳定的民办高校大都选择以理工科为主的办学方向。这是由于相对于文科,理工科的学费较高。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在办学上以理工科为主的民办高校多数都设置了规模不小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这也是出于收取高额学费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