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被誉为印尼华文文坛开荒牛的黄东平在几十年的创作中,能够运用各种文学体裁如小说、诗歌、剧本、散文、杂文甚至寓言和童话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他的作品是二十世纪海外华侨华人的那些可歌可泣、可惊可叹的事迹的历史记录,也是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侧面写照。 黄东平是一位具有历史使命感的印尼当代华文作家。他坚持创作四十余年,辛勤笔耕了三百多万字,体裁多样,有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他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近一个世纪以来印尼华人的奋斗历史和现状,为海外华文文学塑造了崭新的人物形象和艺术典型,在东南亚华人社会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成为东南亚华文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 黄东平在其文学生涯的初始,就萌发了为千百万海外华侨华人写历史的心愿,并为此做了长期的积累和准备。我们可以这样说,他的小说是二十世纪海外华侨华人的那些可歌可泣、可惊可叹的事迹的历史记录,也是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侧面写照。 长篇巨著《侨歌》三部曲(《七洲洋外》、《赤道线上》、《烈日底下》)正是反映了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间的海内外政治、社会和思想大变动的历史图景。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通过细致地审视华侨社会——居住在坷埠中国人大街上的华侨的命运,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形象地再现了彼时彼地华侨社会的风貌,高度概括了广大华侨当时的生活遭遇和悲惨命运。 在第一部《七洲洋外》中,小说回溯了华侨在故乡时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和摧残的情景,揭露了殖民统治当局对华侨的迫害,倾诉了浪迹天涯的游子“无根”的痛苦和刻骨铭心的乡愁。小说在绘写华侨日益觉醒,互相团结,与国内恶霸势力和荷兰殖民者等邪恶势力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的同时,还热情讴歌了华侨与当地劳动人民和睦亲善同舟共济的感人事迹。第二部《赤道线上》,则反映了在经济“不景气”大难的打击下,华侨生活日趋困难,但由此也促使他们不断觉醒。小说生动地描绘了社会不同阶层,各行各业的华侨民众声援斯达干矿区的华工及当地工人与残酷压榨他们的殖民主义者展开斗争,真实地反映了二十年代末殖民统治者与华工、当地工人尖锐的阶级矛盾,深刻地揭示了反殖斗争的必然性,热情赞扬了华工与当地人民同仇敌忾、团结奋进,最终斗败殖民者的壮举。《烈日底下》则描述了三十年代中后期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入侵以及中国人民的奋起抗战,极大地激发了印尼华侨的民族感情。他们纷纷响应祖国号召,勇敢地冲破殖民政府的种种限制和阻挠,用各种形式和方法,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支援祖国的神圣抗战事业。小说中强烈的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意识,赋予了小说深刻的思想性。 这部巨著表现了不同时代变迁对华侨华人社会的影响,以及华人华侨在各个历史时期对群岛之国做出的巨大贡献。从中可以窥见昔日成千上万漂洋过海的中国人在海外生活的艰辛历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侨歌》三部曲虽然描绘的是荷印群岛华侨社会的生活图景,但它却是整整几代华侨、华人的一部苦难史、创业史、奋斗史,又是爱国史和友谊史。 黄东平不仅能用小说出色地描绘出印尼华侨华人社会的几个历史阶段的发展面貌,还能用其他艺术形式表现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四幕话剧《红溪》揭露了十八世纪荷兰殖民者为了牟取暴利,对华侨华人进行残酷的镇压,迫使华人与同样受殖民压榨的当地劳苦人相约起义,最后华侨被杀一万多人,血染红溪,造成了惊震世界的“红溪惨案”。电影文学剧本《老华工》则写了华工们在苦难生活和斗争中逐步觉醒,从个人奋斗走上团结奋斗,从自发斗争到自觉斗争并最终赢得抗争胜利的坎坷历程,再现了中国人在海外团结当地人与殖民者抗争这一重要历史事实,揭示出殖民者对华人和当地人实行“分而治之”政策是注定要失败的。 二 黄东平文学创作的异彩还在于塑造了华侨华人社会形形色色的艺术形象。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几乎囊括了华侨华人社会在内的整个南洋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和各行各业的各色人等,有华商、店员、苦力、矿工、小摊贩、教师、学生、社会青年和侨生,侨生中又有中国化、西化和当地化的人物;同时又有从贵族,回教士直到穷苦村民的各类型当地居民;有从大官员、洋行经理直到监工的殖民者和各种洋人;还有海内外的进步人士和恶霸反动势力以及其他国侨民等等。他出色地塑造了系列反映不同社会时期生活实况的人物形象。如华商人物李熙昌(《侨歌》)、陈子轲(《老头家》)、阿开福(《大家的一天》)、林鼎盛(《华人世界》)等,知识分子徐群、卢健中(《侨歌》)、萧长鸣(《一位教师的遭遇》),劳工大众吴阿贵、张亚枚(《侨歌》)、丘振祥(《海外这一家》)、亚畴伯(《在椰城“甘榜”里》),小职员傅有财(《华人世界》),以及当地人细蒂(《女佣细蒂》)等。在刻画这些人物形象时,作者不仅善于抓住人物的某些突出特点并借此揭示同一群人共同的属性,而且还从特有的南洋生活出发,对自己描写的对象进行艺术概括,着力刻画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既有鲜明性又有一定的典型性。因此这众多身世地位不同,神情秉性迥异的人物都在作者的笔下以其鲜明独特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海外华文文学特别是东南亚华文文学的人物形象画廊里增添了不少新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