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猫城记》的讽刺艺术具有深刻性和预见性,它对“猫国”国民(“猫人”)劣根性的抉发和讽刺,实际上是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影射和抨击。就此而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它不愧为《阿Q 正传》的姊妹篇。数十年来,特别是五十年代以来,《猫城记》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它对百年来中国革命过程中某些缺点(亦即国民劣根性的一个重要侧面)的尖锐而有益的讽刺,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说成“讽刺革命”、“影射革命”;作家本人也在政治压力下做了多次过头检讨。这是不能成立的。现在理应拨开历史的云翳,确立对《猫城记》实事求是的科学评价。 一 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猫城记》写于1932年,连载于当年的《现代》杂志。连载期间,良友图书公司即与现代书局争相出版。小说由现代书局于次年8月出版后,大受欢迎,连印数版。作者自己也相当满意, 在《自序》中,他说:“《猫城记》是个恶梦。……可是写得很不错。”还说:“梦中倘有所见,也许还能写本‘狗城记’。”〔1〕 小说刚一出版,便引起了评论家的关注:上海的王淑明和北京的李长之几乎同时发表了书评。王氏认为小说“是成功的”,它“在独特的风格里,包含着蕴藉的幽默味,给一个将近没落的社会,以极深刻的写照”。它“企图创造一个典型的社会,于神秘的外衣里,包含着现实的核心。”作者将小说与张天翼的《鬼土日记》进行了对比,认为《鬼》讽刺的是“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而《猫》讽刺的是“东方式的半封建国家”,二者都获得了成功。作者还将小说与鲁迅的《阿Q 正传》进行了对比,认为二者都十分注意刻画中国的“国民性”。文章虽然也批评小说“对猫人讽刺过分”,小说后半段“直观的叙述”太多而减少了“幽默味”,但这点美中不足并不能掩盖小说整体的“讽刺的艺术手腕的成功”。如“军人的怯于外战,官僚的贪鄙,学者的无耻”等,都“刻划得非常尽致”,不愧为“现在幽默文学中的白眉”。和王文形成鲜明对照,李长之主要是从写作艺术上批评小说作品,认为《猫城记》“不过是还算有兴味的化装讲演”、“缺少具体故事”,甚至说它“是一篇通俗日报上的社论”,“不是好的文艺”〔2〕。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王淑明的首肯还是李长之的否定,都没有提出《猫城记》有什么政治错误。然而在“左联”内部,却有对这部小说政治倾向的激烈批评。尽管至今尚未发现任何有关的文字记载,但五十年后“左联”成员唐弢先生的一段话却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蛛丝马迹: 这是一部有缺点的作品,我不知道为什么国外忽然这样推崇它?我们都是从三十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它影射革命政党。〔3〕 “从三十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它影射革命政党”,可见这在当时已成左翼作家的“共识”。而所谓“影射”,也就是“攻击”。真是罪莫大焉!难怪1935年底老舍在《我怎样写〈猫城记〉》〔4〕一文中, 便做了这样过头的、言不由衷的全盘自我否定: 据我自己看,是本失败的作品……写到了一半,我就想收兵。 《猫城记》根本应当幽默,因为它是篇讽刺文章;讽刺与幽默……在应用上永远不能严格的分隔开。越是毒辣的讽刺,越当写得活动有趣……我没有这样厉害的手与脑,而又舍去我较有把握的幽默,《猫城记》没法不爬在地上。象只折了翅的鸟。 他还说,“在思想上,我没有积极的主张与建议”,因而把讽刺变成了“说教,越说便越腻得慌”,“没法不叫自己傻瓜了”。他甚至说《猫城记》“一无可取”。 应该指出的是,老舍对《猫城记》的自我否定虽然很“彻底”,但基本上也是限定在艺术处理的范围,并未说有什么“政治错误”。他顶多说自己“没有积极的主张与建议”,这与所谓“影射”或攻击革命政党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没有”的结果,也只不过是把讽刺变成了“说教”,仍然是艺术处理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老舍自我批判的调子骤然升级了。1951年,他这样说: 最糟糕的,是我,因对当时政治的黑暗而失望,写了《猫城记》。在其中,我不仅讽刺了当时的军阀、政客与统治者,也讽刺了前进的人物,说他们只讲空话而不办真事。这是因为我未能参加革命,所以只觉得某些革命者未免偏激空洞,而不明白他们的热诚与理想。我很后悔,我曾写过那样的讽刺,并决定不再重印那本书。〔5〕 1952年,他又说:“甚至写了《猫城记》那样有错误的东西,也拿去发表。”〔6〕1953年,他还说:“《猫城记》因思想有错误, 不再印行”〔7〕。 未必仅仅是老舍上述自我批判的影响,五十年代的新文学史家们几乎众口一词地称《猫城记》是一本“失败了的作品”〔8〕, “有错误的作品”〔9〕,内容“有害的”作品〔10〕。 六十年代的一部合编的内部文学史教材则说它“不分敌我的将反动势力和革命人物给予同样的讽刺和打击”。似乎《猫城记》具有严重的政治错误(或错误倾向)已成定局。在老舍的所有小说作品中,虽有被“一二八”日寇炮火付之一炬的《大明湖》,但因政治倾向而遭封杀者却只有这一部《猫城记》。 《猫城记》的厄运并未到此结束,在祸国殃民的“文化大革命”中,当老舍以愤而自杀向这场历史浩劫发出强烈抗议后,“四人帮”亲自组织、导演了对《猫城记》的火力猛烈的大批判,“媚敌卖国的反动小说”〔11〕的大帽子牢牢扣到了《猫城记》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