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解放区文学中大批出现的女性形象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与解放区独特的政治、制度、历史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政治和制度文化支配下解放区文学观念、审美观念的巨大变移和创作主体的自觉追求密不可分。由于上述因素的决定和渗透,导致解放区文学中大批女性形象的出现,也导致解放区文学的女性形象具有较丰富的政治、历史、文化和审美蕴涵,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对解放区文学中女性形象及其文化与审美价值的分析开掘,会加深我们对解放区文学及其成就的认识,从而丰富和扩大我们对中国新文学中女性形象的整体性审视。 关键词 解放区文学 女性形象 文化及审美价值 意义 1 女性形象在解放区文学的人物画廊中占据重要地位,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它和解放区的特殊环境不无关系,解放区文学所面临的文化整合背景是一种多元情状,大致可以分为政治文化观念、知识分子文化观念和农民文化观念。 从政治文化观念看,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战争改变了一切。八年抗日战争后是三年的解放战争,在特殊的战争环境下,制度文化建设更多地着眼于社会政权变革和体制刷新,政权意识、军事斗争意识和阶级意识是政治文化观念的质点所在。五四时期延续而来的“救亡和启蒙”两大主题不断向“救亡”一侧倾斜,救亡的现实迫切性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两者内在目的的一致性决定完成两大主题的方式从五四时代的理论探讨发展为制度支持下的具体实践。战争这一特殊社会现实也带来人们审美心理的嬗变,在和平时期有着不同审美需要的中国人民此时表现出审美上的共同性即审美心理需要总体上的趋时性。读者审美心理的嬗变通过作家这一创作主体,促进着抗日战争初期文学路向的调整,造成文学观念的巨大倾斜,这也是政治文化对文学创作的要求,它表现为: 1.民族意识的张扬。民族意识的强化既表现为对群体和力的崇尚,也表现为对英雄的渴望。这对解放区文学产生重大影响。 2.文学教化功能的强化。功利主义文学观与现实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也拉近了政治和文学的距离。1942年6月, 毛泽东主席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它成为解放区文艺理论的纲领性文件。毛泽东谈到《讲话》的目的是“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它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1〕将文学创作纳入政治规范的轨道,为解放区文学的发展作了定位。 这样的政治文化观念要求文学更直接、更广泛地反映现实,反映现实中占据数量优势和地位优势的劳动阶层,因此劳动群众成为解放区文学中压倒一切的主人公,这其中包括大量的女性形象。 知识分子即创作主体作家,他们的文化观念和政治文化观念有内在契合性。这契合性来源于在“忧患意识”支配下知识分子对现实的关注,现实是民主根据地反剥削反压迫、解放劳苦大众、追求平等与自由的新环境。现实的对比极大地激发了作家的创作热情。对于那些从国统区或沦陷区来的作家来说,他们经历的新旧环境对比是横向的,沦陷区中处于亡国奴地位的人民和国统区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与解放区人民当家作主人的幸福生活构成对比。对于土生土长的本土作家而言,现实的变化是纵向的:从封建地主政权下的奴隶到新社会的主人。在《白毛女》中这种纵向变化被表述为“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对新环境的自觉认同使作家们满怀极大的热情去描写现实,讴歌现实。被他们关注的现实无疑也包括他们的描写对象:农民的文化概念。 讨论农民的文化观念,我们不应忽视解放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解放区远离现代都市,地处中原和西北腹地,工业落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是主要生产方式,封建色彩远远超过殖民地色彩更为浓厚的城市,保留着封闭农业社会的遗痕。“在某种生产方式之下,社会必须有某种组织,人必须有某种行为。”〔2 〕农民是农业社会的主要社会构成,是封建社会制度下封建统治秩序中的被统治者,也成为封建文化的灌输对象。农民文化一直作为封建文化的寄植体存在,没有形成与地主阶级或士大夫阶层相对应的完整的文化形态,是社会文化的实际游离体,一方面他们受着压迫,另一方面在文化拥有上不断向压迫者靠拢,甚至同化。封建意识是妇女解放的天敌,哪里封建意识最为浓重,哪里女性所承受的苦难也更为深重。马克思谈到:“每一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包括丑的在内)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3 〕解放区女性由于在过去受压迫之深之沉重,引起了政权阶层的极大关注,成为启蒙教育的对象,在“平等、民主”政策的支持下她们学习文化,树立追求自由的思想,走向社会,参与政治生活。相对同阶级的男性而言,她们命运的转换更为明显,成为作家注目和描写的对象。 2 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彩, 本文以人物形象自身的思想性格因素为依托将她们分为过渡型、落后型、先觉型、完美型四个类型进行阐释。在这四个类型中,过渡型女性形象最为普遍,这类女性在新的政治制度下身份、命运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塑造过渡型女性形象的作品中女性解放成为社会解放的参照,反映与歌颂新社会才是创作的真正目的。这类女性形象的塑造大都来自于制度文化的影响,是作家政治功利性追求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