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的时刻,中国正面临着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由官本位下的“文以载道”的文化,到“文以启人”、“文以悦人”的民本文化的转型。散文,作为侧重表现散文家内心体验和情感的文学样式,也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自古以来,中国散文同诗歌一样并列为文学的正宗,它曾有过先秦诸子散文的灿烂,有过唐宋八大家散文的辉煌,有过明清小品的清辉,“五四”白话散文的成功,新中国成立后50~60年代散文的繁荣,80年代以后散文的崛起。散文,不单是散文家思想情感的外化,更是传统的儒、道、释文化的载体。儒家的积极入世,天人合一,兼济天下,忧国忧民;道家的出世无为,达观和谐;佛家的厌世绝尘,摒弃杂念,憧憬未来等思想观念,无疑对人类社会尤其是东方世界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散文,虽然篇幅短小,似乎容量有限,但它在方寸之间,仍可抒兴亡之感;在尺幅之内,亦可掀强业之波。它是散文家的心史和思索的歌,它以健美高尚的情操去反映和表现生活。它的崇高使命是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和对普通人生活的观照,它在建塑高尚的民族心灵和人文性格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借改革开放的洪流和经济文化的转型,在更加宽松的物态和心态环境下,中国世纪之交的散文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呈现着几条蔚为壮观的风景线。 女性散文,绚丽多姿 中国世纪之交的散文有一道鲜艳的风景:女性散文的掘起!这是因为:在传统礼教的影响下,女性受制最重。尤其是崛起的女性散文家大多数都出生在50年代,如苏叶、张抗抗、叶梦、吕锦华、唐敏、王英琦、斯妤、张爱华、舒婷等,她们经过“文革”的风暴、上山下乡等“炼狱”的磨练,独特而又艰难的人生体验使她们积压着诸多的人生话语要倾吐,因而新时期开始,随着极左思潮的解体和个性的弘扬,她们便选择重真诚、重感情的散文,破茧而出,形成一支强大的生力军。到了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运作,商品经济的发达,市民意识的蔓延,报纸副刊的增多,女性散文更得到了大众的青睐。 世纪之交的女性散文,在思想内容上呈现着多姿的色彩,表现为: 一、对情爱的渴求。女性散文中最醉人者莫过于对古今恒久的情爱的倾吐。她们抒写情爱中的酸甜苦辣及其所涵盖的道德伦理意识,表达对婚恋的渴慕,挖掘女性深层的生命之光。唐敏的散文从女性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变异,到生儿育女过程中的躁动不安,到对家庭和谐的渴慕,表达了人类在生存繁衍过程中女性的苦难与伟大,以及女性真诚的自我情感。总之,她们对女性社会角色、生存环境的思考,引发出对女性群体的关注,标志着当代女性的自我意识的苏醒。 二、对独立人格的向往。在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的传统意识的重压下,女性在生活中担任双重角色,即工作中的合格人员,家庭中相夫教子的“保姆”,女性要崛起较之于男性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与劳动。因此,她们唾弃依附观念,要求平等参与社会,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她们在散文中常常喊出:做女人太难太累!表现出追求独立人格的强烈愿望。李融的《失踪的我》因“我”获得征文一等奖而招来一串流言蜚语:“我”被说成是盗窃犯、走私犯,甚至与文化局长、文联主席有染。因为社会可容忍一个平庸的女人,却不能接纳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女人!早在20年代,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就提出了反封建的问题,要求男女在经济及社会参与方面的平等。到了90年代,这一问题似乎尚未解决。看来,反封建还是散文创作中一个长久的命题! 三、对童心母爱的赞美。童心与母爱,是女性散文中永远唱不尽的歌。这是由于女性与生俱来的易感、幻想、细腻、善良的本性使然,她们对儿童、对母亲常怀戚戚之心,有着一种天然的情感纽带。舒婷的《源源本本》、母碧芳的《一个山谷一个太阳》,展示了纯真透明的童心;邢秀玲的《慈母》则倾尽了母爱的无私。因而,在女性散文中,对童心与母爱也就有着更多的赞美,更多的温馨。 四、对往事友谊的追怀。由于女性的纯真,她们更重情感,更重友谊。她们尤其渴念乡情与人情。文清丽的《我家住在黄土高坡》通过写大西北的风土人情极抒了对故土的恋情;江宛柳的《琴声》怀念一个被命运逼上死路的中央乐团的首席小提琴家叶家驹的女儿叶丽娜,流露出对那热情、善良、聪敏、刚烈生命丽质的惋惜。这些歌吟往事与友谊的美好篇章,表现得真真切切,如泣如诉。 由于女性特有的“巫性思维”,敏感、顿悟、直觉、联想等心理功能尤为突出,因而女性散文在艺术上呈现出活泼新颖,灵动多元的探求。 在艺术思维上,她们一般都善于突破线型思维模式,跳跃性极大。也就是说,女性散文家的意识流动如同梦幻一般,突破时空的逻辑限制,超前跃后,难觅因果的联系,造成文字的大跨度,但又让读者觉得不牵强、不生硬,具有更多的随意与灵气! 在艺术结构上,她们广泛吸取西方现代派的艺术手法,呈现出流动性。诸如心理流动的辐射,荒诞不稽的变形与夸张,蒙太奇式的组接与粘合,象征系统的模糊与含蓄……在女性散文中均有大量的涌现。这些突破常规、一反传统的新结构,有利于女性心灵的舒张和个性的弘扬,给读者带来新的审美感受。 在艺术语言上,女性散文极富诗化与情化的特点,语言的张力与弹性极大。这是因为女性散文家多愁善感,极富幻想,她们常常采用比喻、象征、复沓、排比等修辞手段来表情达意,因而使语言凝练贴切,字约义丰,温文婉转,情味深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