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九叶诗派”的作品表现了40年代的个人、民族和时代精神,它以长远丰富的继承性、借鉴性和艺术革命,上承李金发、戴望舒以来的现代诗派的传统,下启80年代初的“朦胧诗派”,并与西方现代诗派呈同步发展的趋势,成为我国新文学及世界文学极其宝贵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 现代文学 九叶诗派 九叶集 中图号 I206.6 “九叶诗派”的诞生 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第1次出版了40年代9位诗人的诗选集《九叶集》,此后,“九叶诗派”(以下简称“九叶”)的名称便在文学界广泛流传。实际上,“九叶诗派”的9位诗人(辛笛、杜运燮、陈敬容、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在40年代以《诗创造》、《中国新诗》等刊物为阵地,就已开始自觉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美学追求,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有影响的诗歌流派,只是在当时没有一个确定的名称。它与以现实主义诗歌为主的“七月诗派”一样,对发展我国现代新诗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不但承接了以李金发、戴望舒等诗人为主的现代诗派的脉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80年代初形成的“朦胧诗派”。因此,从理论上对“九叶诗派”进行研究是必要的。本文以《九叶集》为依据,通过对“九叶诗派”的具体的诗歌艺术分析,试图从它的内在发展进程探讨它所建立的“现象—象征—玄学”的诗歌美学原则以及它是怎样同西方现代派新诗呈同步发展的趋势的,只有这样才可把握它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的特殊意义。 严肃的星辰们 “九叶诗派”的诗人一开始创作,就以很高的起点置身并导向诗化哲学的境界。他们在各自的诗歌里,凝聚着对时代、人生乃至宇宙的生命世界的感应、体验和思索,像“叩开顽石千年的梦魂”(陈敬容)一样,诗人们在诗园里进行着丰富的创造和建设。尽管9位诗人各自所表现出的艺术风格不尽一致,但在最终的对现代派诗歌美学的自觉追求并要达到的目的上,却是共通的。 (一)哲理探索:穆旦、郑敏、杜运燮 穆旦和郑敏是最杰出的现代派诗人。他们所选择的艺术表达方式,完全不同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表象层次直抒胸意、直接宣泄情感的方式,“在艺术表现和形象内涵上,追求高远的历史视野和深沉的哲学反思。……表现出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穆旦以现代知识分子赤裸裸的灵魂自我剖析,以内心的自我搏斗和无情嘲弄、灵与肉的矛盾、现实和主观愿望的冲突等作为表现对象,解析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寻求现代人的出路。而郑敏的诗,在显得静穆、沉稳的立体感极强的雕像式的意象组合背后,于内在潜移流动过程中,“一种超越了灵与肉,梦与醒,生与死,过去与未来”的感情韵律在中间充沛流动着。诗人的心灵与外界消除了隔阂,由人生的一小点见出宇宙的一片,恰如虔诚的宗教徒在静默的祈祷间,经过内心激烈的冲突,渐渐达到了出神入化、与上帝融为一体的境界。 穆旦的诗充满着高度的哲学思辨。可以这样说,穆旦的诗是形象的哲学思考,表现出冷抒情的色调。被浪漫主义美化了的神圣爱情的火焰和浪漫情调在情诗《诗八首》里荡然无迹,呈现出的是一幅幅触目惊心的阴冷的心理图画:自然人的爱情和社会人的爱情不断地互相纠缠、打架、结合、分离。“唉,那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唐山!”(《诗八首·一》)诗人把爱情的内涵一层层地剥给我们看,用冷调诉说给我们听。如果把8首诗的全面意思抽象出来,就是爱情心理发展的全过程——爱情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爱情的物质和玄思性的矛盾关系。透过阴冷的氛围观望内幕: 那里,我看见你孤独的爱情 笔立着,和我底平行着生长! ——《诗八首·七》 现代派诗导向的正是对人内心世界的深层把握。然而民族的沉重灾难和时代的颠狂并没有使诗人回避现实,躲进艺术之宫。他们自觉地通过事物的辩证运动过程去思考,去表现他所面临的一场民族大灾难在历史和自然的发展程序里显示出的规律。诗人“有太多的话语,太多的感情”无法倾诉,因此“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赞美》),“因为我们的背景是千万人民”(《控诉》)。这种充满哲理思辨的思维方式,在郑敏的诗里也同样得到恰当适度的运用。生、死、寂寞、贫穷等人生主题,在郑敏的诗里,往往通过思辨得出全新的体验。《寂寞》中,“寂寞”在连绵繁复的意象中不断地被否定、肯定,在难以忍受的“寂寞”里,诗人最终寻得肯定了生命严肃的意义:“生命原来是一条滚滚的河流。”《贫穷》把贫穷也理解为一份财富,与荒谬可笑的战争相对照。诸如此类,在《时代与死》等诗里皆有所表现。即使是在直接切近现实的《人力车夫》一诗中,诗人也用“人力车夫”这一“古老的光荣/证明是科学的耻辱”。这种辩证的思考使诗人在各种对立物或非对立物(即物自身)中悟出更多的人生真谛。 说郑敏的诗是对有缺陷的人生的一种补充还不足以概括其全部。郑敏的诗以执著的哲理探求,在我们遗忘、厌恶以至反面的事物中发现一种新的意义,一种新的经验,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随着诗人的情绪波动带来的各种意象的精密组合,以立体感极强的雕像式的象征体表现出复杂的人生体验和感受。同样,穆旦的诗赤裸裸地对内在灵魂的剖析使人无法回避而直视其内,展示出的是不得不正视的现代人所处的混沌局面,从而产生出一种阴冷感。这种直面人生、时代,探索战争、死亡、爱情的阴冷风格,在抽象观念和肉体感官相结合,“使思想知觉化”(艾略特)的表达方式中,在具有硬度的形象和载体中皆得以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