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曾在三十年代被老一辈喻为“中国第一才女”的美丽的林徽因女士,是一个具有多重修养和学者风范的诗人,她的诗渗透着对生命多层次的智慧的感悟,蕴含着丰富独特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林徽因 生平事迹 诗人 诗 曾在三十年代被老一辈喻为“中国第一才女”的林徽因,去世了五十年之后,期望已久的《林徽因诗集》终于问世了,这些作品虽然展示的是一个不甚完整的创作轮廓,却日渐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正如诗人自己所预见的“我们的作品会不会长存下去,也就看它们会不会活在那一些我们从不认识的人的心里……” 虽然在今天,在读书界,林徽因并不为人人所知,但在老一辈谈起,总会齐声赞叹那是一位多才多艺、美丽超群的女性。 林徽因是福州人,1904年出生于杭州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家庭,她的父亲林长民是民初立宪派名人。1921年林长民已卸司法总长之任,遂以国际联盟中国协会成员的名义出国考察。于是,他带着心爱的长女林徽因一起出国,目的是为了让她多观览诸国事物增长见识,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林老先生的心机没有白费,少女时代的林微因就因其才学、品貌而闻名了,此后的成就亦与其博学紧紧相联。 20年代初,林徽因在英国伦敦曾与潇洒多情的江南才子徐志摩有过一段萍水之缘,但在爱情的最后归宿上,林徽因选择了梁任公之后梁思成。1924年,她与清华大学学生梁思成先后去美国留学,就读于宾州大学美术学院并选修宾州大学建筑系课程,1927年获学士学位后转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林徽因那时已开始写诗和散文,当时的林徽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建筑师和非常有魅力的姑娘。1928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到加拿大结婚,婚后回国,先后在东北大学建筑系、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为我国建筑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以重病之身与梁思成一道参加并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并且为挽救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制品景泰兰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写诗是林徽因的副业,“灵感一至,妙手得之,然后便束之高阁,朋友们不向她索稿,她是轻易不发表的”[①]。这就使她的许多手稿成了“孤本”,一经劫乱,便欲觅无从了。剩下的这些文学加起来纵然显得清冷和寥寥,但在现代文化史上依然不可或缺,因为,能写出这些诗的只有她一个。 1955年,林微因终因久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同仁医院去世,墓碑上铭刻着的“建筑师林徽因”是无法揽括她一生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艺创作领域的不同凡响的才华和成就的。梁思成曾说过“林徽因是个很特别的人。不论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②]作为建筑学家,她因留下了经典性的名著而流芳万古,同样,作为一个诗人,她出色的才华也是不应该被遗忘的。 熟悉林徽因的人都说她像一颗慧星,生命短促却光亮耀眼。林徽因从事文学创作的时间具体起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了,《谁爱这不息的变幻》是她发表出来的第一首诗,刊发于1931年4月的《诗刊》第2期上。现存她的全部诗稿,不过六十余首。因为种种原因,她的许多诗稿、文稿再也没有和读者见面的可能了。纵然在数量上是少的,但在质量上是可以以少胜多的。30年代中期是林微因诗歌创作最为丰富的时期,这正好是现代主义诗潮猛烈冲击新月派诗美理论并使其流派内部渲化、分裂、瓦解的巅谷时期,林微因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实践加入了这一时代的潮流之中,她以独特的艺术家气质,在文学这一领域留下了独特的痕迹。 她的诗始终保持着一种与众不同的韵味,那就是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都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层次性,并且随处可见在生命哲学之光照耀下迸发出来的智慧的火花。 首先,从内容来看,这六十几首诗呈现的是一片缤纷斑驳的情感天空,但这些被无数诗人写过的题材,却在林徽因的笔下,显示出一个智慧女性对生命多层次的感悟。其间的不少篇幅是描写爱情的。在《深夜里听到乐声》: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轻弹着,/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它穿过“我”的心底“忒凄凉”,因为“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于是只能祈祷: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你和我/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此时流露的爱情是在忧伤的顾盼,焦灼的等待,隐隐传来的是《诗经》中古典少女咫尺天涯的忧怨气息。在《别丢掉》一诗中,她表现的爱又是如此热切和执着: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情真意切,缠绵却又执着,不禁令人想起《西厢记》中那位敢于大胆追求爱情的勇敢的莺莺小姐。如果这首诗还算是隐曲达情的话,那么在《一串疯话》中,表现出来的爱则更为大胆和热烈。 单是爱情,在林徽因笔下形态各异,恋爱中少女的千姿百绪被她刻画得淋漓尽致:哀怨的时候持有似水的宁静,热烈的时候又不失矜持。道出了她对生命美的方方面面的体验。由此可见林徽因审美价值观的多层次性和丰富性。 像所有多愁善感的女作家一样,在各个时期的诗作中,我们都能听到女诗人低低的哀吟和那淡淡的与生俱来的伤感,以及女性特有的源于生命本体的忧郁。但是,尽管在林徽因智慧的双眼看透了生命的终点是死和美的短暂性,她仍然不放弃自己的努力,仍要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这种昂然的智慧之光几乎渗透在她的每一首诗中。如《莲灯》: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正中擎出一枝点亮的蜡,/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不怕它只是我个人的莲灯,/照不见前后崎岖的人生——/浮沉它依附着人海的浪涛/明暗自成了它内心的秘奥。……“莲灯”是林徽因为自己找到的一个美丽的象征,纵然它飘随命运的波涌,风会把她推向渺茫的远方,但它仍无悔地“认识这玲珑的生从容的死”。即使人生如梦,也要做个“美丽美丽的梦”。茫茫宇宙中,有些事情是非自己所能改变的,但她仍无悔朝着理想的方面去努力,这是何等通达的人生境界!30年代后期,现实的风雨飘摇,尘沙弥漫,或多或少地冲击着林徽因的生活。几年的颠沛生活,吞噬了她的青春和健康,但她仍执着的坚信:我不敢问生命现在人该当如何/喘气!经验已如旧鞋底的穿破,/这纷歧道路上,石子和泥土模糊,/还是赤脚方便,去认取新的辛苦/(《小诗(一)》)其时,疾病正在无情地侵蚀着她的生命,诗中吟咏的调子纵然低沉阴郁,但在诗人的心中,依然没有虚幻,没有缥渺,这些质朴的语言,传达出了一种坚决的现实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