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化转向无处不在 继农业和工业革命后的巨大转型,伴随着信息化转向的一种新社会形态正在出现,这种社会与18世纪末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存续了近两个世纪的传统工业社会完全不同。当许多学者试图从创新性的观点来分析和解释信息社会的特征之时(Bell,1973;Masuda,1980;Lyon,1988;Webster,1995;Poster,1995),是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这一主题下阐述了新兴社会的本质(Castells,1996)。 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随时随地“可进入”的机制正在取代长期以来确立生活条件、主导政治话语和决定个人地位的所有制。正如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所叙述的那样,“可进入”的时代很可能在从经济交易、政治参与到高度私密化的日常生活等不同方面发生重大变化(Rifkin,2000)。 二、信息技术的社会影响 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信息技术的社会影响进行分析,但比较恰当的做法是对社会具有主要影响的技术性影响进行分析,主要从结构、制度、文化和心理等方面来分析技术对社会的外部或离心作用。更具体地说,结构和心理分别体现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而制度和文化方面则分别代表功能和象征维度。此外,“结构-制度”和“文化-心理”可分别体现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结构-文化”和“制度-心理”则分别体现语境和文本方面。基于这样的分类标准,图1展现了信息技术社会的类型和特征。
(一)结构:网络社会 信息技术的结构性影响是构成网络社会的物质基础,其构成要素彼此间紧密联系。作为个体性元素的点或节点的特征并不是由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属性所决定,而是由其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所决定的(Barabasi,2002)。随着新社交媒介的普及,连通性成为决定个体元素间链接的重要方式。结果,社会正在从以节点为中心的社会转变为以链接为中心的社会,正如目前流行词所说的“链接或死亡”。 网络社会的要素并非牢固链接的,相反,它们彼此间松散连通,相互影响,这使社会流动起来。相应地,要素所感知的生活世界迅速流变,他们认为这不是“静止的空间”,而是“流动的空间”,并且产生一种流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下脱域随时都有可能发生(Harvey,1989;Castells,1989)。 (二)制度:弹性社会 日益增强的连通性不只适用于要素之间的结构性关系,它还提高了互动密度,弱化了既存的制度边界,促进了“制度体”之间的交换,这一过程集中体现了交汇与融合的特征,可以促进至今还被认为是相互对立的“制度体”和谐共存(Baudrillard,1983),它可以从edutainment,prosumer,faction,culduct和cyborg等合成词中被分辨出来。 结果,随着社会异质性的增强,创造了更加多元化和多元文化共存的环境,在这种环境里各种观念、规范和价值观共存。然而,增加机会或选择并不一定总是会有出现积极的效果,有时可能还会加剧社会中的不确定性,削弱社会责任或公民道德(Robin and Webster,1999)。 (三)文化:网络社会 无形符号的力量在以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作为媒介的虚拟空间中无处不在。当这些力量蔓延到线下领域以及网络空间的行为模式在整个社会中盛行时,网络社会就形成了(Jones,1997)。 这一点可以从如下事实获得明证:印象管理对外表的重视甚于对本质的重视,而情绪工作在当今社会也日益被广为传播(Goffman,1959;Hochschild,1983)。 (四)内心:自我导向社会 据里斯曼(D.Riesman)所说,一个自主的人与一个以他人为导向的人完全相反,一个自主的人出生于一个高度个体化的社会,这样的社会要求个体规划自己的生活。 有学者(Beck&Beck-Gernsheim,2002)将这种趋势与17、18世纪西方社会的个体化趋势区分开来,认为今天2.0版本的个体化最大化了个人自主性或自发性,使得诸如结婚、离婚、生育和工作等一切事务都成为主观选择的事务。这种内在变化往往导致身份认同的诉求,最终不断产生新形式的社会冲突,这被称为认知斗争(Honneth,2001;Fraser & Honneth,2003)。 三、异位社会的到来 (一)信息技术和社会基础设施的变化 随着计算机辅助通信技术的普及,探究信息技术扩散的社会意义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潮。关于社区可能缺失的问题,许多研究人员预测到了网络社区的出现,即通过电子通讯媒介建立的网络社区的出现(Rheingold,1993;Smith & Kollock,1999)。然而,他们主要偏向于乌托邦式的技术决定论,而未能把握复杂动力机制的核心。 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有必要去考察以相互渗透原则为基础的社会秩序的根本性变化,这种社会秩序由技术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Münch,1984)。更具体地说,应该考虑到:(1)变动中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作为社会环境的普遍性和虚拟性;(2)与社会结构和制度紧密相关的社会组织的多样性和选择性;(3)社会关系的表面性和短暂性;(4)以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只有考虑到这些次级结构的社会转型,才有可能解释新社会秩序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