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采访张宏森却实属不易。张宏森始终给我有种“逮”不住的感觉。 记得前几年看电视剧《大交叉》时,就有一种震撼。尤其听说这部戏的编剧只有24岁,惊奇后就想采访他,但几次都失之交臂。这倒不是他拒绝记者采访,而是每次见到宏森,他总是一脸的疲惫,一身的匆忙,他没法坐下来,我不忍心打扰他。 可宏森还是一部接着一部的作品问世,而刚过而立之年的他也因卓有成效的劳动,两次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四次获“飞天”奖和多次获其它国家级奖励;他本人成了山东省“劳模”,成了国家年轻的一级作家。 最近,我终于彻底地“逮”住了张宏森——在中国作家协会为其轰动的长篇小说《车间主任》举行研讨会期间的一个晚上,我采访他到深夜…… 从《阳光与蛇》到《西部警察》,他从现代派的创作追求走 上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 1983年,张宏森毕业于淄博师专中文系,那年他才19岁。两年后,21岁的他便创作了28万字的长篇小说《阳光与蛇》。 《阳光与蛇》的创作,可以说是张宏森人生道路上的背水一战。当时,大学毕业后分到淄博文联做了两年编辑的他面临着事业的抉择。由于文联编辑的文学刊物停刊,摆在宏森面前的道路只有两条: 一条是编辑部人员分流,等待工作的重新安排。重新选择职业?对张宏森并不难。在大学学习期间,他品学兼优,是同学中第一个在全国有影响刊物发表文学作品的人,正是如此,大学毕业时,他才分配到令人羡慕的文联来做编辑的,当时已有一家省级大报驻淄博记者站指名要他。二是靠自己的实力留在文联,当专业作家。当专业作家?对一个21岁的年轻人来说显然是一次挑战。你靠什么来证明自己的实力?立志献身于文学事业而又生性不服输的张宏森大胆地选择了后者。 他决心把上大学以来的感受和思考,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情感积累,写一部反映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题材的长篇小说。 那是一个酷夏。张宏森来到父母家中,昼伏夜出,挑灯夜战。当时家中还不富裕,没有电扇,没有台灯,张宏森在狭小而简陋的房间里,冒着蒸人的温度,光着膀子,只穿一条裤衩,任凭蚊叮虫咬,一写就是一个通宵,一写就是一个夏天。由于终日劳累,他“阑尾炎”急性发作。手术后,由于忙着修改作品,致使刀口感染。为了不耽误出版,他一手按着剧疼的右腹,一边奋笔“疾书”…… 张宏森上大学时十分喜爱现代派的作品,《阳光与蛇》明显受到现代派创作的影响。这部作品出版后在校园也得到一定反响,于是他又继续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狂鸟》。《狂鸟》在《阳光与蛇》现代派的路子上走得更远。这两部作品在文学界引起争议。有的称赞为现代派创作的成功之作,有的指责为一种自我宣泄。对于这些批评,张宏森也有所心理准备,因为他创作时便有意要标新立异。但后来有一件事对他震动很大。 他后来把《阳光与蛇》改编成电视剧《无雪的冬天》,电视剧拍成后,他兴冲冲地请了很多人看,大家摇头说:看不懂! 这给了张宏森当头一棒!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他仍钟爱现代派文学,但如果作品与广大读者、与人民群众有隔膜,作家的创作又有什么意义。为此,他决定暂时放下文学创作,专门进行电视剧创作。他希望通过这一具有最广大观众群的艺术样式,让自己的创作能与广大人民群众沟通起来。 ——为写《大交叉》《车站》,张宏森到铁路部门体验生活。他和火车司机、铁路工人交朋友,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观察他们的言行,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生活、工作中的困惑,到最后铁路工人把张宏森当成了他们其中的一员。 ——为写《西部警察》,张宏森告别妻子和刚满周岁的幼女,只身到甘肃公安厅体验生活达三个月之久。三个月里,他走遍了河西走廊、戈壁沙滩、荒郊野外,同公安干警出现场、搞侦察,一齐破案,他洞悉了大西北警察的精神世界,理解了他们的人生追求,学会了他们独特的语言,熟悉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观察了他们的一颦一笑,警察们生活中遇到高兴的事告诉宏森,遇到烦恼的事也向他倾诉,在那里,张宏森把自己也锻炼成了一个西部警察…… 张宏森在生活中学习,他的创作来源于生活。因此,他作品中的芸芸众生气质各异,面貌不同,人物呼之欲出。张宏森用艰苦卓绝的劳动,在短短的几年中就呈现给广大电视观众一份份厚礼:《大交叉》《中国窑》《梁子》《车站》令人赏心悦目;《西部警察》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为中国影视的扛鼎之作。 从迷恋现代派创作,到追求平实的现实主义,这是张宏森的一次重要抉择。 《车间主任》:一首激昂饱满讴歌工人阶级的热情赞歌 长篇小说《车间主任》是张宏森近来的又一力作。 小说描写的北方重型机械厂是50年代建厂、在全国同行业享有盛誉的大型国有企业。然而,在市场经济转轨的今天,它却面临着层出不穷的矛盾和前所未有的冲击。车间主任段启明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忘我精神,率领全车间几百名工人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完成了一项项艰巨繁重的生产任务,化解了一系列缠绕不清的矛盾和纠葛,成为一名企业改革的基层领导者和具体实践者。 作品通过肖岚、刘义山、李万全、小鼻涕等人不同的命运的展示,刻划出吃苦耐劳的中国工人阶级的传统精神;通过耿海、程全、韩春霞、陈美玲等不同形象的塑造,展现了变革时代在人们心灵中形成的复杂变化;通过厂长张一平和党委书记郭力维的内心解剖,展示出改革的难度和希望;通过对工人家庭错综复杂社会关系的描写,挥洒出当代中国社会的真实生态和心态;通过劳模、金钱、反腐等问题的深层次揭示,反映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面临的诸多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