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在八年前,我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写了一本《被亵渎的鲁迅》的专著。那时书稿被一家出版社的编辑看中,并答应说尽快出版。但最终还是未能通过。四年后,写此书所用的资料,被我整理出来,以同样的书名结集问世了,不料收到意外的效果,此书再版了多次,颇受到一些读者的欢迎。其实,那时因为不过是抛砖引玉,并未系统地把与鲁迅论战的人的文字搜尽,现在看来,此资料集亦有遗漏的地方。近来看到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推出的《一个也不宽恕》,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恩怨录》,觉得资料更丰富、内容更翔实了。我的心也暗暗为有更多的同道而高兴。因为,毕竟开始有人关注鲁迅与他的论敌这一课题了。 在《被亵渎的鲁迅》的前言中,我曾说过: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化名人的关系,是一个大题目,它的内在含义是深广的。“五四”以后,中国重要的学人和作家,差不多都与鲁迅有过关系,而冲突者颇多。我一直认为,认真地研究一下鲁迅与诸文人的冲突,便可以大致把握现代文化的发展脉络。20世纪初的所有文化思潮,差不多都可以在这些恩怨中找到痕迹。而这里所遗留下的价值碰撞,直到今天,仍隐伏着。许多年后再看这些历史的旧迹,鲁迅的超凡的魅力,便更清晰地凸现出来。倘不从冲突各方全面的角度来看这段历史,也许鲁迅仍将负着诸多的不白之冤吧。 读过了攻击或谩骂鲁迅的文章,便会觉得,鲁迅的文字,实在还客气得很。看看文坛那些佞人、政客怎样弄权、行私,献媚、卑鄙,便知道民族的劣根性,如何被正人君子之流巧扮成低俗的笑意。倘不是先生在那里痛斥、呐喊,中国的文坛,将显得何等的灰暗。至少,从鲁迅先生嘻笑怒骂中,可以看到一丝正义的光亮。后代的文人们,每每看到此,不知做何感想? 《被亵渎的鲁迅》、《一个也不宽恕》、《恩怨录》三部书所以还有广大的市场,大概是生活于世纪末期的人们,还可以常常感到一丝类似的境况吧。在批评日趋俗化、文风与人格被金钱与权力侵蚀的时候,读一读这一类的书,似乎可以从中悟些什么。这样的时候,我常常想,当代的文坛,多么需要鲁迅这类的英雄。而实际上,这样的英雄的产生,又太难了。 鲁迅是读不完的,这原因很是简单,因为我们还生活在先生当年居住过的国土,更多的“假洋鬼子”、“阿Q”们还存活在这个世间。所以,就鲁迅而谈鲁迅,为研究而研究,终不免空泛。站在文化风潮的浪尖上,从激烈的精神交锋中全面把握鲁迅,那感触,当会更大。其实,认识鲁迅,可以换许多的角度,与论敌的冲突中可以看到一些深度的文化问题,但在当代文化的演化中,也可以读出其诱人的价值。几十年来文坛的风风雨雨,都印证了先生当年所言是正确的。我们有着太多的不敢直面人生的作品,太多的“无特操”的人格,太多的虚伪、中庸、狡诈,每每看到人间世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灰色的故事,便感到先生所言,是何等的深刻。鲁迅是罪恶、庸俗世界决然的否定者,只有在一种对比和矛盾与困惑之中,才可以感到,先生非凡的人格和品质。或许,研究者们会从这里,找到更深的文化纽结。 鲁迅的伟大不在于他预示了什么——他一生都远离着先验性,他的不朽的价值在于和虚妄的抗争,以及与黑暗毫不妥协的人生态度。读解鲁迅便是读解一部中国的文化史,同样,在当今文化的演进中,我们不是常常感到先生的话语还在延续么?这是两个有趣的参照,我们如果孤立地认识先生,或许便真的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所以,我认为,不妨多换几个视角审视鲁迅,在现在与未来之间,他的提示,恐怕比任何一个文化人都要巨大和深远。鲁迅在今天还有着这样大的诱惑力,是幸事还是悲哀?希望自己的艺术速朽的鲁迅先生倘还活着,不知道会说什么。感叹?沉默?大笑?我也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