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97年1月21日上午 地点:北京魏公村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一、’96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扫描与评估 肖:所谓现实主义的回流或“冲击波”已然成为了1996年中国文坛的一个最热门话题。首先是何申、谈歌、关仁山“三驾马车”一系列中篇小说有如集束手榴弹般地抛出,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和论家的目光。何申的《穷人》,关仁山的《大雪无乡》、《九月还乡》,谈歌的《大厂》、《〈大厂〉续篇》等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朱:其实,这个“冲击波”还可以追溯到更早,1995年何申的《年前年后》系列就已经拉开了序幕,而且,我们稍作追根寻源将不难发现,“现实主义的回流”也罢,“冲击波”也罢,它的蓄势发端于八十年代末的“新写实”小说。刘恒、刘震云、方方、池莉、刘醒龙、毕淑敏、阎连科等人的创作一直保持了比较强烈的现实品格。特别是刘醒龙的《凤凰琴》、《威风凛凛》等直面当下农村现实生活的作品,无疑对“三驾马车”具有直接启发作用。割断历史的连续性,孤立地看待’96现实主义回流是不够全面的;同样,仅仅把现实主义回流完全归功于“三驾马车”的崛起,也将是片面的。上述诸位中不少人在九六年度都有不俗的表现。比如刘醒龙的《分享艰难》和《挑担茶叶上北京》,较之以前就有了一些变化,有了一种大文化的背景和思路。比如阎连科的《黄金洞》,在故事性中又渗透了一种寓意性,恰如题目所示,他企图概括当下社会现实中金钱和物欲对人性的挑战。还比如池莉的《午夜起舞》、毕淑敏的《源头朗》等等,都是不可忽视的现实主义之作。 肖:我完全同意你这个看法,纵向而言,“三驾马车”们接续与强化了“新写实”的平民意识与现实精神,而且也汲取了后者的不少写作手法与艺术经验。横向而言,除了“三驾马车”及上面提到的作家之外,还有一批老中青作家也都不约而同地汇入了这股现实主义的潮流之中。比如老作家李国文的《涅槃》和《当令》、中年作家王安忆的《我爱比尔》、梁晓声的《学者之死》司马敦》、李贯通的《天缺一角》等等,都具有强烈的现实品格,只不过他们关注与表现的是经济转型期中知识分子的失落心态和变异的众生相,传达出了一种文人的尴尬与无奈。与此不同的是李佩甫的《学习微笑》,他从人物命运出发写工厂改革进程中的艰难和工人生存景况的窘迫,但却写得比较超越,在我个人看来,是同类题材中的佼佼者,将工厂改革小说推进到了一个新境界,读来有柳暗花明之感。 朱:说到这儿倒使我想起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徐坤在九六年度的“转向”。此前她一直是比较具有先锋色彩和个人化写作倾向的,但去年她却突然写出了像《沈阳啊沈阳》、《四月的诗篇》、《狗日的足球》这样关注工人和底层普通人物命运的新变之作,与人们印象中的“徐坤风格”大异其趣。尽管她的这种“转向”是否成功、得失如何,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讨论,但至少说明了一点,即现实主义冲击波有挡不住的魅力和诱惑。 肖:这种诱惑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现实生活的召唤,二是当下写作的魅力。但作家们也不宜因此而“硬转”,还要因人而异,扬长避短。我个人觉得徐坤转得就有点“硬”,她对沈阳大中型企业的了解多少还有点走马观花的意思,至少不如她对文人圈子那么熟悉,她的新作虽然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但在艺术上很难说对她此前的创作有什么超越。她这么一味“转”下去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开出一片新天地,要么就是失去自我。相比较而言,我认为迟子建在关注现实生活与保持个人风格的关系上处理得更为自然流畅一些。她的《白银那》、《雾月牛栏》,既保持了一种古典情调,而又比较深刻地揭示出了调整之后的生产关系,对于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剧烈撞击。同样的特点在新派小说家毕飞宇的《哺乳期的女人》中也有所体现,由于在先锋化书写中融入了现实生活,跟读者的沟通也就更宽泛得多了。 朱:从艺术的精练和老到程度看,我比较推重李贯通的《天缺一角》和李国文的《当令》,他们对所描写的对象都非常熟悉,但却没有像“三驾马车”们那样对人物和生活采取“散点透视”与平面罗列的写法,而是有高度的提炼和非常艺术化的处理。前者在一块古碑石上面浸润了文化和人性的思考,把这一个“道具”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在人物性格的刻画、意境的营造、语言的表达方面都做得比较到位。后者则是一个非常地道的传统经典式短篇作法,从开篇的悬念到最后的抖包袱,一气呵成,干净利索,很有点欧·亨利的遗风。显示了老作家的功力和修养。与他们相比,“三驾马车”们的东西就显得比较糙了。 肖:在横向扫描’96文坛的时候,我觉得还有一支生力军不能够忽略,与上述出道早的著名或知名作家相比,他们的名字也许还不大为人们所熟知,但他们的作品以扎实而厚重的生活质感显示了自己的特色和潜力。比如丁凯的《荣调前后》、彭瑞高的《本乡有案》、张继的《黄坡秋景》、刘益令的《仕途》、柳建伟的《都市里的生产队》、谢志斌的《扶贫》、远山和纯晖的《困惑》等等。 朱:我还可以补充一个方面军,即军队作家。多年来,对现实军营生活的疏离始终是困扰军旅文学振兴的一个难点。但近一二年来这种状况有所改观。仅就《小说选刊》所选载的作品来看,就有赵琪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张惠生的《旱舟》、石钟山的《5182兵站》等等。他们的风格追求也许各不相同,比如赵琪和石钟山的空灵、何继青的深沉、张惠生的扎实、黄国荣的高亢等等,不同的声调组成了一支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军队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