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大传》是我的祖父朱东润先生中年时期的一部力作,1944年由开明书店出版。抗日战争时期,先生抛家别室,只身入川,先后执教于迁至乐山的武汉大学和重庆中央大学中文系。《张居正大传》,便是那个艰难时代中产生的作品。此书的创作意图,除了学术文化的建设外,是希望通过表彰历史上的爱国志士和实干家,唤起拯救民族的力量。 朱东润先生(1896—1982)原名世溱,后以字行。江苏泰兴人。早年留学英伦,回国后先后执教于南通师范学校、武汉大学、重庆中央大学、无锡国学专科学校、沪江大学。1952年起,长期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先生自幼失怙,少年时代由族人资助就学于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因勤奋刻苦、成绩优异而受知于校长唐文治先生。进入中学后不久,因家境贫困、资助中断而辍学。时值辛亥革命,先生的三哥因参加反对清王朝的武装起义,失败后被清军杀害于南京。三哥的牺牲,对先生震动和影响很大,终其一生,抱爱国爱民、反对专制、追求民主之宗旨不移。1913年,先生由吴敬恒介绍入留英俭学会出国。在伦敦三年,先生于困厄中顽强求进。1916年,先生放弃学业,毅然回国参加讨伐袁世凯称帝的斗争。船至新加坡,传来了袁世凯的死讯,先生从此结束了学生时代,开始了长达七十余年的教学生涯。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是年秋天,先生当时所在的武汉大学教学工作逐步停止,准备向大后方撤退。先生于寒假中辗转回到家乡。1938年,武汉大学内迁至四川乐山复课。11月,先生在家乡接到学校要他前往报到的电报。先生当即告别老母与妻儿,离开了岌岌可危的泰兴县城,以服从学校的召唤。当时从上海到四川,因武汉已经沦陷,交通中断,先生便先乘轮船到香港,再换船取道越南,经由滇越铁路前往昆明。先生从河内乘火车到老街,从老街过河便是云南的河口。过河的时候,先生伫视着每一根桥柱,胸中涌动着对多苦多难的祖国无限热爱和忧思,加倍地感受着祖国怀抱的温暖。接着从昆明搭汽车到贵阳,长途跋涉,再行渡江,终于到达重庆。这时已是1939年年初了。先生有诗曰: 朔方建国绍先天,粗粝腐儒亦屡迁。江北全家劳旧梦,云南万里入新年。遥峰此日看金马,虚幌何时对玉婵。不恤征衣黦尘土,嘉州只在夕阳边。(己卯新年) 但是,当时重庆的现实,却处处令先生感到失望,这对于一个抛家别子,从二千里以外的家乡赶来,一心想投身祖国复兴事业的知识分子,是多么沉重的打击。然而,向后转是没有出路的,也是先生所决不愿意的。先生以为,对于大局的失望,不能成为放弃自己责任的理由,他如期到达乐山,决心克服困难,努力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尽一个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民族应尽的责任。 叶圣陶先生致朱东润先生信
1940年起,先生继对中国文学批评史、《诗经》和《史记》的研究,开始将目光转向传记文学的研究。有感于当时一般人对于传记文学认识模糊,决定在这个领域作一番“斩伐荆棘”的工作。从那时起直到生命终点的四十余年时间里,先生为之倾注了巨大的精力和心血,无怨无悔。虽然当时的学校图书馆这方面的资料很少,先生设法各方面觅搜罗,研读了自古希腊、罗马至现代的西方传记文学理论著作和传记名作,并作了一些翻译,同时深入研究考察了中国历代的史学和传记著作,撰写了《中国传记文学之发展》及《八代传记文学叙论》等著作。1941年夏季的一天,先生正在住所伏案工作,外面突然响起空袭警报,因身上穿着白色夏衣,不宜外出躲避,只好伏在窗下。等敌机施虐轰炸飞离后,先生从窗下爬起来,归座继续工作。先生感到在传记文学这个领域,仅仅知道西方和古代的作品是远远不够的,现代中国人应当写出具有现代意义的传记文学作品。他决定借鉴西方的传记文学创作方法,并继承中国传统,作一次脚踏实地的实践。考虑到身处的那个特殊时代,先生从中国历史的陈迹里,寻找具有现实意义的人物。经过仔细爬梳和反复思考,先生选择了明代的张居正,这个明代后期颇具争议的重要政治家。张居正在其自明隆庆六年至万历十年任内阁首辅的十年时间里,大权独揽,锐意改革,顶住种种压力和攻击,强硬地推行一整套改革措施,整肃内政,刷新吏治,整顿边备,抵御外敌,在行政、经济、水利、教育、国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十年期间,明王朝的内忧外患基本平息,国家安定,经济发展。明中叶以后,只有张居正执政的这十年,是较为清明富强的时期,而久已腐朽没落、千疮百孔的明王朝因此得以稍加喘息,恢复了一点元气,从而又延续了七十年。张居正虽然有其局限性,但他为国家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是不可抹杀的。先生在国家危难之时来到四川,原本希望看到像张居正那样精明强干、一心为国的人物,然而他失望了。尽管前方的将士在浴血奋战,千千万万的沦陷区人民正睁大充满血泪的双眼,盼望着收复失地,但当局所热衷的却不是全力抗战,而是“安内”。《张居正大传》的创作,不仅仅是为了学术上的探讨和进取,更是为了时代。先生在全书的最后写道: 整个的中国,不是一家一姓的事,任何人追溯到自己的祖先的时候,总会发见许多可歌可泣的事实;有的显焕一些,也许有的黯淡一些。但是当我们想到自己底祖先,曾经为自由而奋斗,为发展而努力,乃至为生存而流血,我们对于过去,固然看到无穷的光辉,对于将来,也必然抱着更大的期待。前进啊,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