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1978年走上了改革之路,从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步步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到2018年已经走过了40年。在这40年间,经济保持了年均9.6%的高速增长,居民人均收入年增长达到7.4%。相比之下,改革前实行全面计划经济的20年,经济虽然达到了平均5.1%的中速增长,但居民收入年增长只有1.2%,人民生活没有显著改善。按当年汇率折算,改革40年间(1977—2017年)中国人均GDP从185美元跃升到8836美元,从一个低收入穷国变为中等收入国家。①GDP总量从相当于美国的8%上升到美国的63%。其间经济规模连续超过俄罗斯、加拿大、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见表1,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1999)、《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2008》(2010)、《中国统计摘要2018》。以下除必要情况外,相同数据来源不再注明)。
尽管改革成就显赫,中国目前还只是个中等收入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巨大。同时从体制到发展还有一系列重大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正面临某些严重的挑战。中国为什么走上改革之路?是什么导致过去4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改革解决了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哪些问题?遇到了哪些新问题?未来改革将向何处去?本文依据改革期间作者自己的经历和研究,对过去40年改革进程,分阶段做一个回顾,分析每一阶段的改革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并尝试对上述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 1.中国为什么走上改革之路? 中国之所以在1978年走上改革之路,是因为改革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走进死胡同,而且经过“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性冲击,经济濒临崩溃边缘。 “一五”“大跃进”和“文革”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参照当时苏联的模式建立了计划经济体系。经济全盘国有化,企业按政府的计划指令进行生产,产品由政府调拨,利润全部上交政府。农业实行了全面集体化,农产品由政府以低于市场的价格统一征购。 开始建立国有经济的初期阶段(1953—1957年,即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还处于混合经济时期,市场没有完全取消。这一时期,经济一度发展强劲。从苏联大规模引进156个工业项目,初步奠定了我国的工业基础。这期间GDP年均增长率为9.2%,但主要是工业增长单兵突进。 从1957年到改革前的1977年,经济全盘国有化并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在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很快就打破了工业化初期快速发展的局面,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大跃进”期间,各级党委和政府在中央鼓励下浮夸蛮干,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经济只在1958年突然猛增,随后惨遭重挫,大幅下降。到1962年,GDP仅为1959年的68%。全国发生灾难性大饥荒,造成大量非正常死亡。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61年全国人口比1959年净减少1348万人(而此前此后,人口每年有1300万人以上的正增长)。 此后经过三年调整,经济走向恢复。但1966年又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导致全国动乱。1968年GDP降至1966年的90%。其后虽恢复正增长,但速度显著低于“一五”时期。直到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经济才进入高速增长期。 计划经济体制的成就和代价 在全面实行计划经济的20年间,政府集中全国资源进行工业化建设,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政策,大幅提高投资率,压低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这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增长9.3%,基础原材料和重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建立了电力、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电子、轻工、纺织、汽车、造船、飞机制造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基础,开发出了“两弹一星”。这些也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出发点。对于百年来贫病交加的中国来说,走上工业化之路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这一成就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但这一时期GDP只保持了5.1%的中速增长,全要素生产率没有任何提高。更大的问题是全社会为工业化付出了巨大代价。在实现重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很大程度上牺牲了农业、消费品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长期压制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农村经济的长期停滞 在农村,农业集体化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全面实行,政府以低价强制收购农产品,以保障城市供应,从而保证工业的低工资、低成本。政府要求农业优先保证粮食生产,严格限制农民种植价值更高的农作物。当时的政策称为“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农民则戏称为“以粮为纲,全面砍光”,结果限制了农业发展。人民公社实行集体生产和近乎平均的分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8—1977年这20年间,尽管化肥农药、农业机械、水利灌溉和杂交作物面积大量增加,农业增加值年增长率只有1.5%,粮食产量年增长1.9%;同期全国人口年增长1.9%,人均农产品供应毫无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