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萃鲁迅作品的《鲁迅全集》,自鲁迅1936年逝世以后,主要经历过三次编纂,产生了三种版本:1938年版,1958年版,1981年版。三种版本各有不同的编纂思想。《鲁迅全集》的三次编纂跨越时间颇长,其编纂既浸透了数代人的心血,也深深留下了时代变迁的痕迹。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鲁迅全集》三次编纂形成的三种不同版本,代表了社会对鲁迅的三种不同认识,其间包含着种种曲折是非。从版本建设的角度看,三种版本的第一种(1938年版)属奠基和开创;第二种(1958年版)属发展和变化,此变化有得有失;第三种(1981年版)则稳定而成熟,进入了较高的阶段。本文试结合以上两方面综合考察之。 一、第一次编纂(1938年版) 《鲁迅全集》第一版是在鲁迅逝世后,由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发起编纂的,1938年由《鲁迅全集》出版社出版。此版《全集》共20卷,收入鲁迅各类著译约六百万字。编目如下: 1.序(蔡元培) 坟 呐喊 野草 2.热风 彷徨 朝花夕拾 故事新编 3.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 4.三闲集 二心集 伪自由书 5.南腔北调集 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 6.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7.两地书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8.会稽郡故书杂集 古小说钩沉 9.稽康集 中国小说史略 10.小说旧闻钞 唐宋传奇集 11.月界旅行 地底旅行 域外小说集 现代小说译丛 现代日本小说集 工人绥惠略夫 12.一个青年的梦 爱罗先珂童话集 桃色的云 13.苦闷的象征 出了象牙之塔 思想·山水·人物 14.小约翰 小彼得 表 俄罗斯童话 附:药用植物 15.近代美术史潮论 艺术论 16.壁下译丛 译丛补 17.艺术论 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 文艺与批评 文艺政策 18.十月 毁灭 山民牧唱 坏孩子和别的奇闻 19.竖琴 一天的工作 20.死魂灵 自传 年谱 译著书目续编 名·号·笔名录 编校后记(许广平) 煌煌大观的《鲁迅全集》20卷,其结构组成,如果以中、西分析,恰各当十卷(1—10;11—20)。如果以古今中外分析,则创作七卷(1—7),古籍整理三卷(8—10),翻译十卷(11—20)。其份量以翻译(外)为重,创作(中、今)次之,古籍(古)又次之。试逐项分析之。(1)翻译十卷。按对世界文学的吸收是鲁迅毕生最重视的事业之一,也是他重要的思想来源,希腊神话中Prometheus的“博大坚忍”、“窃火给人”[①],正是鲁迅性情的写照。这些翻译,在国别上以俄、日居多,其他尚有荷兰、西班牙等弱小民族;在内容上则以艺术论和小说为主。此类取舍,有着鲁迅的倾向性。鲁迅早年注意外来文化颇宽泛,内容遍及科学、哲学、文学、宗教等[②],一些时期论文在相当程度上有编译性质[③],但后来翻译时渐渐收束成艺术论和小说两类,此渐见集中,亦不得不然。(2)创作七卷。按这是《全集》主体,鲁迅之为鲁迅,即在于此。这一主体,当以《坟》居首,其内容又可分创作(小说、散文、诗等)和杂文两类,两类互相呼应而分别变化,构成了鲁迅作品的格局[④]。(3)古籍整理三卷。按鲁迅整理的古籍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但其重心当在会稽故书、嵇康集和古小说三类。会稽故书属传统的越文化,此含所感受的家乡地气,鲁迅浸淫极深[⑤]。稽康集属魏晋玄学,且属其中耿直严正的一系,鲁迅感受亦极深。此当空、时,皆形成鲁迅重要的思想来源。鲁迅开创性的工作在古小说,这是他的研究重心,也和他创作成就相应。鲁迅古籍整理的功底极深,在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中,虽然鲁迅所起的作用主要不在古籍整理方面,但鲁迅和中国古典文化的极深渊源,仍然对他参与开创现代文化形成助缘。 翻译、创作、古籍整理三方面内容的浑成,构成了1938版《鲁迅全集》的特色,蔡元培《序》以“行山阴道上,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赞之,极是。此版《全集》以蔡元培《序》殿首,又以许广平《编校后记》结尾。蔡《序》总结三方面内容,尊崇鲁迅为“新文学开山”;许《记》亦总结鲁迅一生工作,称其“一以振励民族精神为指归。”《全集》这一前一后的两大评价,均极恰当,至今难以磨灭。然而蔡《序》试图在中国文学范围中寻找坐标,以越缦先生(李慈铭)和鲁迅比较,以为新、旧间的衔接,则多少拟于不伦,因为李氏和鲁迅,性质决不相同。许《记》试图在世界文学范围中寻找坐标,则涉及俄国高尔基和鲁迅的比较,这一比较在当时虽然确有若干相似点,但数十年后来看仍不甚妥当,因为在各自民族文化发展中,高氏和鲁迅作用也决不相同。1938年版《全集》的编成,虽然奠定了大局,但终因距离太近,仍然较难妥当反映出鲁迅的位置和作用。 1938年版《鲁迅全集》,如果探索其根,其纲要成于鲁迅生前,由本人所手定。1935年底至1936年初,鲁迅曾有编集自己所有作品成《三十年集》的设想,并手定著述目录两纸。在鲁迅遗稿中,保存着这两纸目录[⑥]。如下: 其一
以上两纸目录,是鲁迅晚年在上海为编纂《三十年集》而拟定的。此前,鲁迅于1932年编成来上海后第一本杂文集《三闲集》时,曾编过一个《鲁迅著译书目》。鲁迅当时想用这个书目总结“近十年”“费去的气力”[⑦],总结的范围尚属一生中的某一时期。而1935年底1939年初手定的著述目录两纸,总结的范围扩大为三十年,实际已是一生了。这里“三十年”指从1906年在东京弃医学文至1935年底或1936前初逝世前夕。所谓“三十年集”,恰成“三十年为一世”之象。如果要了解鲁迅对自己一生工作的自我认识,这两纸目录提供了最重要的线索。 鲁迅手定的两纸目录,分“其一”和“其二”。“其一”当为初稿,大致写于1935年底或稍前;“其二”当为修订稿,大致写于1935年底或1936年初。在“其一”初稿中,还没有把《集外集拾遗》预算成书,而把《且介亭杂文》的“亭”写成“居”,可见此书也没有最后编定,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缺憾。但是,这份初稿透露了鲁迅最早的编集设想,有着重要作用。在初稿中,“人海杂言”、“荆天丛草”、“说林偶得”三个栏目的设定,相当醒目,说明了鲁迅本人对自己作品的结构性认识。三个栏目依据在时空。“人海杂言”、“荆天丛草”主要分别在“时”,前者范围主要为鲁迅在北京以及厦门广州时期,大体相当于前期鲁迅;后者范围主要为鲁迅在上海时期,大体相当于后期鲁迅。这里标示的前后期分野,于认识鲁迅极为重要。两个栏目以“人海杂言”和“荆天丛草”为名,前者说明了作者投身“五四”运动,以启蒙为己任,参与打破“铁屋子”的努力;后者反映了在时代因素转变后,作者在白色恐怖下所进行的抗争。而“人海杂言”、“荆天丛草”与“说林偶得”主要分别在“空”,“人”、“荆”主要为杂文小说,“说”主要为古籍整理。栏目以“说林偶得”为名,说明了作者古籍整理的重心,毕竟以中国小说史为主,对前两栏也形成了呼应。